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第十三卷 翻译名义集

发布时间:2019-06-25 01:56:12作者:金刚经结缘网

第十三卷 翻译名义集

四十二字篇第五十一

此录字母法门。通言门者。以能通为义。妙玄明四种门。一文字为门。如大品四十二字。二观行为门。释论明修三三昧等。三智慧为门。法华云。其智慧门。四理为门。大品云。无生法。无来无去。言四十二字者。补注颂曰。

阿啰波遮那逻陀婆荼沙和多夜吒

迦娑磨伽他阇簸驮奢呿叉哆若柁

婆车摩火嗟伽他拏颇歌醝遮吒荼

大品云。菩萨摩诃萨。摩诃衍。所谓字等。语等。诸字入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若闻字因字乃至能了其义。是字初阿。后荼。中有四十。南岳释字等者。谓法慧说十住。十方说十住者。皆名法慧。乃至金刚藏亦复如是。言语等者。十方诸佛。说十住。与法慧说等。乃至十地亦复如是。又一切字。皆是无字。能作一切字。是名字等。发言无二。是名语等。一切诸法。皆互相在。是名诸字入门等也。前是事释。次是理解。华严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清凉疏曰。字母为众艺之胜。书说之本。故此偏明之。文殊五字经云。受持此陀罗尼。即入一切平等。速得成就摩诃般若。才诵一遍。如持一切八万四千修多罗藏。

阿(上声)提(秦言初)阿耨波陀。秦言不生。大品云。阿字门。一切法初不生。智论云。得是字阿罗尼。菩萨若一切语中。闻阿字。即时随义。所谓一切法。从初来不生。二教论曰。万化本于无生而生。生者无生。三才肇于无始而始。始者无始。然则无生无始。物之性也。有化有生。人之聚也。中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止观云。若心具者。心起不用缘。若缘具者。缘具不关心。若共具者。未共各无。共时安有。若离具者。既离心离缘。那忽心具。今问佛教因缘为宗。论遣共生。应属所破耶。答单真不立。独妄难成。因缘和合。从颠倒说。今观实相。岂可顺迷。故曰应照理体本无四性。又复自行。虽离四执。化他无妨四说。经说自性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经说他生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或云。五欲令人堕恶道。或说共生云。水银和真金。能涂诸色像。或说离云。十二因缘。非佛所作。其性自尔。华严云。唱阿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以菩萨威力。入无差别境界。疏云。阿者入无生义。无生之理。统该万法。菩萨得此无生。达诸法空。断一切障。

罗阇。大论。秦言垢。大品云。罗字门。一切法离垢故。华严云。唱多字门。入无边差别门。疏云。彼经第二。当啰字。是清净无染。离尘垢义。今云多者。应是译人之误。

波罗末陀。秦言第一义。大品云。波字门。一切法第一义故。楞伽云。谓第一义。圣乐言说。所入是第一义。非言说是第一义。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非言说妄想觉境界。是故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言说者。生灭动摇。展转因缘起。若展转因缘起者。彼不显示第一义。又云。如为愚夫。以指指物。愚夫观指。不得实义。如是愚夫。随言说指。摄受计着。至竟不舍。终不能得离言说指。第一实义。大集经云。甚深之理。不可说。第一义谛无声字。华严唱波字门。名普照法界疏云。诸法皆等。即普照法界。

遮梨夜。秦言行。大品云。遮字门。一切法终不可得故。论曰。若闻遮字。即知一切诸行皆非行。今加释曰。行始名因。行终名果。弘明集云。纤芥之恶历劫不亡。毫厘之善积世长存。福成则天堂自至。罪积则地狱斯臻。此乃必然之数。无所容疑。若造善于幽。得报于显。世谓阴德。人咸信矣。造恶于显。得报于幽。斯理灼然。宁不信耶。又云。圣人陈福以劝善。示祸以戒恶。小人谓善无益而不为。谓恶无伤而不悔。夫殃福盖有其根。不可无因而妄致。善恶当收其报。必非无应而徒已。又云。然则法王立法。周统识心。三界牢狱。三科验定。一罪。二福。三道。罪则三毒所结系业。属于鬼王。福则四弘所成。我固属于天主。道则虚通无滞。据行不无明昧。昧则乘分大小。智涉信法。明则特达理性高超空有。又云。福者何耶。所谓感乐受以安形。取欢娱以悦性也。今论福者。悲敬为初。悲则哀苦趣之艰辛。思拔济而出离。敬则识佛法之难遇。弘信仰而澄神。缘境乃涉事情。据理惟心为本虚怀不系。其福必回于自他。倒想未移。作业有乖于事用。今观弘明所立三科。其名虽美。所释三义。其旨犹失。以论十界。淆混不分。今谓十使十恶。此属乎罪。名为黑业。报四恶趣。五戒十善四禅四定。此属于福。名曰白业。报处人天。三乘摩诃衍。此属乎道。感报四圣。此则凡圣界分。因果事定。以此三科。收行尽矣。大论云。或说三行。身行口行意行。身行者出入息。所以者何。息属身故。口行者觉观。所以者何。先觉观然后语言。意行者受想。所以者何。受苦乐。取相心发。是名意行。心数法有二种。一者属见。二者属爱。属爱主名为受属见主名为想。以是故说是二法为意行。华严唱者字门。名普轮断差别。疏云。者字诸法无有。诸行既空遍摧差别。

