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南品仁回忆爷爷南怀瑾

发布时间:2019-10-07 09:34:02作者:金刚经结缘网
温州商报

原标题:大度看世界从容过生活 南氏延续家族情怀

温州商报 2016年4月11日 发表

⊙商报记者 郑小萍

南品仁回忆爷爷南怀瑾2002年春节,南品仁(中)带着儿子南烨拜见南怀瑾(右)

南家家风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

人物简介

●南怀瑾:1918年出生于温州乐清地团桥头村。他幼承庭训,少习诸子百家,是中国当代国学大师之一。他早年曾兴兵抗日,后赴台湾,一生致力于中国文化传播,在台湾政大、辅大及文化大学开课,并辗转美国、欧洲、中国香港等地考察讲学。南老学富五车著作等身,被世人尊为“南师”,视作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引路人”。一生行迹奇特,著述颇丰,乐于济世,2012年9月29日在苏州太湖大学堂逝世。

●南品仁:南怀瑾孙子,南怀瑾次子南小舜的二儿子。1970年出生,浙江省政协委员、温州市现代服务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一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已去逝多年,但是留给世人的文化财富一直影响深远。作为其祖籍地的温州,关于“南师”的故事更多,他的影响力更源远流长。

南师的嫡孙,现为浙江省政协委员、温州市现代服务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南品仁,对爷爷的认识比旁人更深刻。今年清明节期间,记者见到了南品仁,南品仁颇像年轻时的南师。回忆起成长历程,南品仁说,爷爷给予南家人最大的遗产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让他们一生受用不尽。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这是南师最喜欢的一副对联,也是他最欣赏的人生境界。南品仁说,这两句话已成为是南家子孙的人生准则,是后人的指路明灯。

梨花风起正清明。从南家后人的讲述里,读者或许会从另一个角度来悼念和追思这位享誉海内外的一代宗师,一个时代的智者,也让大家看到一个有血有肉平凡的人。

苦难中守望相助 家风家教森严

1970年出生的南品仁,是南怀瑾先生次子南小舜的儿子。南品仁出生的时候,是温州南家最困难的时候。“用家徒四壁形容当时我们家真的一点都不为过,我们最怕台风天,担心屋子会被吹走。”因母亲体弱多病,南品仁从小和太婆(南师的母亲)一起生活,由奶奶(南怀瑾温州的妻子王翠凤)抚养长大。

在记忆中,太婆和奶奶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却很有涵养。南家的文化底蕴和品格,潜移默化影响着年幼的南品仁。

“小时候,阿太(温州话的太婆)常用乐清话吟诵《千家诗》给我听,当时也不懂就是觉得很好听。”“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这几句诗词是南品仁太婆常念的,也是南品仁对中国诗词最早、最深刻的印象。

后来南品仁了解到爷爷南怀瑾也经常用乐清话吟诵诗词。南师曾表示温州话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古音读法,是最接近唐宋时期国语的。大师甚至说:“现代人研究国学,要学习温州话。”

南品仁听着太婆的吟诵长大,当时并不知道里面隐藏了多少对海峡那头儿子的思念。 上世纪70年代的政治环境并不好,对于南家人而言去了台湾的南怀瑾是绝对的禁忌。南品仁看到别人有爷爷,不禁满肚子疑问。“我问阿太,问奶奶,爷爷呢?阿太回答:你爷爷已不在人世了。”想至此,南品仁倍感心酸,可怜耄耋老人对独子的日夜思念。

虽然那时不知道爷爷是什么样的人,但是关于太公(南怀瑾的父亲)的故事南品仁从小听了很多。“村里人都说,太公曾经空手夺白刃,打跑日本兵,以至于手上一直有残疾。他们还说太公倾尽所有帮村里建陡门,在乡里声望很大。”南品仁说,刚正不阿、乐善好施的太公对子孙的要求异常严格,尤其要求后世必须知书达理。南师生前曾说,他后来“这点墨水”就是小时候的基础。

