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业道经大意
净空法师讲述
净空老法师于公元两千年七月一、二日,在马来西亚.古晋室内体育馆讲述。后于两千零二年十二月鉴定此讲录。
诸位大德、诸位法师、诸位同学:
今天,我们有缘在这里谈谈佛法,希望对佛法有所认识,以便于学习,真正达到学佛的效果。
佛教是两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创办的。在后汉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佛灭度六百年后,佛法由印度的高僧传到中国,即为朝野所热爱。
早期的佛教是佛陀教育。唐朝以后,佛教分为宗门和教下。宗门专指禅宗,教下通指其他宗派。中国的大、小乘佛法总共有十个宗派。小乘有成实、俱舍两宗,在唐末已衰微而不复见。大乘有天台、华严、法相、三论、净土、禅、密、律八宗。这是佛法本身的宗与教,与现前宗教的定义完全不同。
宗门与教下是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最大的差别,在于教下依据佛的经典。教下就像读书,有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由浅而深,循序渐进,慢慢地把自己的德行、智慧、境界提升。宗门则像天才班,不须依据经典,七、八岁就念研究所,不是普通人所能学习,要上上根人才有能力。宗门的特色是悟后起修,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后,才起修行。这是佛门中,宗、教概略的情形。
释迦牟尼佛是人修成的,不是神,也不是仙。菩萨也是人,也不是神仙。佛是什么意思?我们要清楚这些名词术语的定义。佛是古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意思是智者、觉者。换句话说,对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觉悟了,一丝毫的疑惑都没有,这个人就称之为佛。菩萨也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对宇宙人生的真相正在求觉悟者。菩萨也有相当程度的智慧和觉悟,但还没圆满,若圆满即称为佛。把这些名词搞清楚,我们才晓得:原来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都是佛教学位的名称,就像学校的博士、硕士、学士等名称。佛教的最高学位是佛,其次是菩萨,再其次是辟支佛,最低是阿罗汉,总共四个学位。
《无量寿经》里有一句话非常值得赞叹:一切皆成佛。这是什么样的心量?诸佛希望一切众生都成佛,都和他一样,不能不如他。这一切众生当然包括我们在内,这是佛教终极的目标。佛希望每个学生都拿到博士学位。佛与一切众生平等,所谓:生佛平等。注意生、佛,不是佛、生,佛把众生的地位抬上来了,众生第一,佛在下面,众生与佛平等。我们应当发奋努力,不辜负佛真诚的教诲与期望。
世尊的教学超越国土、族群、宗教,有教无类。只要肯跟他学,世尊都热情教导,从没拒绝过一个求教者。《论语》记载:孔老夫子教学生,若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老夫子就不教。换句话说,孔老夫子希望教学的对象聪明,一点就通,他才欢喜教,如果告诉你一个原则,你不能活用和贯通,夫子就会把你放在差一等的教学。佛不如是,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不但当年如此,生生世世,什么时候你发心学佛,佛就有应。众生有感,佛就有应。
佛是什么人,什么身分,什么地位?用现代话说,释迦牟尼佛是一位多元文化的社会义务教育家。我们做为佛的弟子,也必须肯定自己是从事于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工作。工作分两类:一是讲经教学的弘法工作,一是在世间推行佛陀教育的护法工作。护法好比学校的创办人、董事、校长、行政人员,弘法好比学校的教员,每天给大众授课。教、职员要辨别清楚,弘、护要密切合作,两者缺一不可。古时的丛林寺院,都是佛教教学的场所,每天上课八小时,另外,有八小时的修行,将课堂里所学的理论与方法,落实到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中。佛法不尚空谈,佛法重实质与效率。
民国十二年(公元一九二三年),欧阳竟无先生在第四中山大学(现称南京师范大学),做过一次震撼佛教界的讲演,讲题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世所必需。他举出许多例子,证明佛教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那佛教是什么?佛教是佛陀对一切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我们要把佛教的本质认识清楚。
佛教变成宗教,是在清朝中叶嘉庆以后。因为在康熙、雍正、乾隆的盛世时代,佛法依旧是教育,可见得它变成宗教不过是最近两百多年的事。今天,若说佛教不是宗教,就说不过去,因为佛教确实已变成了宗教。现代的佛教总共有五种形式同时存在,我们必须能够把它们辨别清楚。
第一种、释迦牟尼佛的教育。这是传统的佛教,现已很少见。
第二种、宗教的佛教。把释迦牟尼佛与诸佛菩萨当作神明看待,已经舍弃教学。
第三种、邪教的佛教。这是最近半个世纪才发生的,它的迷执很深,对社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第四种、哲学的佛教。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把佛经当作哲学来研究。可是,他们不能得到佛法断恶修善,破迷为悟,转凡成圣的真实利益。为什么?方向错了,所以达不到目标。我跟方东美老师学哲学时,他把佛经介绍给我,还告诉我:佛经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学。他以哲学的眼光看佛法,一生钻研不懈。
第五种、作秀的佛教。法师带著一群弟子表演,唱歌跳舞,非常热闹,中间法师出来讲几句话,讲十几、二十分钟,观众听了也未必懂他在讲甚么。
我们究竟学习哪一种佛教,自己要清楚:我们学的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育。
佛究竟教我们什么,我们又跟他学什么?我想每位同学都关心这问题。佛在一切经论中所说的,就是《般若经》上所谓的诸法实相。这四字浅言之,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可分成三大类。
第一类、人与人关系的真相。我们的生活不能脱离人群,那人跟人关系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第二类、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真相。我们不能离开大地和物质环境而独立生存,所以必须要明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三类、人与天地鬼神关系的真相。可能你会说:你迷信,怎么讲起天地鬼神?现代科学家肯定:空间是多维次的。不同空间的生物,就是佛经中常讲的十法界,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天地鬼神。我们不要被名词术语蒙蔽了,必须要了解术语的真正含义,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
这部经上也说: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十法界的依正庄严,起于一切众生的妄想、分别、执著。今天,科学家还没研究出空间为何多维次,很可惜他们没读佛经,他们如果有缘读佛经,我相信会比我们早开悟,他们很聪明。佛讲,多维次的空间是一切众生的妄想、分别、执著造成的,所以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不就突破了吗?
