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少林寺的生产方式加入了更多的商业元素。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日前称,少林寺永远是一座寺院,变化的只是生存方式,并称思想不解放,人类不可能进步,佛教也不可能进步,少林寺也不可能进步。
30年成就少林名片
大河网报道,奥运会即将召开,有关少林寺在奥运会开幕式或闭幕式上的一举一动,都让人浮想联翩。在中国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过程中,在方丈释永信的“打造”下,少林寺已成为中国的名片。
中断700余年的“少林药局”2004年得以恢复,少林寺将《易筋经》、72绝艺、点穴功等少林武功秘籍以及修炼方法通过网站向全世界公开;2006年,大型生态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在嵩山亮相;2006年、2007年,接连推出两届“中国功夫之星全球电视大赛”;2008年,由少林寺授权制作的36集电视剧《少林寺传奇》在北京奥运会前夕播出……
在被注入时尚、新潮等现代化元素后,这座千年古刹变得异常耀眼。
因时变革是“禅”的内涵
美国探索频道的纪录片《新少林方丈》2002年将“方丈”译成“ CEO”
联系到市场经济中少林寺的所作所为,很多人觉得这位少林方丈与传统观念中佛门弟子的所谓清净和避世大相径庭,也开始偏向于用CEO来称呼释永信,同时质疑少林寺锋头甚健的“入世”做法。
对此,释永信并不太在意。他告诉世人:“我希望同修们能明白,佛教不避世;佛教如果避世,早就自取灭亡了。”
他以“百丈清规”的故事来印证少林寺的“与时俱进”:唐武宗废佛敕书中专门列举了“今天下僧尼不可胜数,皆待农而食,待蚕而衣”这一罪名。
在唐武宗废佛这一场佛教浩劫中,只有禅宗受冲击最小。原因就是此前的百丈禅师制定的《百丈清规》,打破了“托钵化缘,不事生产”这一上千年的传统,要求弟子僧众“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只是一千多年前百丈禅师的生产方式是农业,今天少林寺的生产方式加入了更多的商业元素而已。
释永信称,禅是人生的解脱法门。从某种层面上讲,就是俗世所讲的“思想解放”。思想不解放,人类不可能进步,佛教也不可能进步,少林寺也不可能进步。不进则退,不能进步的人、团体、国家可能最终丧失掉生存权。
世事变幻少林永不变
释永信说,“少林寺永远是一座寺院,变化的只是生存方式。”历史上的少林曾依*官府、依*土地生存,现在他们要*自己的文化和魅力生存。历史上的少林不只是那些拳脚功夫,“武、禅、医”都很著名,他要全面恢复。经他努力建造的少林药局已经开张,从不外传的千年秘方公之于众。而围绕“禅”字打造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也取得了不俗效果。
释永信还说,“自我住持少林寺起,就思考在国家法律政策范围内,该怎么去找准全球化大潮中的少林寺位置,然后去更好地传承祖先的文化,为子孙后代留下少林文化的精神食粮。”“从历史上看,中国佛教都是运用最先进、最‘现代’的传播方式。佛教在中国最早用纸,抄经抄得‘洛阳纸贵’;佛教界也是在中国最早运用铅字印刷的,刻碑、建塔就更不用说了。用现在的观点来看,一座塔就是一座广告牌,彰表高僧们一生的修持成果、一生的丰功伟绩。”
释永信肯定地说,“佛教在中国的兴盛,就是因为它与时代同步。”
版权所有:金刚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