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镇江金山江天禅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简称金山寺或江天寺,始建于东晋明帝时。初名泽心寺,唐朝时改为金山寺,北宋宋真宗将其改为龙游禅寺。1687年康熙皇帝到金山寺游玩,看到金山四面环水、顶天立江,于是就把金山寺改名为江天禅寺。1948年发生火灾,大雄宝殿和藏经楼毁于一炬。1949年后,政府几次拨款修整寺院,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寺院进行了全面修缮。1985年动工重建大雄宝殿,1990年建成并举行了大殿落成及佛像开光仪式。金山江天禅寺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金山江天禅寺不仅是佛教活动场所,还是镇江市著名的旅游胜地。金山是水陆法会的起源地,江天禅寺自开放以后非常重视僧才的培养工作,创办有金山佛学院,重在培养学僧字正腔圆的唱练,熟练掌握水陆仪轨。
[寺院胜景]
金山江天禅寺打破寺院坐北朝南,分三路的布局,大门西开,正对江流,布局依山就势,使山与寺融为一体。金山之巅矗立着慈寿塔、江天一览亭、留玉阁;大、小观音阁围绕山顶;七峰亭、妙高台、楞阁台等环绕山腰;法海洞、仙人洞、白龙洞等镶嵌山壁;大雄宝殿旧址、天王殿、藏经楼、念佛堂、方丈堂依傍山顶:各种建筑以曲廊、回檐和石级相连,形成楼上有塔、楼外有阁、阁中有亭的“寺裹山”的奇特格局,集中体现了唐、宋、元、明、清各朝建筑的艺术精华,被称之为“绝胜的金山”。 江天禅寺的建筑开创了一种盛极一时的建筑流派,北京颐和园的万寿山,承德避暑山庄的“天宇咸畅”,以及扬州瘦西湖的“小金山”等都借鉴了江天禅寺“山被寺裹”、“塔拔山高”的建筑艺术。
金山江天禅寺自东晋至今,历经沧桑,屡有兴废,曾用名江心寺、泽心寺、龙游寺等。1948年发生火灾,大雄宝殿和藏经楼毁于一炬。1949年后,政府几次拨款修整寺庙,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金山江天禅寺重新交给佛教团体管理,对寺庙进行了全面的修缮。在慈舟方丈带领下,1985年动工重建大雄宝殿,1990年建成并举行了大殿落成及佛像开光仪式。新建的大雄宝殿既保持了佛教寺庙的建筑特色,又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歇山重檐,飞椽斗拱,雕梁画栋,坚固庄严。红色廊柱,黄色琉璃瓦,内外是精美的彩绘。把殿堂内外装饰得金碧辉煌。内供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三尊大佛,仪态安详,端坐在正中的莲花座上。两边是十八罗汉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大佛背后是巨大的海岛塑像,十方三世佛、菩萨、护法诸天隐现其间。海面上有十八尊者像,海岛观音独占鳌头,两侧侍立善财、龙女,法像庄严。大殿正中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大雄宝殿”金字匾领。
寺内还有天王殿、伽蓝殿、祖师殿、华藏楼、枕江楼、观澜堂、永安堂、海岳楼等主要殿堂,还有大彻堂、三禁堂、玉鉴堂等。最引人注目的是金山之巅的慈寿塔。
慈寿塔最早建于南朝齐梁时代,原为两座宝塔,南北相对而立,后倒坍。宋哲宗元符年间(1098-1100年)建成一座八角七层塔。明朗隆庆三年(1569年),明了法师重建,清同治、光绪年间加以修葺。现存的塔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修建,砖身木檐,仿楼阁式,七级八面,每级四面开门;在楼梯盘旋而上,每层有走廊和栏杆可凭栏远眺,面面景色如画。东面焦出如碧玉浮江,南面长山葱葱郁郁,西面的金山鱼池波光粼粼。北面的瓜洲古渡在烟波中若隐若现。
金山还有法海洞、白龙洞、朝阳洞和仙人洞“四大名洞”。其中法海洞最为有名,洞中供奉着法海和尚的石像。法海俗姓裴,是唐宣宗远相裴休之子。他初来金山时,寺庙倾毁,杂草丛生,半山崖有一条白蟒蛇经常出来伤人,百姓不敢上山烧香。法海勇敢地与白蟒斗法,将白蟒赶入江里。他燃指一节,立志修复古刹。在僧徒和周围群众的支持下,法海修庙盖屋重续香火,被称为“开山裴祖”。法海圆寂后,弟子们在他坐的石洞里雕了这尊法海石像供奉他。
民间有法海和尚自恃神通广大,干涉青年婚姻的传说,《白蛇传》使法海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它的传奇色彩反而掩盖了作为金山江天禅寺祖师、一代名僧的本来面目。
[当今住持]
心澄法师,1963年生,江苏东台人。1983年出家。中国佛学院研究生毕业。历任金山江天禅寺监院、金山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镇江市佛教协会会长、焦山定慧寺方丈、金山江天禅寺住持。著有《佛教艺术初探》、《佛教伦理道德与社会公德初探》等。
[交通通讯]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金山路62号
邮编:212002
电话:+86-511-5511580
网址:www.jsfjw.com/jtcs/index.asp
版权所有:金刚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