突破空间维次,佛家用禅定。禅定就是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禅定真实的意思,是《楞严经》的一句话:若能转境,则同如来。心定就能转境界,突破空间维次,扩大生活空间。随著定功的浅深,突破的层次多少不一,到佛果位,层次全部都突破了,就能圆满的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等觉菩萨还有一层没有突破,所以了解还不究竟。这是从理上讲,要深功夫才做得到。
从事上讲,我们凡夫能做到的,是在生活当中,行、住、坐、卧,心有主宰,不为外境所转,如经典所说: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这样的禅定就是方东美先生所讲的:人生最高的享受。禅定不是每天盘腿面壁打坐,那只是初学禅定的一个方法。
世人大多生活在烦恼、忧虑,甚至恐怖之中。我们佛弟子接受佛陀的教诲,就能常生欢喜心。佛法的生活是高度的艺术,充满了真、善、美、慧。也许有同学问,在现前社会,能落实吗?肯定能落实!现在,我们将这部《十善业道经》的重点介绍出来,诸位如果懂得怎样学习,就能改善自己的生活。所以,佛教正如欧阳大师所说:是人生之必需。
佛经明白的讲述真相,我们听到了也点头,但就是没能把它证实。必须实证,学业才算完成。佛所讲的话,我们能信、解、行、证,到证才有真正的受用。证一定要通过行,而行就是试验。经论中所讲的道理、方法、境界,如果不通过试验,怎能证明?通过试验证明,是科学的教学法。科学家说佛教是迷信,不能怪他们,想想他们讲的也很有道理。我们今天展开佛经,是会念,但不懂意思。佛所说的理论、方法、境界,我们完全没有落实,也没有试验,这不就是迷信!所以佛教变成了宗教。
宗教如果不回复教学,决定不能解决问题。佛教如是,其他宗教又何尝不如是?我接触的宗教很多,他们的经典我都读。读后我才明了:所有的宗教都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所有宗教的创始人都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工作者,和释迦牟尼佛没有两样。可是,他们在早年就已变成了宗教,变成宗教的时间比佛教还久,这是我们必须要觉悟到的。
佛陀教育的宗旨是孝亲尊师。在《观无量寿佛经》中,世尊教导我们修学净业三福。三福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大根大本。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佛教由此教起,也在此地圆满。
这部《十善业道经》是释迦牟尼佛在龙宫讲的,当机者是龙王。当然,龙王与我们处在不同维次空间,事实上也确实有龙王。可是,我们还要懂得佛表法的意思。佛没有一句假话,也没有一句废话,句句皆真实。佛依二谛说法:随顺真理说真谛,随顺众生说俗谛。佛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说真谛少,说俗谛多。说俗谛,大家好懂,于是佛用俗谛的方法来表显真谛的真理,这种高度的教学和说话艺术在佛经中处处可见。
娑竭罗是梵语,意思是碱水海。大家都知道,海水苦。于是,我们就明白,佛其实是形容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生活在苦海中。娑竭罗正是形容五浊恶世。龙代表变化,在这个世间,人情世故变化无常,我们从早到晚,妄念就是止不住,一会儿欢喜,一会儿忧愁。你仔细省察一下,在这十二小时中,你产生了多少次的变化?龙代表苦海中多变的众生,佛用这句话警觉我们。如果说苦难社会里多变的众生,我们听了会难过,以为释迦牟尼佛在骂我们,而佛说娑竭罗龙王,我们听了却很欢喜。可是,自己要晓得,佛其实是在说我们。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佛说:
【经】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
我们每个人的观念思想不一样,因此造业就不相同,六道轮回以及人间种种苦乐果报由此而生。接著,佛再进一步讲:
【经】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
这正是《华严经》所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道理很深,但确是真理。谚语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的面貌不一样,是因为每个人心里所想不一样,假如两个人的面貌相同,可知这两人的思想、德行、嗜好都大致相同。由此可知,六道众生的相貌决定不同,而阿罗汉的相貌也大都不相同。菩萨的相貌很接近,因为他们烦恼少,心地清净,但仔细看,也会有不同的地方,不仔细,则好像都相同。到成佛,心里一个妄想都没有了,佛佛道同,相貌就完全相同。有同学问我:法师,您说佛的相貌完全相同,可是我看到的很多佛像都不同,这是什么原因?佛像是人造的,不是佛本来的相,人心不同,所造的佛像面貌自然不同。
【经】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
这是很深的道理,是随真谛而说的事实真相。《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把心法、色法,也就是精神的世界、物质的世界,真的看破了。看破是彻底明白,明白后,当然放下。放下什么?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著。这几个字大家好懂,如果用佛经的术语,妄想是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执著是见思烦恼。我们初学佛法,就从此地入门,学看破和放下。
佛又告诉我们: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合起来看,能得的心不可得,所得的一切法也不可得,能、所俱不可得。初学的同学听到,认为佛教怎么这么消极?其实,这不消极,这是真正积极,因为知道一切皆不可得,所以自私自利的根就拔掉了。念头一转,才知道人生真正的价值,就是为众生服务。为自己,一样都得不到,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为众生,才能得到圆满的虚空法界,因为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一般人都觉得讲因果很消极,其实这观念错。真正明了因果才会真积极,佛法所谓的真精进。因果之不空,乃因果有三种现象不空。第一、因果转变不空,因会变成果,果又会变成因,刹那刹那在转变。第二、因果相续不空。第三、因果循环不空。有智慧的人明了后,就会应修善业。这是真精进,积极为社会大众造福。
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没有一天休息过。现在有许多国家,五十几岁、顶多六十几岁就退休了,我今年七十四岁还没退休,还天天在讲经教学,你若说学佛人消极,那我早该退休了。诸位仔细翻《大藏经》,从头到尾有没有退休两个字?佛菩萨教化众生,随类现身,随机说法,永远没有休息,永远没有退转。佛教菩萨修精进波罗蜜,哪会退转?消极或退转都不是佛法。其次,佛说:
【经】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蔽诸大众。
这句是教我们细心观察,佛的大圆满智慧与福德相是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菩萨的妙色严净相,也是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乃至于世间国王、大臣、大富长者的端正庄严相貌,都是由修集福德所生,一般没有福德的人,都不能跟他们相比。我们要懂得这个因果道理。我们想过大圆满的生活,不修福积德,怎能成就?