那秦言不。大品云。那字门。诸法离名性相。不得不失故。论曰。即知一切法。不得不失。不来不去。华严唱那字门。名得无依门。名得无依无上。疏云。那者诸法无有性相言说文字。性相双亡。故无依。能所诠泯。谓无上。

逻求。秦言轻。大品逻字门。诸法度世门故。亦爱枝因灭故。论曰。若闻逻字。即知一切法。离轻重相。华严唱逻字门。名离依止无垢。疏云。逻字悟一切法离世间故。

陀摩。秦言善。大品陀字门。诸法善心生故。亦施相故。论曰。即知一切法善相。华严唱柁(轻呼)字门。名不退转方便。疏云。悟一切法。调伏寂静。真如平等无分别故。方为不退转方便。南山云。策勤三业。修习戒行。有善起护。名之为作。作而无犯。称之曰持。音义指归云。持者执也。执持所受之法。犹若捧珠执玉也。犯者干也。谓干犯所受之法。略无护惜。如珠落玉堕也。善者顺也。起信云。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以知法性无染。离五欲过。随顺修行尸波罗蜜。乃至以知法性体明离无明。故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以善是顺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故太戊之时桑谷生朝一暮大如栱。王惧。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帝德有阙。太戊从而桑谷枯死。殷道中兴。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故帝辛之时。有雀生乌。在城之隅。太史占曰。以小生大。国家必昌帝辛骄暴。不修善政。殷国遂亡。经云。勿谓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然或执自然之道。专非报应之说。盖为善而召祸。此亦多矣。为恶以致福。斯不少焉。故佛名经云。行善者触事轗轲。行恶者是事谐偶。致使世间愚人谓之善恶不分。如尧帝德化而值洪水。汤王善政而遭久亢闵损行孝。以家贫。颜回修仁而寿夭。遂谓贵贱自因命致。愚智尽由天赋。妍丑本出自然。贫富非是业感。乃曰谁尖荆棘尽禽兽。谁凿江海与川源。暴风卒起还自止。万物须知是自然。不省声和响顺。奚晓影直形端。不了三种之报差殊。焉悟万劫之行有异。故云。行恶得乐。为恶未熟。至其恶熟。自见受苦。修善遇苦。为善未熟。至其善熟。自见受乐。故大涅槃经明三种报。一顺现报。明主孝慈训世则。祥云布。寿星现。仁君恩德及物则醴泉涌。嘉苗秀。善既有征。恶亦可验。樵客指熊而臂落。酒客啖肉以皮穿。二顺生报。今世虽行善恶之因。次生方受苦乐之果。瓶沙转报于四天。有相改生于六欲。三顺后报。因造今身。报终后世。伽吒七反而享余庆。那律久劫以受远福。此三种报。皆名定业。又涅槃云。未入我法。名决定业。若入我法。则不决定。大品云。菩萨行般若故。所有重罪现世轻受。智论释云。又如王子。虽作重罪。以轻罚除之。以是王种中生故。菩萨亦如是。能行般若得实智慧故。即入佛种中生。虽有重罪云何重受。青龙疏云。不定有三。谓时定报不定。报定时不定。时报俱不定。此中所转。是第二句。何者由报定故。转重令轻。由时不定故堕恶道业人间现受。其余二句。一切都灭。是故释氏指虚空世界。悉我自心。考善恶报应。皆我自业。则知三界循环斯皆妄识四生磐泊。并是惑心。故古德云。皆本一心而贯诸法。

