缘生论
缘生论序
原是一心。积为三界。痴流漫远。苦树郁高。欲讨其际。难测其本。理极实相之门。筌穷假名之域。五因七果。十有二分缘生之法。总备于此。凡则迷而起妄。圣则悟以通真。下似免浮。上如象度。大哉妙觉。渊乎洞尽。十地与双林俱畅。闻城共稻芋咸敷。至若此经独苞彼例。彼所未说。此乃具演。攀缘为首。对治为末。总则一十一门。别则百二十问。其旨微而密。其词约而隐。经之纲目。摄在兹焉。并有圣者郁楞迦。附此经旨作论。显发其论也。遍取三乘之意。不执一部之筌。先立偈章。后兴论释。偈有三十。故亦名三十论也。大业二年十月。南贤豆国(旧名天竺者讹也)三藏法师达磨笈多。与故翻经法师彦琮。在东都上林园。依林邑所获贤豆梵本。译为隋言。三年九月其功乃竟。经二卷。论一卷。三藏师。究论闲明。义解沉密。琮法师。博通经论。兼善梵文。共对叶本。更相扣击。一言靡遗。三覆逾审。辞颇简质。意存允正。比之昔人。差无尤失。真曰法灯。足称智藏。愿穷后际。常益世间。云尔
圣者郁楞迦造
大隋南印度三藏达磨笈多译
从一生于三从三转生六
六二二更六从六亦生六
从六有于三此三复有三
三复生于四四复生于三
从三生于一彼一复生七
于中所有苦牟尼说皆摄
十二种差别善净说为空
缘生分力故应知十二法
无智与业识名色根三和
知渴及以取集出熟后边
初八九烦恼第二第十业
余七皆是苦三摄十二法
初二是过去后二未来时
余八是现在此谓三时法
恼起业感报报还生烦恼
烦恼复生业亦由业有报
离恼何有业业坏亦无报
无报则离恼此三各自灭
五分因生果名为烦恼业
七分以为果七种苦应念
因中空无果因中亦无因
果中空无因果中亦无果
因果二俱空智者与相应
(梵本一偈今为一偈半)
世中四种分因果合故有
烦恼业果合念欲为六分
有节所摄故二节及三略
因果杂为节三四节总略
二二三三二苦时有五法
作者胎境界发转生流行
迷惑发起果报流果为二
相应根分中一一三二分
热恼贫乏果转出津流果
相应他分中二一一一法
此有十二种等力缘自生
无众生无命无动以慧知
无我无我所无我无我因
四种无智空余分亦如是
断常二边离此即是中道
若觉已成就觉体是诸佛
觉已于众中仙圣说无我
曾于城喻经导师说此义
迦栴延经说正见及空见
破逻具腻经(张宿名也)
亦说殊胜空缘生若正知
彼知空相应缘生若不知
亦不知彼空于空若起慢
则不厌受众若有彼无见
则迷缘生义缘生不迷故
离慢彼知空及厌受众故
不迷业果合业作缘续生
亦非不缘此空缘当有此
业报受用具十二分差别
前已说缘生彼烦恼业苦
三中如法摄三中生于二
二中生于七七中复生三
有轮如是转因果诸生世
无别有众生唯是于空法
还自生空法藉缘生烦恼
藉缘亦生业藉缘亦生报
无一不有缘诵灯印镜音
日光种子酢众续不超到
智应观彼二
缘生三十论本竟缘生三十论我当随顺次第解释
从一生于三从三转生六
六二二更六从六亦生六
从一生于三者。一谓无智。此无智者说名无明。于苦集灭道中。不觉知故。名为无智。由无智故。则有福非福不动。说名三行。及身行口行心行等从其转生。从三转生六者。从彼三行生六识身。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二者。彼六识身转生二种。所谓名色。二更六者。名色二种转生六入。所谓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从六亦生六者。从彼六入转生六触。所谓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从六有于三此三复有三
三复生于四四复生于三
从六有于三者。从彼六触转生三受。所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此三复有三者。还从彼等三受。转生三种渴爱。所谓欲渴爱有渴爱无有渴爱。三复生于四者。从彼三种渴爱转生四取。所谓欲取见取戒苦行取我语取。四复生于三者。从彼四取转生三有。所谓欲有色有无色有
从三生于一彼一复生七
于中所有苦牟尼说皆摄
版权所有:金刚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