世间修什么样的福报最殊胜?佛告诉我们:舍己为人、为社会、为众生、为正法久住,这个功德无比殊胜,福报也就无与伦比。问题是,我们要能相信,要肯干。
许多同修在经典中读过这些经文,也听过这些讲解,可是就是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他们怀疑:如果我辛苦赚来的钱布施掉了,明天谁布施我?我今天供养别人,明天谁供养我?于是犹豫不决,不敢去做,佛陀的教诲就永远不能实现。我们看到古书上的记载,古时候有人做,但我们不敢相信,恐怕这些书大概是劝人为善的,未必真有这样的果报。
这几年,我们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做了一个实验。我们真干,决定没有怀疑,没有畏惧,佛教我们怎么做,我们就照做。做了之后,果然有效,而且殊胜。这两年来,东南亚遭受经济风暴,每一个行业的收入都减少了一半,许多还面临破产,佛门也受了很大的影响,一般寺院道场的收入也少了一半。可是,新加坡佛教居士林不但没有受到影响,收入还月月增长。这是什么原因?我们把佛陀的教诲证实了!只要你认真努力去修因,果报自然来,你修财布施,你一定得财富,钱财自然源源不断而来。
我们与许多宗教接触,常在居士林聚会。他们对居士林感到非常惊讶:你们的钱从哪来,怎会有这么多?
李木源居士答覆得好:我们有后台老板!
大家就追问:老板是谁?一定是个大富长者。
李居士告诉他们:我们的老板是阿弥陀佛,我们完全听从阿弥陀佛的教诲。
阿弥陀佛怎么教我们?《无量寿经》所讲的,就是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教诲。我们接受佛的理念、教训、方法,全心全力修财布施,所以财富源源不断而来,不受外界的任何影响。我们也修法布施,所以居士林上上下下都有智慧,每天至少有一千多人活动,都没有争论,欢欢喜喜,见面时都带笑容,所以到那里参观的人皆叹为稀有!真正做到了人和。我们对于贫、老、病、苦的人,都全心全力的帮助他们,这叫无畏布施,果报是健康长寿。财富、智慧、康寿三种果报都非常明显,这就证明佛陀的教法真实不虚,我们不应再怀疑。这是团体兴旺的例子。
至于个人福德的例子,我们看李木源居士。李居士在十一年前得了癌症,癌细胞扩散到内脏的几乎每一个部位,医生说他的寿命仅剩三个月。他在这个时候勇猛精进,万缘放下,一心一意为佛教服务,到居士林做义工,等待往生。他已经等了十二年,还没往生,再去检查,癌细胞没有了!这是把业力转变成愿力,所以他是乘愿再来身,他的业报身十年前早已结束。我年轻的时候,一点福报都没有,看相算命的人都说我短命。学佛之后,我认真努力学习,依教奉行,结果命运改过来了。
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这个身叫业报身,我们每个人,到这个世间来,都是为了酬偿业报而来。但是,聪明人遇到佛法,就应当把业报转变成愿力,这就是佛家常讲的乘愿再来。不是死了以后再来,就在今生,要懂得转变。如何转?从前念念为自己,现在把这个念头断掉,念念为社会、为佛法、为众生,为别人超过为自己,以愿力超过业力。这个念头转过来了,就叫乘愿再来。
你们想想,人家能转,我们为什么不能转?念头一转过来,就得大自在,前途一片光明,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是真有把握,多么快乐!世间人都怕死,但是修行人绝不怕死,因为他们明白,了脱生死,就不受后有。所以,修行人决定是随愿往生,心中一丝毫的恶念都没有,念念都与世尊的这一段教诲相应。
千万不要像《地藏菩萨本愿经》所说的: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若真如此,你所感得的果报是饿鬼、地狱、畜生,因果的转变、相续、循环会愈变愈差。凡是往下流转的,都是不懂因果的道理,才造作罪业。真正通达因果,要愈转愈殊胜的人,没有不断恶修善。
具体的教学,无过于《了凡四训》。《了凡四训》流通得很广,是民国初年印光大师所提倡。印光大师他老人家建立的苏州弘化社,印《了凡四训》、《感应篇汇编》、《安士全书》的份量最多。我看这三本书的版权页,每一版至少两万册,多则五、六万册,他印了几十版,概略的统计,印了超过三百万册!老和尚是净土宗的一代高僧,一生中所有信徒对他的供养,全都用在印经,不做别的事情。为何不流通佛教经典?弘化社佛经数量印得很少,每版一、两千册,最多三千册,三千册以上的很少。这三本书都不是佛经,为什么印的数量这么大?这引起了我的省思。
我认真反省,才了解祖师的用心良苦。要救佛教,要令佛教徒都能得到佛法真实的殊胜利益,应当从深信因果、断恶修善开始。《了凡四训》对于因果的理论与事实,说得非常透彻,所以印祖一生大量推动。《了凡四训》、《感应篇汇编》,以及《安士全书》前面的文昌帝君阴骘文,帮助我们认识种善因决定得善果,造恶业肯定有恶报,勉励我们断恶修善。善恶的标准就在《感应篇》与《文昌帝君阴骘文》。这两本中国古德写的书都不长,《感应篇》一千多字,《阴骘文》七百多字,没有佛家的戒律术语,我们读起来容易理解,而且亲切,很有受用。这部《十善业道经》教我们怎样积德修善,可以做为《感应篇》的总结。
【经】汝今常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
不但我们自己常应如是修学,而且要帮助社会大众了达因果。了是明了、达是通达。了达因果的目的,使人人懂得断恶修善,不必等人劝勉,自己会发心修学。佛接著嘱咐我们:
【经】汝当于此,正见不动。
这句话非常重要。人不能没有正知、正见,就是你的思想、见解要纯正,不能有偏邪。有偏见邪见,行为就偏邪了,造作许多过失而不自知。正知正见要靠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诲才能建立,所以这是一个教育的问题。
今天社会,会变成这个样子,就是知见不正所造成的。第一个不正的知见,是男女平等。男女本来是平等的,但现在所讲的男女平等反而不平等。本来,男人有男人的事情,女人有女人的事情,平等的。以佛家的比喻来说,男人弘法,女人护法。但是,现在社会要平等,女人要做弘法,逼著男人做护法,结果弘、护都败,两败俱伤。今天的社会,没有圣贤出世,是因为没有贤妻良母,所以印光大师说:要世界太平、社会安定、人民幸福,这个大权操在女人手上。女人真能相夫教子,就应该教儿女作伟人,不需要自己去做。自己去做,儿女反而不能成才。所以,喊男女平等,其实是破坏了真正的男女平等,这是错误的知见。
儒家教导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就是世界和平。世界和平是建立在国家政治的稳定上,国家政治的稳定寄托在家庭的美满,而家庭的美满寄托在夫妇的和合。所以,夫妻若不和,世界就没有和平。
