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好好的去受持《楞严经》、弘扬本经,到底有什么样灭恶的功德?
我们来看佛陀对阿难尊者的告诫和开示:
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承事供养,心无虚度,于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缘,得福多不?
佛陀经常用较量的方式,先讲出一个情况,然后再做出对比。
假设有一个人,这一个人做什么事呢?他用遍满十方的虚空,把这个虚空装满了七宝,然后再用这么多珍宝去供养十方的微尘诸佛,用这么多的珍宝去供养这么多的佛,而且是一一的亲自的去承事供养,不是你用寄的寄过去,是人直接走过去,而且内心当中是心无虚度,内心当中对每一尊佛都保持念念之间的虔诚恭敬。
这不可思议,心也不可思议,所供养的珍宝也非常的多,供养的又是十方诸佛。这个人这样的一个布施的因缘,佛陀问阿难尊者说:你认为这个福德是不是很多呢?佛陀提出这个问。
阿难答言:虚空无尽,珍宝无边。昔有众生,施佛七钱,舍身犹获转轮王位,况复现前虚空既穷,佛土充满,皆施珍宝,穷劫思议,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边际?
阿难回答佛陀说:虚空是无有边际的,所以虚空里面的珍宝当然也没有边际。这地方是说,他能布施的心量是广大无边的,能施的心不可思议。第二个讲到他所布施的佛陀,是最胜第一的福田,也是不可思议。举出一个例子说:过去有一个众生。这个众生古德的注解说是阿那律尊者,阿那律尊者他曾经用一个七钱,数量很少,七个钱跟前面无量的珍宝比起来太少,用这七个钱,但是他供养是一尊佛,他不是供养无边的佛,是供养一尊佛,来生犹获七生七世的转轮圣王。用七钱供养佛陀尚且七生转轮圣王,享受七宝千子的福报,更何况你现在用现前无穷尽虚空的珍宝,来供养充满十方佛土的诸佛,以这么珍贵的珍宝,而且以这么虔诚恭敬的心来供养。这个福报以我阿难来说,我用穷劫的时间来思议也算不出来,这个福报又怎么会有边际呢?
这是佛问,阿难尊者的回答。先提出一个广大的福报来让我们想像,因为我们的想像一定要对比,凡夫的思考是二分法,二分法要对比,先安立一个很大、很大的功德再来对比。佛陀这以下就正式对比。
显经功超 极恶因果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俱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
佛陀又讲出另外一件事情,要讲之前佛陀先证明佛陀是不妄语:
身为一个佛陀,他的特点是他讲的话是不虚妄。佛陀一生当中,要嘛不讲话,保持默然,表示这一件事情还不确定。说:佛陀,我会不会往生啊?佛陀不回答,佛陀只有为初地以上菩萨才授记,因为我怎么知道你会不会往生呢?这地方充满变数。佛陀不为不定聚的众生做最任何授记,所以佛陀不回答。但是佛陀一旦回答,就是真实不虚,佛陀的口叫金口,一讲出去的话是三世不改,佛陀讲的话是没有虚妄。
在没有虚妄当中,佛陀就以它不虚妄的真实语,讲出以下的话:
有一个人他过去造了声闻的四波罗夷,俱足四重戒法全部都破了,而且也破了菩萨戒的十波罗夷,当然这罪就特别的重。他这么重当中,他的时间也不多了,他瞬息,就是可能他生命也快结束了,马上就要经历他方的阿鼻地狱,此方的阿鼻地狱结束以后,再经过他方的阿鼻地狱,乃至于他要次第辗转的穷尽十方世界的无间阿鼻地狱都要经过,这个人罪太重了。
那怎么办呢?
暂时弘经
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
这个人造了这么重的罪,但是他能够一念的将此首楞严王三昧的法门,在末法当中,开示这些颠倒众生,整天就是心外攀缘的这些人。
这一念法门啊!《楞严经》就是在讲一念而已,一念的相应,一念的回光返照,正念真如,就做这件事情。
罪灭往生
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万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这个人的罪障就在一念之间的回光返照,正念真如当下销灭,而且他的业也改变了,念头改变以后,他未来的果报就改变,他本来要到地狱去,变成安乐果。而他的福报也超过前面用无量无边的珍宝布施十方诸佛的功德,百倍、千倍、万倍、千万倍,乃至于算术譬喻所不能及。我们了解的楞严经的真如思想,从而就可以如理如法的修持和弘扬,而得到真实的功德!
版权所有:金刚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