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佛教的人生观

发布时间:2023-08-01 11:48:02作者:金刚网

佛教的人生观

  一、人生问题的意义

  人生观,是我人对于人生的价值,意义,和个人立身处世的态度的一种看法或见解。谚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各人的环境感受的不同,所以对人生的见解亦各异。譬如说,有人认为人生快乐,有人认为人生痛苦。有人积极进取,有人消极悲观。这些,究竟孰是孰非呢?我们是及时行乐,尽情享受呢?还是悲观厌世,追求解脱?我们是努力进取,发奋创造呢?还是凭天由命,得过且过?

  再进一步说,生命由何而来,往何而去?生命的价值何在,意义又何在?难道说一个人竟是无缘无故的生到世间,昏昏昧昧的度过一生,然后三寸气绝,一切断灭吗?生命如果当真如此,则生命还有什么意义?人生如果仅祇为了享受,或终生充满痛苦,则生命还有什么价值?关于这些,多少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都想找出一个答案,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并且都没有说出它的究竟来。

  进化论者说,人是猿猴进化而来的。高级动物既是低级动物进化而来,也就难怪唯物论者亦高呼优胜劣败,适者生存,因而导致出人类斗争杀伐的悲剧了。

  某些宗教家说:人是上帝创造的。人的生命若是上帝创造,人的穷达祸福若是由上帝或其它神祇主宰,则个人的行为意志尚有什么价值?

  早在释迦牟尼世尊住世之时,印度的思想界有所谓外道六十二见——外道对人生问题的六十二种见解,我们来看看最著名的几位大师,他们对人生问题的看法:

  一、富兰那迦叶——他是一位怀疑论者;他以为人生的善恶,并没有一定的标准,不过因社会习惯而来。因此,社会习惯所谓善恶,未必就是真善恶,所以为善为恶不应有业报。

  二、末伽梨拘舍罗——他是主张宿命论者;他以为人的行为及命运,皆受自然法则所支配,非人力所可如何。所以人若求解脱,祇有听其自然,到了命中注定该解脱的时候,自然就会解脱。因此他主张一切听于命运。

  三、阿夷多翅舍钦婆罗——这是一位古代的唯物论者;他主张人生由四大——地水火风四种物质构成。物质之外,更无生命。人死之后,一切断灭。所以他主张人应追求目前的享受,而排斥一切伦理道德。

  四、浮陀迦旃延——他主张心物二元不灭论,他说人生由七种要素——地水火风苦乐生命——合成,生死仅为七要素集合离散现象,七要素本身并不因此而有生灭。

  这些见解,或为无因论,或为断灭论,皆有所偏,而非中道。千古以来,能说出我人的生死由来,人生的价值意义的,只有释迦牟尼世尊。他以至高无上的智慧,洞见三界有情的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真相;把宇宙人生之谜,作了个圆满的解答。世尊对人生问题作何解释呢?这应先自我人的生死由来说起。

  二、佛性与妄心

  释迦牟尼世尊于菩提树下睹明星悟道之际,世尊云:「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

  世尊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智慧德相是什么呢?原来智慧德相,就是万德万能的佛性。

  佛性又称真性,自性,常住佛性,妙真如性,真如实相等。名称虽然不同,实际上是一个东西。它就是我们各人原具的本性。这种本性,本来就具足万德万能。它灵明洞彻,湛寂常恒,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与佛无二,但由于无始以来,被妄想执着掩蔽了本体,使具足的德能不能显现。这好比一面光明的镜子,蒙上了尘垢,盖没了镜体固有的光明。不过镜面虽蒙尘垢,而其原具的光明并未损减,一旦揩去尘垢,光明依然可以显现。

  人的本性也是如此,本性原来灵明洞彻,万德万能,但因妄想执着,以致起惑造集,轮回六道。这种妄想执着又称无明,无明梵语尾弥,意思是指闇钝之心。闇钝之心并非指我人的肉团心,而是指我人感受、思惟、分别、认识,对境攀缘的妄心。