我常比喻:世界就像人的身体,国家像身体上不同的部位,家庭是身体的细胞,夫妻是细胞的核心。夫妻不和,细胞就坏,如果身上坏的细胞多,人就活不成。现在,离婚率这么高,社会活不成了,所以人家才说会有世界末日。夫妻失和,导致离婚率高,是世界末日的第一个因素。要挽救世界,就要夫妻好合。男女为什么会结成夫妻?因为,结婚前,都看对方的好处,没看到缺点,样样都可爱,结婚后,天天看对方的缺点,一点好处都没有,这才搞坏了。
佛在此经教导我们: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怎么落实?夫妻俩每天专看对方的善,专想对方的善,专念对方的善,检点并改正自己的不善,就永远和合,白头偕老。迷与觉、正念与邪念,分别就在此地。一念正觉,不但一生幸福,家庭美满,而且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世界和平,一念错误,夫妻不和,家庭破裂,就造成社会动乱,世界失和。所以,离婚的人都要堕地狱,因为他们把世界和平破坏了。
结婚不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它关系到整个世界。古时候,两个人的结合,讲的是道义,不是感情。要顾及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平,常常看对方的好处,并反省自己的过失。别人永远没有过失,过失永远在我自己,你能够这么想,就叫正知正见,你才懂得常生欢喜心,广修福田。
佛家讲的福田,正是从正知正见而生。我们出家人穿的衣服,叫福田衣。去年,在北京历史博物馆,陈列有山东青州出土的一批佛像,是北魏时代所造的,距离现在一千七百多年。我看到毗卢遮那佛身上披的袈裟,有十法界的依正庄严图案,上面是佛,下面是地狱。我才明了:合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为一身,就是福田。袈裟上的每个格子大小一样,代表平等。这么多的格子代表不同的国土、族群、宗教、文化,表示了合一切众生之异同在一身,就是清净法身。不同的国家、族群、宗教,是一个我、一体,丝毫差别都没有。这念头就生无量无边之福,所以福田从自心生。这件衣服裹在身上,就表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一个我、是清净法身。了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与我是一、不是二,大慈悲心由此而生。
有许多同修问我:法师,你与各个宗教往来,还帮助他们,这个思想从哪来,你为什么这样做?这个思想是从《华严经》来,是佛教我们这样做的。我是佛弟子,佛教我怎么做,我就应该怎么做。我们这件衣服,这一格是佛教,那一格是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统统是一家!我不帮助他,谁帮助他?迷了自性才有妄想、分别、执著,觉悟之后就是一家。我们帮助他们就是帮助自己,不帮助别人就是害自己。宗教中讲的爱,如神爱世人,是要世人知道:爱世人才是真正爱自己。不爱世人,不晓得积德修福,一生不善的行业,来生堕三涂,是自己毁灭自己。真正自爱的人,一定接受圣贤的教诲,把自己的境界提升,升到天堂,乃至极乐世界。
佛弟子心地清净、平等、真实,看世、出世间一切法都平等,个个第一,没有第二。《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每一位善知识的成就都第一。《楞严经》二十五圆通章,二十五位菩萨向释迦牟尼佛报告自己的修学法门,个个都说第一,没有说第二的。个个都第一,这就健康。像我们身体,每一个器官都第一。眼见第一、耳听第一、鼻嗅第一,没有第二的,身体就健康。如果眼看第一,耳不行、耳第二,鼻不行、鼻第三,这个人就生病了。如果差别大的话,连命都保不住。个个都第一,如果不是第一的人,我们就要帮助他,成就他第一,好比我们身上有些细胞病了,我们得想办法帮助它们恢复原状。同一个道理,社会有些人迷失了自性,不知道辨别善恶,我们就有义务和责任去帮助他们。
帮助人要懂得方法。佛教菩萨生活、工作、与大众接触,有六个原则,叫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思是圆满。六种圆满中,第一个是布施。布施,就是为一切众生服务。我们今天做社会福利工作,就是为社会服务。服务的项目无量无边,最重要的,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如果没有这一条,所服务的项目再好,都只能救一时之急,不能帮助他们自立更生。一定要帮他们觉悟,他们才能永远离苦得乐,没有破迷,他们自己不能离苦得乐,时时刻刻还需要人帮助,就很痛苦了。所以,释迦牟尼佛从事于教学的工作,是在慈悲救世中,做最根本、最彻底、最圆满、最究竟的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第二个是持戒,即守法。帮助别人也得要有规矩,如果不懂规矩,纵然想帮,人家很难接受,所以一定要懂礼,一定要守法。其他四个圆满是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是为成就布施波罗蜜的。
佛教导我们四摄法,是人与人交往时,必须遵守的四种法则。知道四摄法意义的人不多,如何落实就更少了。落实是从夫妻开始。夫妻不和,或家庭破裂,就是不懂得四摄法,若懂得四摄法,你就过佛菩萨的生活。
第一、布施。先生有没有为太太服务?太太有没有为先生服务?以真诚心为对方服务,就是四摄法的布施。
第二、爱语。出自于内心,真诚、清净的关怀。
第三、利行。我们的所作所为,对于对方决定有好处,没有危害。
第四、同事。共同生活在一起,小而夫妻,大而全世界。
我们与其他宗教交往,就是本著佛陀的教诲。首先行布施,其他宗教若有所需,我们应该帮助。今天,所有的宗教都办了许多社会慈善福利事业,像医院、养老院、孤儿院、学校。办这些事业需要钱,我们如果送其他的礼物不见得能适用,但钱最实用,所以我们送钱,赞助他们的社会福利事业。我们曾拜访每一个宗教,所赠送的都平等。
有许多人来找我麻烦,责备我:法师!同修们给你的供养,你为什么拿去送给外道?
我说:我没有送给外道,我是做佛法的慈悲事业。
他说:你明明送给基督教、印度教,怎么不是外道?
我说:你心里有外,才叫外道。外道不是他,是你。你的心里有内、外,自己就是外道,自己还不知道。自己是外道,看别人都是外道。如果以社会的眼光来看,我们佛教要不要办养老院?
他说:要。
我说:要不要办孤儿院?
他说:要。
我说:要不要办医院?