婆陀。秦言缚。大品。婆字门诸法婆字门离故。论曰。即知一切法无缚无解。华严唱婆(蒲我)字门。名金刚场。疏云。悟一切法离缚解故。方入金刚场。

茶阇他。秦言不熟。大品。茶字门诸法茶字净故。论曰。即知诸法无热相。华严唱茶(徒解)字门。名曰普轮。疏云。悟一切法。离热矫秽。得清凉故。是普摧义。

沙。秦言六。大品云。沙字门。诸法六自在王性清净故。论曰。即知人身六种相。华严唱沙(史我)字门。名为海藏。疏云。悟一切法。无挂碍。如海含像。

和波陀。秦言语言。大品。和字门。入诸法言语道断。论云。知一切法离语言相故。华严唱缚字门。名普生安住。疏云。悟一切法言语道断故。

多他。秦言如。大品。多字门入诸法如相不动故。论云。诸法在如中。不动故。华严唱哆(都我)字时。名圆满光。疏云。悟一切法。真如不动故。

夜他跋。秦言实。大品。夜字门入诸法如实不生故。论云。诸法入实相中。不生不灭。华严唱也(以可)字时。名差别积聚。疏云。悟如实不生故。则诸乘积聚皆不可得。

吒婆。秦言障碍。大品。吒字门入诸法制伏不可得故。论云。知一切法无障碍相。华严唱瑟吒字时。名普光明息烦恼。

迦逻。秦言作者。大品。迦字门入诸法作者不可得故。论云。知诸法中无有作者。华严唱迦字时。名无差别云。疏云。作业如云。皆无差别。

娑娑。秦言一切。法苑云。一以普及为言。切以尽际为语。大品娑字门。入诸法时不可得故。诸法时来转故。论云。即知一切法。一切种不可得。一切有二种。一者名字一切。如云一切皆惧死。无不畏刀杖。无色无身。不畏刀杖。此名字一切也。二者实一切。大品云。一切者所谓内外法。是二乘能知不能用一切道起一切种。华严唱娑(苏我)字时。名降霔大雨。疏云。即平等性。

磨磨迦罗。秦言我所。大品。磨字门。入诸法我所不可得故。论曰。若闻磨字。即知一切法。离我所故。肇曰。我为万物主。万物为我所。又生公曰。有我之情。自外诸法皆以为我之所有。净名疏云。内心法想为我。计十法界为所。华严唱磨字时。名大流湍激。众峰齐峙。疏云。即我所执性。我慢高举。若众峰齐峙。我慢则生死长流湍驰奔激。

伽陀。秦言底。大品。伽字门。入诸法去者不可得故。论曰。即知一切法底不可得故。华严唱伽(上声轻呼)字时。名普安立。疏云。即一切法行取性。

多他阿伽陀。秦言如去。大品。他字门。入诸法处不可得故。论曰。即知四句如去不可得。华严唱他(他可)字时。名真如平等藏。疏云。即是杜处所性。

阇(音社)提阇罗。秦言生。大品。阇字门。入诸法生。不可得故。论曰。即知诸法生老不可得闻。华严唱社字时。名入世间海清净。疏云。即能所生起。

簸。大品。簸字门。入诸法簸字不可得故。论曰。若闻湿波字。即知一切法。如湿波字不可得。湿波字无义故不释。华严唱锁字时。名念一切佛庄严。疏云。即安隐性。

驮摩。秦言法性。大品。驮字门。入诸法性不可得故。论曰。即知一切法中法性不可得。唯识论明三性。一遍计所执性。六七二识遍于染净一切法上。计实我法。名遍计所执。如绳上蛇。颂曰。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二依他起自性。染净诸法。依他众缘而得生起。故云依他。如麻上绳。颂云。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诸心心所依他起故。亦如幻事非真实有。为遣执心心所外实有境故。说唯有识。若执唯识真实有者。亦是法执。三圆成实性。唯一真空圆满成实。唯麻独存。唯识颂云。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证真云。言于彼者。即于彼依他法上。远离遍计所执。便名圆成实性。古师总释云。圆成是真。遍计是妄。依他净分同真。染分同妄。颂曰。白日见绳。绳是麻。夜间见绳。绳是蛇。麻上生绳。犹是妄。那堪绳上更生蛇。性宗释圆成云。本觉真心。始觉显现。圆满成实。真实常住。三法皆具空有。初则情有理无。次则相有性无。三则情无理有。相无性有。南岳云。心体平等。名真实性。心体为染净所熏。依随染净二法。名依他性。所现虚相果报。名分别性。唯识云。即依此三性。说彼三无性。初则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法我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佛性。又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能所一如。无有二相。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华严唱驮字时。名观察拣择一切法聚。疏云。即能持界性。

赊多都饿切秦言寂灭。大品赊字门。入诸法定不可得故。论曰。即知诸法寂灭相。妙乐云。此唱寂灭。是灭生之灭。非即生之灭。即生之灭。是不灭故。如净名云。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华严唱奢(尸荷切)字时。名随顺一切佛教轮光明。疏云即寂静性。