  事实上,佛性与妄心,智慧德相与妄想执着,原本不是两样东西,但因有了真妄,动静,明闇的不同,所以就有了佛性和妄心的分别。性譬如水,心譬如波。水是静态,水静则明朗;波是动相,波动则昏乱。水是体,体则真实不变;波是相,相则虚幻生灭。这其中虽有动静明闇真妄之别,但在本质上仍是不二的。

  灵明洞彻,湛寂常恒的本性,祇因妄想执着,成为妄心。这妄心,就它的闇钝来说,叫做无明;就它的能障覆自性来说,叫做业障;就它的熏习缠缚来说,叫做习气;就它的动扰不安来说,叫做烦恼。总之,无明、业障、习气、烦恼,都是虚妄生灭,幻化不实的东西。

  关于妄心的作用,大乘义章中有一段说明:「凡夫迷实之心,起诸法相,执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实,故曰妄想。」这就是说,我们万德万能,灵明洞彻的本性,因为妄想执着,而幻生起一种不明的幻觉——无明,这种无明与本来圆明朗照,湛然常住的本性和合起来,相续相牵,熏习不已,便成了阿赖耶识。因此,就使我们原始清净纯真的本性,变成了染净交参的识,这识再因妄想而起概念——佛法上称阿赖耶识中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佛法上称为阿赖耶识中的相分。这样一来,使我们本来灵明洞彻的本性。就因无明而发生变化。好比澄清的水因微风而起了波纹——幻相,这时,本性已因无明的污染而成识,此识中又有了两种分别:一者是由心所生的境——幻相,又称相分;一者是缘其幻相的见照作用——见分。有了相分见分的幻觉后,接着又起了一种错觉——末那识的产生。末那识不知道相分见分同是本性的幻影,因而执着见分为我——我之能见;执着相分为我所——我之所见。如是执着不已,矾缘不息,由这个错觉的我而矾缘,分别,取舍我所有的一切事物——我所爱,我所憎,我所好,我所恶。于是由此中更产生了一种虚妄的想象——意识。意识出现之后,喧宾夺主,不但代有了本性的地位,并把阿赖耶识和末那识也置之脑后。它成了人生——其它有情亦然——的主宰,好其所好,恶其所恶,——去胡作乱为。同时,意识尚有一批助手——眼、耳、鼻、舌、身,五识。借着这批助手的力量,贪图五欲——财色名食睡的快乐,而有贪瞋痴慢疑诸烦恼。由此而造下无量善恶之业。但意识是妄想执着而有,本来幻化不实,当人生四大分离——死亡之际,意识随之散灭,祇留下一个生死流转的根本——阿赖耶识,去承受那因善恶之业所招致的果报。

  阿赖耶识何以是因业受报的根本呢?我们且看下一节的说明。

  三、阿赖耶识

  大乘佛法的法相宗中,把我人这一颗对境攀缘的妄心,分析为八个识,这八识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中的前六识,系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发生。六识中的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五识,祇能了知自己界限以内的东西,不能代表别种识发生作用。而第六意识,则是由前五识所引,助它们发生作用的。譬如眼之见色,祇能了知是色,至于这色是黑是白,则有赖意识的分别计度。耳之听音,祇能了知是音,音之含意也赖于意识的分别计度。所以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此外,意识尚能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沆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即研究到此前六识为止。但在大乘佛法上的分析,尚有七、八二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第七末那识,译为意,但因恐与意识相混,故保留末那的译音。末那识的作用,是执定阿赖耶识中的见分为我,而恒审思量之,所以它的特点,是「执我」和「思量」,因为执我,所以与我痴(因无明故,不自知我相的真理曰痴),我见(执五蕴假合的我为真我),我慢(因我见而有倨傲自高的心理),我爱(于所执我而生之贪爱)这四烦恼常相应不离。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但因它执着自我这一个念头,所以就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就是八识中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又名藏识,它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也是无始以来,生死流转的根本。此识中含有生灭,及不生不灭二义;不生不灭者,是觉,是真如,是本性;生灭者是不觉,是妄心。