他说:要。
我说:你拿钱来。
他拿不出来,不说话了。
我说:人家办得好,我去投资,没有错。他办的现成事业,我拿一点钱去投资,就变成我有股份在其中。他办的就是我办的,自他不二,何乐而不为?我不必操一点心,他就已经办成功了,我投资没有错误。
心量太小,妄想、分别太严重,怎能作佛?不但佛做不了,烦恼也断不了。天天在生烦恼,天天在苦难中过日子。佛经上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连个基督教、回教、印度教都不能包容,你还能包什么虚空法界?我们要学佛拓开心量,认知世间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国家、任何人做的事业,只要是对社会众生有真实利益,就是我应做的,我必须全心全力去帮助他们。
最近在新加坡,回教要买一个校址。他们办了一间学校,办得很不错,但校址是租的,现在屋主愿意卖,他们钱不够,来找我。我跟李木源居士商量,集合九个宗教共同来筹款,结果成绩很可观。他们原本希望我们帮他筹七十几万,但这次筹款竟超过了一百万!九个宗教统统都帮助他们。社会福利事业是我们共同的,不要分彼此,不要分国土,不要分族群,不要分宗教,大家都是一家人,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
所有宗教的根本,就是仁慈、博爱,所有宗教的共同目的,无非是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转凡成圣而已。我们有这样的认知,就叫正知正见。世界所有宗教都是一家,我们佛门的宗派,当然更是一家。《金刚经》告诉我们: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如果我们赞叹自己的法门,轻视别人的法门,这就犯了自赞毁他戒。把这个戒律引伸,把意思扩大,我们要是诽谤别的宗教或族群,也算犯了自赞毁他戒。佛菩萨都是尊重赞叹别人,自己谦虚卑下。佛这样教,我们应当这样学才对。如果佛教的是一套,而我们做的又是另一套,我们就背师叛道,就有罪了。
【经】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
这句是本经最重要的开示,不仅是释迦牟尼佛教导一切天人大众,同时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根本法门。教化的对象,可以说圆圆满满地包含了十法界的有情众生。我们对这段开示要特别认真思惟和学习,果然能把它落实在生活中,这一生何愁不成无上道?
念佛的同修都知道,念佛法门叫易行道。所谓易行道,是和其他法门相比而言。可是,你如果把它看得太容易,就误会了,因为实在讲,念佛法门并不是很容易。净宗法门,是依念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些人不大喜欢听到往生,我们于是换个名词,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大家就欢喜了。
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条件是信、愿、行三资粮。行就包含十善业道,大家往往疏忽了这点,以为行仅老实念佛即可。佛号如果不能与十善融成一片,不能往生,这就是古人常说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
世尊在经教中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西方世界是至善圆满的境界,人、物、法皆善,没有分毫不善夹杂,所以我们如果不认真努力修善,念佛不能往生。这是净宗同修要特别留意的。如果有人不想往生,仅仅希求在一生当中得到殊胜的人天福报,还是要从修善积德做起。
菩萨有一法:不多,多了我们没法子学,一法就很简单。这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一切诸恶道不仅指地狱、饿鬼、畜生。六道若与十法界比,六道还是恶道,十法界若与一真法界比,十法界也是恶道,所以恶道是相对的讲法。恶道详细的意思,是天台宗智者大师所说的:百界千如。智者大师告诉我们,每一法界中都有十法界,换句话说,每一法界都有诸恶道苦。但在此地,恶道尤指三恶道。
【经】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
佛在此地教导我们: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你的心善、念头善、行为善,决不会造作恶业,当然也就能够永离一切恶道苦。
【经】令诸善法念念增长。
这就是积德修善、积功累德。这一句话,佛家、道家、与儒家都说,是过去中国三教共同的理念。
【经】不容毫分不善间杂。
这是我们要特别留意的。我们修行,知道要断恶修善,但为何功夫不得力?为何每天还在烦恼中过日子?多数同修没有认真作反省,只会怨天尤人,这不能解决问题。问题出现时,聪明的人决定会把症结找出来,然后把它改正,这样问题才能解决。我们修行的症结,就是在修学善法当中夹杂不善。
祖师们讲经时常常比喻:杯子盛著甘露醍醐上好的饮料,可是里面夹杂了一点点毒药,喝了不但不能养生,还要送命。我们今天修学一切善法不能成就,就是夹杂了不善。一定要懂得改正过来,决定不容许再掺杂不善。不善的念头就是自私自利,不善的思想就是贪、嗔、痴、慢,不善的事就是杀、盗、淫、妄,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夹杂这些,就是我们的致命伤。
今天,在这讲堂中的同学,无论你是老修行,或是第一次来听讲的,你能在这里坐上两小时,把经听完还不想离开,佛在经上说,你是善根深厚之人。什么叫善根深厚?你的善根不是这一生种的,而是多劫之前就已经修学佛法,并且生生世世都在培植善根。佛在《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阿阇王子与五百大长者,听了释迦牟尼佛介绍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非常欢喜,每个人都发愿我将来成佛时,也要像阿弥陀佛一样。佛看了很欢喜,并告诉大家,他们这帮人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由此我们就能体会到甚么是善根深厚。
我们在座的同修,大概都有这么厚的善根,过去生中曾供养过四百亿佛。而供养超过四百亿佛的善根之人,更大有人在!是哪些人?听了这部经后,立即发愿要求生极乐净土,亲近阿弥陀佛的人。阿阇王子只发愿将来成佛时和阿弥陀佛一样,还没有立即发愿求生净土,所以他们的善根远远比不上我们。
为什么我们无量劫来遇佛、闻法、修行没能成功?原因就是夹杂不善。这个问题严重!夹杂不善的根,就是自私自利,自己的利益不肯放下。只要与自己的利害有冲突,佛陀的教诲就忘得一干二净,烦恼习气完全现行,这是夹杂著大量的不善,不仅是毫分,我们不能成就的原因就在此地。这一生中,如果真想得生净土,亲近弥陀,我们决定要从根拔除不善,决定没有自私自利,决定不沾名闻利养,决定不起贪嗔痴慢,晓得这些对我们只有害处,没有好处。
看到别人做好事,我们生欢喜心和赞叹心。好事就是对社会、对一切苦难众生有好处的事。我们如果有力量,要全心全力帮助他们,成人之美,决定没有嫉妒。如果看到别人做好事,我们生嫉妒,或看到别人有成就,怕别人超过我,我们障碍他,你就夹杂不善。你若夹杂不善,那就跟过去生一样,这一生不能成就,只是在善根中再加一点而已。什么时候你不再夹杂毫分不善,你就成就了!