呿。秦言虚空。大品呿字门。入诸法虚空不可得故。华严唱佉字时。名修因地智慧藏。疏云。即如虚空性。

叉耶。秦言尽。大品叉字门。入诸法尽不可得。华严唱叉字时。名息诸业海藏。疏云。即尽性。

迦哆度求那。秦言是事边得何利。大品哆字门。入诸法有不可得故。论曰。即知诸法边得何利。华严唱娑(苏纥切)多(上声)字时。名蠲诸惑障。开净光明。疏云。即任持处非处。令不动性。

若那。或阇那。秦言智。大品若字门。入诸法智不可得故。论云。即知一切法中无智相。华严唱壤字时。名作世间智慧门。疏云。即能所知性。佛地经明四智。一大圆镜智者。如依圆镜。众像影现。如是依止如来智镜。诸处境识众像影现(地论云。大圆镜智。离一切我我所执。乃至能现能生一切境界。又云。此智是如来第八净识。资中云。离倒圆成。周鉴万有。名大圆镜智)。二平等性智者。证得一切领受缘起。平等法性。圆满成故。三妙观察智者。住持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无碍辩才。说诸妙法故。四成所作智者。勤身化业。示现种种。摧伏诸伎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解脱故(然涅槃云。依智不依识。在圣名成所作智。在凡名五识。在圣名妙观察智。在凡名六识。在圣名平等性智。在凡名七识。在圣名大圆镜智。在凡名八识。虽圣凡体一。而迷悟名异故。令依智诫不依识。传灯智通禅师。不会三身四智。遂谒六祖求解其义。祖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通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祖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也。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说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性。繁兴永处那伽定。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释签云。庵摩罗是第九。本理无染。以对真性。阿梨耶是第八。无没无明。无明之性。即是智性。故对般若。末那识。即是第七。执持藏识所持诸法。即此执持。名为资成。以助藏识。持诸法故。第六但能分别诸法故。与第七同为资成。是故今文不论第六。若准唯识论。转于八识。以成四智。又束四智。以成三身者。则转第八。为大圆镜智。转第七为平等性智。转第六为妙观察智。转五识为成所作智。大圆镜智成法身。平等性智成报身。成所作智成化身。妙观察智遍于三身。此中不取第九。乃是教道一途。属对不与今同。何者彼居果位。三身仍别。此在因位。三身互融。即此三身。只是三德。三德据内。三身约外。今从初心。常观三德。故与彼义。不可儡同。宝藏论云。智有三种。一曰真智。谓体解无物。本来寂静。通达无涯。净秽不二。二曰内智。谓自觉无明。割断烦恼。心意寂静。灭无有余。三曰外智。谓分别根门识了尘境。博鉴古今。皆通俗事。又大品明三智见萨婆若)

阿施。秦言义。大品施字。经本作施字。门入诸法施字不可得故。论曰。若闻他字。即知一切法义不可得。华严唱曷攞多(上声)字。名生死境界智慧轮。疏云。即执着义性。执着为生死境。义即智慧轮。

婆伽。秦言破。大品娑字入诸法破坏不可得故。论曰。知一切法不可得破相。华严唱婆(蒲饿切)字时。名一切智宫殿圆满庄严。疏云。即可破坏性。圆满之言。不空译为道场。

伽车提。秦言去。大品车字门。入诸法欲不可得故。如影五众亦不可得故。论曰。即知一切法无所去。华严唱车(上声)字时。名修行方便藏。各别圆满。疏云。即欲乐覆性。

阿湿么。秦言石。大品魔字门。入诸法魔字不可得故。论曰。即知诸法牢坚。如金刚石。华严唱娑(苏纥切)么字时。名随十方现见诸佛。疏云。即可忆念性。

火夜。秦言唤来。大品火字门入诸法唤不可得故。论曰。即知一切法无音声相。华严唱诃(上声)婆(上声)字时。名观察一切无缘众生。方便摄受。令出生无碍力。疏云。即可呼召性。无缘召令有缘故。

末嗟罗。秦言悭。大品嗟字门。入诸法嗟字不可得故。论曰。嗟字即知一切法。无悭无施相。华严唱縒(七可切)字时。名修行趣入一切功德海。疏云。即勇健性。

伽那。秦言厚。大品伽字门。入诸法厚不可得故。论曰。即知诸法不厚不薄。华严唱伽(上声)字时。名持一切法云坚固海藏。疏云。即厚平等性。

他(土荼切)那。秦言处。大品他字门。入诸法处不可得故。论曰。即知诸法无住处。华严吒字时。名随愿普见十方诸佛。疏云即积集性拏。秦言不。大品拏字门。入诸法不来不去。不立不坐不卧。论曰。众生空法空。华严唱拏(奶可)字时。名观察字轮有无尽诸亿字。疏云。即离诸諠诤。无往无来。行住坐卧。谓以常观字轮故。

