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华严经最好的注解

发布时间:2024-11-11 04:22:55作者:金刚网

大方广佛华严经等七个字,是一经的总题,题中有通有别,大方广佛华严六字,是本经的别题,别限于此经故;经之一字是通题,通于佛所说的一切经故。严格的说:别题只是‘佛华严’三个字,‘大方广’亦是通题,因为通于圆觉等经故。

本经的名题,在人、法、喻、三单三复具足一的七种立题规则中,是以人、法、喻三种立题。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喻。唐朝清凉山澄观国师,于其撰述的华严疏钞中,直释此经的总题言:‘极虚空之可量,体无边涯大也;竭沧海之可饮,法门无尽方也;碎尘刹而可数,用无能测广也;离觉所觉,即万法之幽邃,佛也;劳敷万行,荣耀众德,华也;圆兹行德,饰彼十身,严也;贯掇玄妙,以成真经之彩,经也。’读此可知,本经穷理尽性,彻果该因,理行无尽,位冠群经,实是佛一代时教中,至圆、至极、至顿之大法。

‘大方广’三个字中的大字,是指佛所证的法身,亦即是一切众生本具的理体。此法身理体,广大周遍,何止体大、相大、用大,而且是果大、因大、智大、教大、义大、境大、业大。同时非对小而言大,或先小后大。若是对小言大,则非真大;若是先小后大,亦非本大。由于法身理体,法尔天然,不假修成,常遍常圆,不可思议,如圆觉经言:‘觉性遍满,圆无际故。’是名真大,本大,亦名理大,是从体立名。

‘方’是方所,是法则。众生本具的法身理体,法尔天然,竖穷三世,横遍十方,无所不在。如水之在地,能资生万物;如电之在空,运用自在。故圆觉经言:‘圆觉流出,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以其法门无尽,理性周遍,因名之为方,是从相立名。

‘广’是多博义,众生本具的法身理体,性具一切法,十法界依正色心,圣凡因果,无不包含。故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十法界因果,妙用无穷。如圆觉经言:‘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意思是说:四圣六凡,一切因果,原本皆由众生本具的觉性所现,因名为广,是从用得名。

体是心性之体,相是心性之量,用是心性所具。心性之体是中谛理,统一切法,故名大。心性之量,是真谛理,泯一切法,故名方。心性所具之用,是俗谛理,立一切法,故名广。此是以心性解释大方广的含义。

若以佛法解释大方广三个字,则大字是指心性的本体,法尔天然,离过绝非,清净无染,是佛所证的法身德;心性之相,量周沙界,竖穷横遍,无所不在,是佛所证的般若德;心性之用,具足万法,潜兴密应,妙用无穷,是佛所证的解脱德。

可知大方广三字,在众生的立场说:是指众生本具真如自性的体相用三大;在佛果说:是佛所证的法身,般若,解脱三德;若在修证方面说:则方广是如来十二分教之一,代表大乘经典。菩萨秉佛大乘的教法,理解本具的理性,集广大的愿行,证广大的佛果。教、理、行、果,能行所行,能证所证,无不极其广大,因名大方广。

太虚大师说:大方广是八地以上的菩萨及佛所证的心境。因为八地以下的菩萨,根本智及后得智都未能同时现前,虽方广而不名大;八地菩萨,虽然能够二智同时显现,事理双证,但仍然限于妙观察智;必须八地以上的菩萨,乃至佛果,始能镜智圆明,证理究竟,若性若相,无不周遍。以其尽法相之量,因名方广;以其同时即为法性之体,因而名大。此经是以菩萨极地之普贤行愿,显毗卢如来之圆满果海,所诠正是由圆因所显圆果之大方广法,因此,立名:‘大方广’。

华严经最好的注解

‘佛’是觉义,觉义有三:本觉、始觉、究竟觉。菩萨由于自觉本觉之理,而起始觉之智,自行化他,二行圆满,觉悟究竟,名之为佛。故凡是能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皆可以名之为佛。

天台宗观行疏,依据众生本具的佛性,及菩萨修证的位次,立六即佛名。大意是:菩萨因中修行,亲近善知识,得闻本觉清净本然,圆明遍照之理,是名理即佛。

因而激发始觉智,开始觉知众生本具的佛性,理性平等,只因妄想无明为垢,不能证得;若除妄念,即如如佛,是名字即佛。

华严经最好的注解

既知本具佛性,理当作佛,自应据理起行,勤修戒定慧,念念反观自性,由戒定慧力,内伏烦恼,外止攀缘,是观行即佛。

由观行位,加功策进,觉久功深,进入十信位,断见思烦恼,伏无明惑,仿佛见佛性,名相似即佛。

十信位满.步步高升,经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诸位次,渐断无明,证法身,所谓:‘无明分分断,法身分分证’是分证即佛。

华严经最好的注解

若从等觉位,断最后一品无明,进入妙觉极果,究尽诸法实相理,圆证无上菩提,名究竟即佛。

以上就是华严经的一些注解了,其实华严经书属并不重要,只是华严宗将这部经书奉为立宗之经而已,只要我们修行的时候多让自己去思考经文的含义,那么我们就能够从中得到感悟,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去生活的。以上只是作者对文章的一些理解,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还望海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