我二十六岁初学佛时,第一部看的经是丁福保居士著的《六祖坛经笺注》。我看了很欢喜,非常佩服惠能大师。惠能到黄梅礼拜五祖忍和尚时,忍和尚问他:你到这地方来,想求什么?他说:我来求作佛。这就不是普通人!你去打听问问,普通人到寺庙中烧香拜佛,求什么?都是求平安、求发财、求升官这类的,从来没听说过来求作佛的。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惠能既然求作佛,真的就作佛了。五祖遇到这样的学生,非常欢喜!但是佛门中也是龙蛇混杂,良莠不齐,嫉妒障碍在所难免。真正的一个特殊人物,免不了要遭人嫉妒,所以五祖就用个障眼法,把他当作一个普通人,说:好!你到槽房去做工。打发他到厨房做粗活,分配舂米劈柴的工作给他。惠能接受了,掉转头要走的时候,又跟五祖说了一句话: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如果我们今天遇到祖师,一定和祖师讲:弟子心中常生烦恼!惠能常生智慧,我们常生烦恼,这就是善根福德之不同。
如果你的善根福德现前,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常生智慧,不生烦恼,你这一生中唯一的愿望是作佛,与诸佛一样广度苦难众生。现在我们总算搞清楚了:修行之不能成就,就是夹杂不善。
净土法门的善恶标准,是依《无量寿经》第三十二到三十七品。这段经文,世尊以无尽的慈悲,将五戒十善的形相,修学的方法,以及业因果报,说得很详细,所以我们选这段经文作为晚课。
净宗的早课不念楞严咒和十小咒,因为念这些咒语依旧打妄想,依旧夹杂,不能得利益。古人能得益,现在人不能,所以课诵不能不改。我选了《无量寿经》的第六品四十八愿作为早课读诵的经文。读这段经文,是要学阿弥陀佛的心愿,使我们的心同阿弥陀佛,愿也同阿弥陀佛。晚课念第三十二到三十七品,五戒十善这段经文,是让我们认真反省:佛讲的教诲,我这一天做到了没有?佛教我应做的善,我有没有做到?佛教我不可以做的恶,我有没有触犯?早课是提醒自己,晚课则是反省和忏悔。要依照佛的教诲改过自新,天天求改进。
改正错误就是进步,务必要天天改进,把我们的不善减少。断除当然不容易,但是一定要减少。年年减少,月月减少,天天减少,果然真干,十年、八年后,就不再夹杂毫分不善。功夫有成,不但不善的言行没有,不善的念头也没有,丝毫的不善都没有了。这个时候,你自己就晓得,念念行行之中,都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你能感受到诸佛的护念。像慈母爱护儿女,儿女知道母亲真爱我,母亲真喜欢我,你就能明显的感受到诸佛的爱护。
我们今天没有法子感受,是因为夹杂了不善,所以产生了障碍。这些话说来容易,做起来却相当困难,但这种难度可以克服。佛讲:登天难,求人难,我们想生天不容易,求人也不容易。但是,不夹杂丝毫的不善,既不是登天,也不是求人,而是自己的事,只要自己真正发心,肯克服自己的妄想杂念,就可以做到。果然做到,就超凡入圣,善法就念念增长。
【经】是即能令诸恶永断。
诸恶是恶道的苦因与苦缘,因与缘都断掉,恶的果报就消失,离苦得乐就现前。所以,佛教我们断除恶因与恶缘的教学理念,符合现代人所谓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佛法不但不违背科学,而且超越科学多多。
【经】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
恶道苦断了,善因与善缘成熟,善果当然现前,就是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诸佛菩萨及余圣众在哪里?原来就在现前。佛在经上常说: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于是,你心目中看到的芸芸众生,原来皆是诸佛菩萨圣众。也许你听不懂,很难转得过来。前面,佛在这部经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你的心想达到纯善时,一切境界都随之转变,诸佛菩萨就在眼前。从前,心中夹杂不善,怎么看都看不出来,现在,丝毫不善都拔除了,就愈看愈明显,诸佛如来与诸上善人确实是同聚一会。
说到究竟处,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是佛陀随顺俗谛而说的方便语,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才是真谛。我们要把毫分不善拔除才能见到真谛,如果还掺杂不善,就见不到这个境界,只是听说而已。我们要问,有没有人见过这种境界?宗门与教下都有。禅宗《景德传灯录》和《五灯会元》的公案,以及教下的祖师大德传记,我们就能体会,他们真的做到了,真的契入这个境界。我们自己好好努力,加一把劲,也能在现前契入这个境界。
诸位要晓得,在今天,能契入祖师大德所契入的境界,我们的戒、定、慧功力,其实超过他们很多!何以见得?这些祖师大德们,如果生在今天的社会,未必能契入。今天的大众,烦恼习气比过去的人重了不知道多少倍,而外面五欲六尘的诱惑,也加了千万倍,诱惑力太大太大了!在这种环境中,你还能觉悟,还能不掺杂丝毫不善,你的功夫肯定比他们高。所以,你在现前这个世间,能契入境界,古来的祖师大德没有不佩服、不赞叹、不尊重你的。我们要好自为之,决定不随顺自己的杀盗淫妄、贪嗔痴慢等烦恼习气,决定要随顺佛陀的教诲。学佛没有别的,就是学佛的存心与行为。
【经】言善法者,谓人天身。
学佛的同修和许多宗教的信徒,都承认人有前生和后世。在外国,他们用催眠术,让一个人在催眠状态中说出他的前世,有从人、畜生、还有别的星球上投胎来的,有许许多多的记录,所以其他宗教的神父、牧师、传教师也都肯定,佛法讲的六道轮回是真的。我们要修善法,来生才能得人身。善法中掺杂少许不善,大概百分之十以下可以,超过百分之十的不善,人身就得不到。就像醍醐,前面比喻过了,掺杂一点点毒药,如果量很微小,吃了固然有害,但还不至于送命,来生还能得人天身。
【经】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