颇罗。秦言果。大品颇字门。入诸法遍不可得故。论曰。即知一切法因果空故。华严唱娑(苏纥切)颇字。名化众生究竟处。疏云。即遍满果报。

歌大。秦言众。大品歌字门。入诸法聚不可得。论曰。即知一切五众不可得。华严唱娑(同前)迦字。名广大藏无碍辩。光明轮遍照。疏云。即积聚蕴性。

醝仓我切。大品醝字门。入诸法醝字不可得故。论曰。即知醝字空。诸法亦尔。华严唱也(夷舸切)娑(苏舸切)字。名宣说一切佛法境界。疏云。即衰老性相。

遮罗地。秦言动。大品遮字门。入诸法行不可得故。论曰。即知一切法不动相。华严唱室者字时。名于一切众生界法雷遍吼。疏云。即聚集足迹。谓聚集一切众生。法雷即是足迹。

多罗。秦言岸。大品咤字门。入诸法驱不可得故。论曰。若闻多字。即知一切法此彼岸不可得。华严唱侘(耻加切)字时。名以无我法开晓众生。疏云。即相驱迫性。谓无我晓之。即为驱迫。

彼茶。秦言必。大品茶字门。入诸法边竟处不终不生。过茶无字可说。论曰。即知一切法。必不可得。华严唱陀字时。名一切法轮差别藏。疏云。此究竟含藏一切法轮。新译乃是茶字。大品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南岳大师。用表四十二位。初阿字门表初住。后茶字门表妙觉。故曰过茶无可说字。为世执谓之法。众圣所由谓之门。

名句文法篇第五十二

瑜伽云。佛菩萨等是能说者。语是能说相。名句文身是所说相。成唯识论云。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文即是字。为二所依。此非色心。属不相应行。名曰三假。婆沙问云。如是佛教以何为体。答一云语业为体。谓佛语言。唱词。评论。语音。语论。语业。语表。是为佛教。此语业师也。二云名等为体。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安布联合为名句文。云何但以声为教体。此名句师也。语业师难曰。名句文但显佛教作用。非是自体。名句师难曰。声是色法。如何得为教体。要由有名。乃说为教。是故佛教体即是名。名能诠义。故名为体。二师异见。冰执不通。正理论中双存两义。故正理钞云。案上二说。各有所归。诸论皆有两家。未闻决判。西方传说。具乃无亏。何者若以教摄机。非声无以可听。若以诠求旨。非名无以表彰。故俱舍云。牟尼说法蕴。数有八十千。彼体语或名。是色行蕴摄。体即教体。语即语业。名谓名句。言是色行蕴者。由声属乎不可见有对色在色蕴收。名句属不相应行在行蕴摄。体既通于色行。则显能诠之教。声名句文四法和合方能诠理。又复须知佛世灭后二体不同。若约佛世八音四辩梵音声相。此是一实。名句文身。乃是声上屈曲建立。此三是假。若约灭后众圣结集。西域贝叶。东夏竹帛书写圣教其中所载。名句文身咸属色法。此则从正别分。若乃就旁通说佛世虽正属声旁亦通色。如迦旃延撰集众经要义呈佛印可。斯乃通色。灭后正虽用色旁亦通声。以假四依说方可解。作此区别教体明矣。瑜伽论云。诸契经体。略有二种。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是能依。十住品云。文随于义。义随于文。文义相随理无舛谬。方为真教此叙体竟。

便善那。此云文身。慈恩疏云。文身者为名句依而显所表。显有四义。一扇。二相好。三根形。四盐。如次能显风凉大人男女味故。故名为显。即喻此文身能显于理。若依古译翻文为味。但是所显。非能显也。大乘入楞伽云。文身者。谓由于此能成名句。楞伽云。形身者谓显示名句是名形身。又形身者谓长短高下。注曰。形身即字也。入楞伽云。字身者。谓声长短。音韵高下名为字身。今问文与于字为异为同。答若未改转斯但名字。若已改转文即是字。是则依类像形为字。形声相称曰文。

那摩。此云名。楞伽云。名身者谓依事立名。是名名身。

波陀。秦言句。句谓句逗。逗止也。住也。大论云。天竺语法众字和合成语。众语和合成句。如菩为一字提为一字。是二不合则无语。若和合名为菩提。大乘入楞伽云。句身者。谓能显义决定究竟。成唯识论云。句诠差别如名为眼即诠自性。若言佛眼天眼乃显句诠差别也。

阿耨窣睹婆。或轮卢迦波。天竺但数字满三十二。即为一偈。号阿耨窣睹婆偈。

蕴驮南。此云集施颂。谓以少言摄集多义。施他诵持。

跋渠。法华文句云。中阿含翻品。品者义类同者聚在一段。故名品也。或佛自唱品如梵网。或结集所置。如大论(大品一部结集之家本唯三品)或译人添足如罗什(什师以类加之成九十品)