虽然南家男性长辈都很威严,但是南家的女性却如中国传统女性一样温婉坚强。“我奶奶是个很平凡的女人,但是在我心里她真的很伟大很坚强。当时家里条件那么差,我们孙子辈多,大人们要工作养家,家务都压在奶奶身上。记得小时候吃饭的时候,奶奶就在把菜平分到我们几个孙子的碗里。怕我们没营养饿着,好的东西都留给我们吃。”谈至此,南品仁忍不住泪流满面一度无法持续采访,他口中反复着“奶奶真的很不容易,没有她就没有我们了。”南师曾经多次在学生面前提及妻子王翠凤,称她是一位活菩萨。“在奶奶去世时,爷爷亲赋挽联‘一生有负君情义,且付来生未了情’,以表达对她的哀思及感谢。”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南品仁第一次知道自己爷爷还活着,还是个大名人,是他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他的姨公拿了一份《参考消息》给他看,报纸上登了一篇台湾著名报人马星野写的《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编者注:马星野1909-1991,浙江省平阳县人。新闻学者、中国新闻界名人,中国杰出的新闻教育家,一代名师)。姨公说南师就是你爷爷南怀瑾,他可是个有大学问的人。一种名门之后的幸福感也在他幼小的心田里发芽。

而后,海峡两岸禁锢也渐渐放开。当时在台湾已是声名鹊起的南怀瑾先是通过亲友传书回家问安,后来直接和大陆家人建立书信联系。

当时在大陆的南家人因生活所迫,很少识字。南品仁的父亲南小舜虽然自学成才,但忙于生计,无暇给南怀瑾写信。因此,爷爷南怀瑾的来信,大多是由刚刚小学毕业的南品仁念给太婆和奶奶听,回信也是由家人口述,南品仁代笔书写。他成了大陆南家人和身在台湾的南师的“信使”。

“从1984年到1990年太婆离世,几乎每个月都有一封家书往来海峡两岸。”南品仁回忆说,“当时爷爷在台湾已经很有地位,而温州的南家依旧困难,但是太婆奶奶她们从来不会让我写信要点物质帮助,信里只有对儿子对丈夫的思念。而爷爷的回信里,也是以亲情为主,还有就是教育众子孙怎么做人,如何谋生。”书信来往之间,爷爷南怀瑾的思想也慢慢影响着少年南品仁,爷爷南怀瑾说的“人贵自立”几乎成了他一生的座右铭。

在给家人和爷爷南怀瑾当“信使”的日子,南品仁遇到困惑也会向爷爷请教。南品仁说,初中毕业后乐清盛行下海,身边的人跑供销跑经营成了当时的潮流。少年南品仁心动了,他想辍学,并问爷爷怎么办。爷爷很快就回信了,他说,“书一定要读,但是也要有一技之长。小小年纪就静不下心来读书,不去学一技之长,未来是没有出息的。”

\

南师在信中特别提及,希望南品仁去报考厦门大学中医系。“他觉得学医既能治病救人,又有一技之长,甚至表示可以帮我联系学校。”南品仁的父亲南小舜受南师的影响很深,坚决反对南品仁辍学。为此,南品仁不得不考虑回到学校读书。

在之后的通信里,南师陆续给南品仁寄了很多自己编著出版的图书。南品仁清楚地记着,爷爷邮寄给他的第一本书是台湾老古出版社出版的《国学初基入门》影印本,后来又陆陆续续给他寄来《论语别裁》、《蠡海禅测》、《历史的经验》等书,鼓励他要好好读书。

“爷爷的书是朴实、生动的,甚至是浅显的,就算当时小小年纪的我也能很好理解。当然浅显的只是文字,而不是思想。”南品仁说,这些书经过海关,很多语句都被人用黑笔抹掉了,但是他依旧能从这些书本里悟得一些爷爷的人生态度。

从个人实际出发,南品仁没有选择中医这份事业。他在温州二中读完高中,后来考上温州商校学习财务会计专业,开始走上“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的人生道路。

存平常心,行平常事,做平常人

虽然爷爷南怀瑾是个大学问家,但是南品仁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存平常心,行平常事,做平常人”。南品仁从温州商校财会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会计工作。南品仁说,即使岗位变化,但是他还是坚守着财会这个本行。“像爷爷说的,人要有一技之长。财会就是我的一技之长,是我从业的根本,我一辈子都不能丢。”