菩提是梵语,意思是觉悟。声闻是阿罗汉,独觉是辟支佛,这两种都属小乘,已超越六道轮回,不再夹杂见思烦恼。声闻和独觉的见思烦恼虽然断尽,却还掺杂无明烦恼,无明烦恼我们无法觉察,更无法理解和想像,因为无明烦恼极其微细,只有佛能知道。无上菩提是菩萨和佛所证得的。从人天一直到作佛:
【经】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
这三句十二个字,我们要牢牢的记住,不能忘记。我们成就人道,成就天道,成就小乘,成就菩萨,乃至于成就佛道,都是依靠这个方法为根本,可见其重要性。
【经】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
永离两个字是一直贯下去的,即永离杀生、永离偷盗、永离邪行,直至永离邪见。
第一条是永离杀生。杀生是最严重的恶,不但不能有杀生的行为,伤害众生的念头都不能有,我们的心地才纯善。别人毁谤我、侮辱我、伤害我,甚至杀害我,怎么办?《金刚经》上有一个公案: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的肢体。这是伤害到极处,不但要你的命,还不让你好死,把你的身体一片一片用刀割下来,淩迟处死。菩萨怎么样?一点怨恨心都没有,完全没有他不对,我对的念头,绝对没有怪他,纯以纯善之心处之,所以这是忍辱度的圆满相。
在修行过程当中,我们一定会遭遇到类似以上之事。如果遭遇到时,你就恨他:我好心对他,他这样对待我,我将来要报复!那你还搞轮回,不能成就。如果像忍辱仙人一样,一丝毫恶念都不生,你就成佛了,你就不会在六道。我们是觉悟的人,晓得那一些伤害、毁谤、侮辱我们的人,还在迷惑颠倒。觉悟的人如果还要和迷惑颠倒的人计较,就是我们的过失,他们没有过失。他们对我们的毁谤、侮辱、陷害,和种种障难,我们看到了要点头:做得不错,正常的!他们若能不这么做,就不是凡夫了。所以,我们看他们看得很清楚,他们看我们就不清楚了。我们学永离杀生,就要学忍辱仙人。忍辱仙人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详细记载在《大涅槃经》。
今天,看到小的蚊虫蚂蚁,你还能伤害它们吗?许多同修为这事烦恼:家里蚊虫、蚂蚁、蟑螂一大堆,怎么办?你如果以真诚、慈悲心对它们,它们自己会离开。我在丹斯里李金友的山上吃晚餐时,他跟我说:山上种菜,初种时小虫很多,也来吃菜。农夫随它们吃,绝对不赶它们走。它们也是众生,也需要饮食,来吃一点,我们欢喜布施,决定不起一点恶心对它们。这个情形逐年减少,现在已很少,不晓得那些虫跑到哪里去了。这证明有感应。不能杀,愈杀愈多,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过去几千年来,农夫种植农作物,并没有用农药,收成也不错。农药发明之后,病害虫只有增加,没有减少,而且这些病害虫对农作物的抵抗力逐年加强,杀之不尽。何必与众生结怨仇?所以,永离杀生是最正确的观念。我们不能说它是害虫就可以杀,凭心而论,动物之间,最大的害虫是人类,你们想想,对不对?所以,我们一定要觉悟,要听从佛陀的教诲,把杀的念头断掉。不但不杀,恼害众生都不可以,绝不可以令众生因我而生烦恼。我们的忍辱波罗蜜要从这个地方成就。
第二条是永离偷盗。偷盗的范围非常广泛,佛在经中和我们说明,偷盗是不与取。有主之物,主人没有答应,你把它拿来用,就是偷盗。日常生活当中,这些不善不胜枚举。我以前跟随李炳南老居士十年,他当时在奉祀官府服务,职务是主任秘书。他每次领公家信纸信封,一定向奉祀官孔德成先生报告:我领信纸信封,我私人写信时也要用。
孔德成先生听的次数多了,说:你怎么这么啰嗦!
他说:我用公家的信纸写私人信,如果没得到你的答应,我就犯了偷盗戒。我一定要与你说明,你点头答应,我才敢用公家信纸写私人信。
今天,寺庙也印有信纸和信封,出家人拿去写私人信,有没有向住持方丈报告:我要拿来做私人写信用?如果没有,就犯了偷盗戒。这就是你的修善中夹杂不善。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更容易犯。寺庙的电话也是公家的,拿这个电话跟朋友聊天闲谈,也犯盗戒。偷盗道场东西的罪,《地藏经》上有明文:窃盗常住物,三世诸佛都不能救。我常劝导大家,打电话要长话短说,多一句不如少一句,少一句不如不说。别人打给你,可以,那是他们付费,不是常住付费。我们打出去,常住就要付电话费。我单单举这两个例子,其他的可以举一反三。
常住物一定要爱护,因为爱护常住物是惜福。糟蹋常住物,你出家就一生都没福报。为什么?福报都在这里流掉了。佛家常讲: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谚语又说:地狱门前僧道多。我们想到这些话,毛骨悚然!所以,我决不劝人出家,出家如果不如法,就到地狱去了。不出家不堕地狱,出家堕地狱。所以劝人出家,就是把人拉到地狱去,害惨了人!这是最不道德的。李老师当年在世,只劝人皈依,不劝人受五戒。为什么?我劝你受戒,你要是犯了戒,我也有过失。戒是要自己真正发心受持。如果想想这个戒条我做不到,那决定不可以受戒。实在讲,我们只可以劝人学佛,劝人三皈依都有问题。为什么?三皈依是要你自己发心的,三皈要是搞错了,麻烦多!他皈依某个法师,皈依某个道场,这位法师是我的师父、那位不是我的师父,这是我师父的道场、那不是我师父的道场,起严重分别,是破和合僧罪,要堕阿鼻地狱。
不偷盗,最简单的说,就是决定不可以占别人分毫的便宜。古德讲得好:吃亏是福。我们要学吃亏。占便宜是罪过,要把占别人便宜的念头断尽。
第三条是永离邪行。邪行指淫欲。在家菩萨不邪淫,出家人永断淫欲。此地永离与永断是同一个意思。
第四条是永离妄语。妄语是说假话,欺骗众生。对人没有实话,这个毛病习气是无量劫带来的。尤其现在的社会,妄语已成风气。现在的法律,常常讲到保障隐私权。保障隐私权当然要打妄语,不打妄语就不能隐私了,这是世法的标准,与佛法标准很不同。私总有不体面或者不光明的一面,佛法中决定没有隐私。佛法完全透明,光明显耀,大公无私。我们如果想在这一生成就道业,一定要永离妄语。