弥底。此云正量。相宗明三种量。一现量。唯约佛果起后得智见实相理有二。一定位。定心澄湛境皆明证故名现量。现者明也。二散心现量。如五识缘色等时。亲明而取局附境体分明显现。现者亲也。二比量。通约凡夫至等觉比量生解。如远见烟比知有火。虽不见火言非虚故。三证言量。诸佛经教以为证。准因明论云。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明义有八。一能立三支。譬喻宗因。由此譬况喻晓宗因。宗者所宗所主之义。因者所以义。建立义。世亲已前宗等皆为能立。陈那已后唯以一因二喻为能立。宗是所立。二能破。三似能立。四似能破。五现量。六比量。七似现量。八似比量。因明疏云。刊定法体要须二量。现量则得境亲明。比量亦度义无谬。度共相境无邪谬矣。宗镜云。教无智而不圆。木匪绳而靡直。比之可以生诚信。量之可以定真诠。杜狂愚之妄说。故得正法之轮永转。唯识之旨广行则事有显理之功言有定邦之力。

都罗。此云喜。释论云。五尘中生乐名乐。法尘中生乐名喜。先求乐愿令众生得从乐。因令众生得喜。又云。粗乐名乐。细乐名喜。譬如初服药时名乐。药发遍身时名喜。智论明示教利喜。示人好丑。善不善应行不应行。生死为丑。涅槃安隐为好。分别三乘。分别六波罗蜜名示。教者教言汝舍恶行善。利者未得善法味故。心则退没。为说法引导令出。汝莫于因时不求果。汝今虽勤苦果报出时大得利益。令其心利故名利。喜者随其所行而赞叹之。故名为喜。以此四事庄严说法。智论明三事具足故大欢喜。一能说人清净。二所说法清净。三依法得果清净。论又问。是诸罗汉已证实际无复忧喜。小喜尚无。况大欢喜。答罗汉离三界欲。未得一切智慧。故于诸甚深法中。犹疑不了是般若中了了解说。断除其疑故大欢喜。

摩诃罗。此云无知。律中阿难摄众无法。迦葉诃言年少。阿难言。我今头白。何故名年少。答云。汝不善察事同年少。老年愚法岂不例之。

梵坛。此云默摈。梵坛令治恶性车匿。五分云。梵坛法者。一切七众不来往交言。若心调伏为说那陀。迦旃延经。令离有无即入初果。文见阐释迦注。

唱萨。此言讹也。正言娑度。此云善哉。

阿呼。此云奇哉。

阇维。或耶旬。正名茶毗。此云焚烧。西域记云。涅叠槃那。旧阇维讹也。通慧音义云。亲问梵僧未闻阇维之名。

陀呵。云烧。纂要云。用照则暗不生。用烧则物不生。

僧柯栗多弭。此云有为。大品云。一者有为法相。谓十八空智。乃至八圣道智。十力。四无所畏。世间法。出世间法等。二者无为法相。无生无灭无住无异。无垢无净。无增无减。诸法自性。大论释曰。有为法相是作相。先无今有已有还无故。与上相违即无为法相。然此二法。若约相即如般若云。佛告善现不得离有为说无为。不得离无为说有为(宗镜云。或事理相即亦得。此理是成事之理。此事是显理之事)。若约俱立。如华严云。于有为界示无为理。不灭有为之相(宗镜云。或理事不即亦得。以全理之事非理。能依非所依不坏俗谛故)。于无为界示有为之法。不坏无为之性(宗镜云。以全事之理非事。所依非能依不隐真谛故。若约俱泯)。道智经云。所谓一心本法非有为故能作有为。非无为故能作无为。

