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佛学的思想传统中,“佛性”一般解释为佛陀的状态或成佛的依据。早期佛学文献中较少探讨佛性问题,根据《究竟一乘宝性论》,汉译“佛性”一词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指佛界,即佛的界性,或可称为如来的本质体性。二是佛种性,以此来区别印度传统的种姓制度,三是佛藏(如来藏),比喻众生皆有尚未成就圆满的成佛因子,就像胎儿尚在母亲的子宫当中一样。
《六祖坛经》中的佛性主要用来强调离开一切语言名相的分别。在《坛经·行由品》中,惠能引用《涅?经》称:“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在《坛经·忏悔品》中又云:“除真除妄,即见佛性。”
在《坛经》中惠能初见五祖弘忍时,师徒二人有这样一段对话:“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惠能的时代,岭南虽然在传统上被视为蛮夷之地,但北方移入之人已大为增多,汉化程度不断增加,与北方的联系也日益紧密,然而北方人对岭南居民的歧视却依旧盛行,而惠能自己又是“严父本贯[3]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因此对惠能这样从北方迁来却又被视为南蛮的人而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坛经·疑问品》)的思想或许就有更大的影响号召力,惠能一系的禅宗思想在岭南兴起、于当地受到欢迎,客观上可能也与这样的历史背景有关。
版权所有:金刚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