可是,佛法自始至终,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佛经中有例子:猎人追一只兔子,兔子跑到一个三岔路口,逃走了。你正好在这个地方看到,猎人问你:我刚才追的兔子从哪边跑了?这个人如果不妄语:从这边走了。这只兔子被他追到,命就没了。这个时候,可以打个方便妄语,说:兔子从那边走了。猎人就永远追不到,你这个妄语是救了两条命。这种妄语在佛法叫开缘,不是破戒。每一条戒律都有开、遮、持、犯,要有智慧通权达变,晓得什么状况之下,怎样做是正确合理的。
你若不懂这些方法,就守住一个原则:决定利益众生,决定不害众生。说兔子从那边跑了这句假话,其实救了兔子和猎人两条命。猎人虽然起了杀生的念头,但毕竟没有杀生的行为,因此不会堕恶道。两个人都救了,这是一件善行。凡是对社会、对众生有利益的,这个妄语叫开缘。
第五条是永离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斗乱两头,决定是过失。叫人家父子不和、夫妻不和、兄弟不和、朋友不和,在社会上叫人家君臣不和、国与国不和,这个罪就更大。如果挑拨演变为战争,这个两舌罪决定堕阿鼻地狱。如果两舌破坏道场,罪过就更重。《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中有例子:两个法师讲经,讲得不错,听众很多,信徒对法师很恭敬,供养很多。别的出家人看到就嫉妒,于是造谣生事,挑拨间离,使听众对法师丧失信心,把这个道场破坏了。挑拨间离的出家人堕阿鼻地狱,以人间的时间计算,在地狱中一千八百万年。我们必须知道,人间与地狱有很大的时差,人间一千八百万年,在地狱的感受是无量劫。看到别人得恭敬利养,自己感到难过,无非是嫉妒、愚痴。造这种罪业,就要受这么苦的果报。
第六条是永离恶口。恶口是说话粗鲁。没有礼貌,出口伤人,容易得罪人。
第七条是永离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欺骗众生。这些口业,在今天的社会,几乎很少人不犯,所以天灾人祸绵延不断。如果我们稍稍留意,从资讯中做个统计,你会发现,现在这个世界的灾难频率不断在上升,而每一次的灾难都比以往严重。什么原因?众生造作种种不善业感得来的。
有几位台湾比丘尼问我:法师,台湾中部佛教非常兴盛,为什么会发生九二一大地震?我告诉她们:台湾中部我看过。在没出家前,我在埔里住过半年,跟忏云法师住茅篷。那个时候,埔里确实是台湾的福地,建茅篷的那座山非常秀丽,一般人讲是好风水。可是,几十年后,那座山建满了寺庙,大概有二、三十间。大家讲佛法兴盛,可是仔细看看,是怎么样?每间寺庙都彼此不相往来,都不择手段的拉信徒,都说:我这里好、他那里不好,自赞毁他。而且,那座山没有整体的规画,变成了乱坟岗,把风水完全破坏了。大地震从那里发生,必有原因。李炳南老居士过去常讲:有庙无道,不能兴教。庙盖得虽多,却没有道。虽然是出家人,却没有舍弃自私自利,没有放下名闻利养,依旧搞贪嗔痴慢。不善的业,感得不善的果报,怎能怨天尤人?
我又举了一个例子。忏云法师也在那儿,听说大地震时,他没有事。他的庙为什么平安?老和尚虽然很少讲经说法,但还是有修行,值得我们尊敬和赞叹,所以护法龙天还是保佑。种善因,得善果,不善的因,必有不善的果报。老老实实,规规矩矩,果报的对比就非常明显。
最后三条是永离贪欲,永离嗔恚,永离邪见。这是最重要的。身恶和口恶都由意恶主宰。我们心念善,身、语当然善,如果心念不善,想不造口业或不犯身业,就太难太难了。所以,最重要的是意业。修行的意思,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行是我们的生活行为,修是修正。我们的生活行为有了错误,把错误修正过来,就叫修行。这十条善业就是教我们修行的方法。永离杀生、偷盗、邪行是修正身业的错误行为,永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是修正言语的错误行为,永离贪、嗔、痴是修正心地的错误行为。宗门与教下的祖师大德教我们修行要从根本修。根本是意业,即贪欲、嗔恚、邪见。
第八条是永离贪欲。欲是欲望,世间人都贪,不晓得利害。佛在经论上千叮咛、万嘱咐: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一条不断,就叫你下地狱,五条都有,你就永远不能离开地狱。我们在生活上,不能离开财色名食睡,但是必须明了它们的副作用之大,面对它们时要有极高度的警觉,不能为它们所害,决定不可以起贪恋之心。佛菩萨示现在世间,也要穿衣吃饭,但穿的是什么衣?最简单的衣服,能够蔽体、御寒、保暖就可以了,绝不贪求它的质料样式。
在佛门,出家人穿的红袈裟中,还绣著「万寿万福等字或佛菩萨像,很容易增长贪心。这种服色在古时候有,但决不是法师自己做的,也不是信徒供养的,是皇帝对法师尊重,钦赐。要穿,也只是偶尔在大典礼当中,穿给皇帝看,不穿的话皇帝会不高兴。如果不是皇帝要参加大典,决定不穿。现在出家人自己做的服色,追求好看,这是贪欲还没能断。韩瑛馆长在一九九七年往生之后,我从此就不再用黄海青和红袈裟。穿咖啡色的二十五条衣,我大概是第一人,在僧服店做衣时,还没有人做过。我想到这点,是因为佛在经论中教导我们,出家人应穿染色衣。染是红、黄、蓝、白、黑五种正色混合在一起。单色代表一个族群,染色则代表多元文化,在前面已经讲过。
第九条是永离嗔恚。不合自己的爱好,往往就起嗔恚心。悭贪堕饿鬼,嗔恚堕地狱,贪再加上嗔,后果严重。
第十条是永离邪见。邪见就是愚痴。违背真理,违背事实真相,见解都是错误的。愚痴很难辨别,所以我们一定要常读圣贤书,接受圣贤的正知正见教诲,才能永离愚痴。
在这部经中,这十个纲目,都有各自的修学细目与因缘果报。不论宗门教下,显教密教,这部经是共同科目。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统统都要修学。违背这部经典,就决定不是佛弟子。
以上这段经文,是我们修行的精华,希望诸位能把它背熟,常常检点自己的心行,我们才能回头,真正转恶为善、转迷为悟,最后达到转凡为圣的殊胜果报。
版权所有:金刚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