般遮于瑟。或般遮跋利沙。此云五年一大会。

般遮于旬。此云五神通人。经云。般遮于旬。乃以其瑟。歌颂佛德。

四毗舍罗。念佛三昧经云。度脱五道四毗舍罗。注云。此或言施戒法。此无悭义。

没栗度。此云耎。物柔曰耎。

丽掣(昌制)毗。此云细滑。

谆(之闰)那。此云碎未。

四摩。此云别住。此处作法。余不相通。

嗢瑟尼沙。此云髻。无上依经云。郁尼沙顶骨涌起。自然成髻。故名肉髻。

乌瑟腻沙。此云佛顶。

母陀罗。槜李曰。结印手也。

迦私。或迦尸。此云光。能发光故。释迦世尊圆光一寻。阿弥陀佛光明无量。智论云。无量有二种。一者实无量。二者有量之无量。见第七卷。

舍利。新云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云灵骨。即所遗骨分。通名舍利。光明云。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量上福田。大论云。碎骨是生身舍利。经卷是法身舍利。法苑明三种舍利。一是骨。其色白也。二是发舍利。其色黑也。三是肉舍利。其色赤也。菩萨罗汉。皆有三种。若佛舍利椎击不破。弟子舍利椎试即碎。感通传天人王璠言。是大吴兰台臣也。会师初达建业。孙主即未许之。令感希有之事。为立非常之法。于时天地神祇咸加灵被。于三七日。遂感舍利。吴主手执铜瓶。倾铜盘内。舍利所冲盘即破裂。火烧。椎试俱不能损。遂兴佛法。又多闻长子名那吒。尝以佛牙赠宣律师。