南品仁是温州最早一批从事债券股票交易的金融人才。1990年,南品仁从温州商校毕业,分配到温州国际信托公司工作。他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坐过柜台,点过钞票、做过押运、管过金库。在工作实践中,南品仁勤奋好学,业务精湛,年仅25岁就被温州国际信托公司委派到绍兴柯桥,担任温信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财务部经理。1998年,南品仁从绍兴调回到温州工作,并调到温州机场路建设有限公司工作担任公司财务部经理,具体负责财务及投融资工作。时值南师倡导并筹资修建的金温铁路正式通车,虽然南家子孙都在基层工作,但是却没有一人在金温铁路工作。“爷爷说过,这条铁路不是为南家人修的,是为天下人修的,他不允许南家后人占天下人的便宜。”

参与投资中国大陆的交通事业,是南师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确立的投资目标之一,也是南品仁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事业。2011年,南品仁以笔试第一名、面试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和出色的表现,考取温州市现代服务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岗位。

南师一直要求子孙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主张人贵自立。但是当后代稍微有点成绩的时候,他又特别开心。“我考现代集团副总的事情,我事先没有跟爷爷提及。但是当我考中以后,爷爷的秘书告诉我,爷爷特别欣慰,觉得这小子真不错。”南品仁这才知道,爷爷其实一直默默地关注着子孙的一举一动。

2005年,南品仁帮小叔处理了几个项目,小叔将此事转告南师。南师赞“很好。”这句“很好”个中深意让南品仁一直思考并铭记,并且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不要神话南怀瑾,他是个普通人”

2002年春节,南品仁一家来到香港,第一次见到了他敬仰的爷爷南怀瑾。这也是南品仁第一次见到南府门庭若市的场面。“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爷爷家每天至少摆两桌(直到南师离世前一直如此),招待他的朋友们。”

按照传统礼仪,南品仁一家三口给南怀瑾行跪拜礼,爷爷南怀瑾很慈祥地摸了摸他们的头,让他们起来。“见到爷爷实在是太激动了。除了血缘关系外,虽然我不知道当时在南府的宾客是谁,但是我能感受到他们地位的尊贵。”

因为客人太多,南品仁一家并没有跟南师有特别长的时间聊家常。不过对于南品仁的儿子南烨,作为太公的南怀瑾亲书“老老实实读书,规规矩矩做人”赠与。“这是爷爷对南烨的最大期望,不指望他成就功名,就希望他会读书做个好人。”南品仁说这也是他对儿子最大的期许。

爷爷是个大名人,很多人都问南品仁有没有让爷爷帮衬下。这样的误解多了,南品仁早已坦然。但是他也坦言,年轻的时候也是有过私心的。“大概是儿子初中毕业要考高中的时候,孩子母亲希望我找爷爷帮忙找个好学校。”南品仁知道爷爷会拒绝,但是顶不住压力还是硬着头皮一试,果然如他所料,他被南师当面一顿训斥。“爷爷说,人贵自立,路是你们自己走的,我不会帮,我也不想去占社会的便宜。”这是南品仁第一次见到向来和蔼的爷爷发火,他愧疚的无地自容。回到温州后,南品仁给爷爷的秘书发了短信道歉表达了诚挚的歉意,这才得到原谅。

南师为人磊落造福世人,后人更是秉承其品格,看淡名利与浮华。2012年9月,南师过世,其六个子女联合发表声明,表示捐出南师所有资产,筹建非盈利公益机构,回馈国家社会。

“有人说我的父辈们傻,但是任何一个南家人都会支持这样的决定。爷爷在世的时候,六十余载投身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教化和佛法的传承上。身为南师子女,我们能享受他的精神,不能享受他的财富,更不能占为己有。”

在采访中,南品仁多次提及“不要神化南师”。“社会上关于爷爷南怀瑾的言论很多,有神化的,有妖魔化的,我觉得都没必要。爷爷就是个平凡的老人,神化他的话反倒会毁了他一生的修为。”

清明时节,后人遥寄哀思。在南家后人心中,南怀瑾不止是活在别人的敬仰里,也活在他们的记忆中。

《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

——马星野

拜赐莼鲈乡味长 雁山瓯海土生香

眼前点点思亲泪 欲试鱼生未忍尝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金刚经全文

  • 金刚经唱诵

  • 金刚经讲解

版权所有:金刚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