太祖皇帝疑非真牙。以火鍜之。了然不动。遂成愿文。太宗皇帝圣制颂曰。

功成积劫印文端不是南山得恐难

眼睹数重金色润手擎一片玉光寒

炼时百火精神透藏处千年莹彩完

定果熏修真秘密正心莫作等闲看

真宗皇帝圣制偈曰。

西方有圣号迦文接物垂慈世所尊

常愿进修增妙果庶期饶益在黎元

仁宗皇帝御制赞曰。

三皇掩质皆归土五帝潜形已化尘

夫子域中夸是圣老君世上亦言真

埋躯只见空遗家何处将身示后人

惟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炼色长新

徽宗皇帝。崇宁三年重午日。尝迎请释迦佛牙。入内祈求舍利感应。隔水晶匣。出如雨点。神力如斯。嘉叹何已。因以偈赞。

大士释迦文虚空等一尘

有求皆赴感无刹不分身

王莹千轮在金刚百炼新

我今恭敬礼普愿济群轮

摩那末那。此云意生身。楞伽经明三种意生身。山家法华玄。净名疏。辅行记。伸明此义。其名互出。后学披卷罔晓厥旨。由是不揆庸浅。辄开二门 初释通号 次辩别名。

原夫通号意生者。意谓作意。此显同居之修因。生谓受生。此彰方便之感果。故曰安乐作空意。三昧作假意自性作中意。又意者如意故。魏译入楞伽经云。随意速去。如念即至无有障碍名如意身。又意者意忆故。唐译大乘入楞伽经(文有七卷)。佛告大慧。意生身者譬如意去速疾无碍名意生身。此即从譬号意生身。彼经两义。释此通名。初云大慧譬如心意。于无量百千由旬之外。忆先所见种种诸物。念念相续。疾诣于彼。非是其身及山河石壁所能为碍。意生身者。亦复如是。次云如幻三昧力。神通自在。诸相庄严忆本成就众生愿故。犹如意去。生于一切诸圣众中。辅行释云。初云忆处。次云忆愿。二义并是意忆生故。名为意生。然此通名。先达释云。生方便已。忆先同居所见凡境。智愿熏修作意求生。神通化物。今谓此解违文失旨。且违文者。净名疏云。三种意生身所不能断。故生有余。受法性身。是则祖师释名。从下以生上。先达解义自上而来下颠倒谈之。违逆文矣。其失旨者。经中忆先所见本是喻文。先贤迷之而作法解。故知旧释未善通名也。然智者疏称意生身。以依宋译楞伽故(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文有四卷)荆溪记中名意成身。以准唐译楞伽故。虽二经名殊而义归一揆。以后译经。取成就义号意成身。故记主云。成之与生。并从果说。是则意之一字乃顺于因。生之一字则从于果。故知此名因果双立也。次辩别名者。初法华玄云。一安乐法意生身。此欲拟二乘人。入涅槃安乐意也。二三昧意生身。此拟通教出假化物用神通三昧也。三自性意生身。此拟别教修中道自性意也。今释曰。初名安乐者。以旧经云安住心海识浪不生故。智者立为安乐法也。此乃用经义以立名。二名三昧意生身者。以旧经云得如幻三昧无量相力具足庄严随入佛刹故。智者立为三昧意生也。然则今宗三谛俱受三昧之名。此文既以神通而释。则当俗谛三昧。如释签云。若于诸知识所。但得俗谛三昧。但破无知。名为无明。今此三昧与彼文同。三曰自性者。以旧经云觉一切佛法缘自得乐相故。智者立为自性意生。以别教中道是诸法之自性故。净名记云。若不见中则不见于诸法自性。然此玄义。不用被接解释。唯约前之三教以伸者斯则顺乎教旨也。良以作意之名。从偏教立。由无照性之功。遂有别修之行。所以圆教无此意耳辅行云。玄文不云摄入三者。以观胜故且置不论。又意生之名。宜在教道。二净名疏云。一三昧正受意生身。恐是通教同入真空寂定之乐故。涅槃云。声闻定力多故。不见佛性。二觉法性意生身。恐是别教菩萨。虽证偏真。而觉知有中道法性。三无作意生身。此恐是圆教菩萨。观于中道无作四谛。圆伏无明。今释曰。初名三昧。吾祖既以真空寂定而释。此则属乎真谛三昧。以此之定心寂不动。故名正受。位次言之如记主云。若约通教。七地已上或至九地。此之初名。全依经立(经如下引)二名觉法性者。觉谓觉知法性乃是但中之理。以位言之。如记文曰。言自性者。别住同通。应取十行。此之一名。亦依经立。三名无作者圆中称性。修德行亡。故云无作。以位言之。如记主云圆教既云伏于无明。即知七信也。然兹疏文若约正接甄明。此用通教一正。以释初名。复以别圆两接销后二义。若望玄文。前则无于三藏。后乃加乎圆教。而此文中前无三藏者。乃顺教旨。以界外之土小乘未诠故。谈意生不用三藏。后加圆者。此顺位义以由别圆似解未发真修。皆名作意。然净名疏。明意生身。虽指胜鬘。及乎释义。全用楞伽。当知胜鬘但有通名。无别号矣。三辅行记云。一入三昧乐意成身。亦云正受。即三四五地。心寂不动故。二觉法自性意成身。即八地中普入佛刹故。以法为自性。三种类俱生无作意成身。谓了佛证法。今释曰。初之一名。既指通教三地已去。与前二文。名义大同。如唐译经云。三四五地入于三昧。离种种心。寂然不动。心海不起转识浪波。了境心现皆无所有。是名入三昧乐意成身(宋译魏译则名三昧乐正受意生身)二名觉法自性意成身者。与妙玄第二名异义同。然记文中。既指八地入假。乃以觉了如幻之法通达自在。名为觉法自性。故唐译经云。谓八地中了法如幻皆无有相。心转所依。住如幻定。及余三昧。能现无量自在神通。如华开敷。速疾如意。如幻如梦如影如像。非造所造与造相似。一切色相具足庄严普入佛刹。了诸法性。是名觉法自性意成身(宋译名觉法自性性意生身。魏译名如实觉知诸法相意生身)。三名种类俱生无作行意成身者。种以能生为义。类从流类立名。中道之观。能生佛界。故此因位与果为类。故曰种类俱生也(经中亦名圣种类身)。言无作者。别十回向。了佛证法。故名无作。故唐译经云。了达诸法自证法相。是名种类俱生无作行意成身(宋魏二译此名皆同)。然第三名虽三文立名俱异。而同对中观。复与净名第二之名义亦同矣。然荆溪师自断记文则云。此约通教及以别接。竖判次位。故知辅行用通一正及别接也。问曰。凡作记者。本扶于疏。何缘此记。释意生身。但用通教。竖论位次。有异智者二疏之义。答曰。准记示云。故知今判与经意同。经文未摄别位为异。是知荆溪异智者者。为顺本经故。问曰。准经判位。既唯在通。何缘智者用四教释耶。答曰。只由意生之义该乎九人(藏教二乘。通教三乘别三十心。圆十信位)。所以吾祖就义释之。适时有异问曰。天台顿悟法相朗然。净名疏内焉称恐是。法华玄中安言欲拟乎。答曰。净名记云。皆言恐者。尊重圣典。兼示无执。三重阶降。经文义含为是何教。所以立名既通。解义难局。或以偏圆而释。或约正接而伸。不固执之。乃云欲拟。问曰。小教不谈界外。二乘但谓无生。何尝要心。生方便耶。答曰。法性之土。虽昔未闻变易之身。在后当受。何者期心趣果秉志修因。欲出烦恼之方。愿入涅槃之境。未亡取舍还有死生。如是之怀。宁逃作意欤。人不晓之。却云约大乘判。谬之甚矣。问曰。是时过意地住在智业中是则大论明于实报既是智生。何故净名定于十地。犹通意生耶。答曰。净名记云。一者但是未极名意。二带教道挫之言意。问曰。宝性论云。二乘于无漏界。生三种意阴。未审意生意阴同异云何。答曰。释签解云。二乘在彼三中之一。今通言之故云三种。非谓二乘尽具三也。言意阴者。由意生阴名为意阴。又作意生阴。名为意阴。又意即是阴。名为意阴。前之两释从因得名。后之一释从果立号。荆溪既云。二乘在彼三中之一。此乃当于安乐法意。是则经与论文。名虽小异。义实大同。昔因讲次。聊述梗概。今附此集。刊助来哲。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金刚经全文

  • 金刚经唱诵

  • 金刚经讲解

版权所有:金刚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