  梵语阿赖耶,意为无没,我国译为藏识。称无没者,是因它历劫生死流转,永远不灭坏;译为藏识者,因它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它是一切业力——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一切众生,每有起心动念,或发为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结果受报之前,都寄藏在此识中熏习,所以有能藏义。前七识的心心所法,算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的所熏所缘,故有所藏义。第七识恒执定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我爱执藏义。

  在八识生起的顺序上说,此识最先生起。为诸识之首;但若由末归本而言,则排居第八。此识为识之总体,亦为一切善恶业力之所寄托,故众生死亡后,前七识俱灭,惟有此识受善恶业力之所牵引,在六道中再去投生受报。众生死亡前七识虽灭,但它们的功能仍存在于第八识中,所以受生之后,依然又起惑造业,使业种继续积存,因此阿赖耶识也就在六道中生死流转,永无出头的一天了。

  阿赖耶识如何生死流转呢?这要从佛法上的十二缘起观说起。

  四、十二缘起的生命观

  十二缘起,又称十二因缘,亦称十二有支。这是依因果法则,以开示有情生命三世相续的真相。

  十二缘起,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其中,无明是过去之惑,行是过去之业,由识至受五支是现在苦果;爱,取二支是现在之惑,有是现在之业,生和老死是未来的苦果。这样由惑造业,由业受苦,由苦而复惑,因惑复造业,复受苦,就是有情生命流转的恶性循环。但在这循环中因业受苦的根本,就是上节所说的阿赖耶识。

  生命的来源,由于无始以来本性因染成识,因妄想执着造作之业力寄托于识中,此识复受业力支配,在六道中轮回升沉。因此,我们可以在此说出生命的奥秘,那就是,生命的根本,是阿赖耶识——也就是俗称的灵魂。生命自六道而来,复往六道而去——事实上也无所谓来去,祇是这个识,受着业力的牵引,在这六类众生的生命之流里,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一旦因缘会合,生入人道,那就成了五蕴和合的我。

  其实,识与名色结合的生命,并不一定就是人,不过三界六道,以人为中心,所以我们在讨论生活问题时,亦假设以人为对象。假设说,神识以过去业力之因,生入人道,那么在十二因缘的现在果报上说,就是倒识入胎,与父精母卯结合而成生命。此生命发育至六根具备,出生人间,渐次成长,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昧触法六尘的感触,而有苦乐的感受。这便是十二因缘中的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

  有了苦乐的感受,就会躲避痛苦,追求快乐,此不独于人,动物皆然。既然追求快乐,自然就有贪爱——贪财爱色,争名夺利。然而过份扩张自己,就难免不影响别人。少数人快乐,多数人难免痛苦,痛苦的人为了求得快乐,又不兔再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当然,人群中也有舍己为人的仁人志士,克己安份的善良人民。但人的行为不管是善是恶,起心动意,皆是业种。这业种印入藏识——阿赖耶识中,以业的善恶,支配未来的生命——善者超升,恶者沉沦,一切皆自己造作,没有什么上帝和神祇支配。以上是十二缘起中现在三因的爱、取、有,三支。

  未来之果呢?则由现在之业因,再去受生,再去受报,再作业,再老死,依然在生命之流里,延续无尽。

  今将十二缘起的内容图示如下:

  [size=10]┌无明——本性妄想执着而有之迷惑烦—┐[size=10]┌过去二因┤[size=10] [size=10]├过去惑业

  [size=10]∣[size=10] [size=10]└行——行为造作之业————————┘

  [size=10]∣

  [size=10]∣[size=10] [size=10]┌识——为过去业力牵引,妄生颠倒分别而入胎之识———┐

  [size=10]∣[size=10] [size=10]├名色—五蕴的总名,在母胎中发育的精神与物质之混合体┤

  [size=10]十[size=10]∣[size=10] [size=10]┌五果┼六入—在母胎中发育至六根具备———————————┼现在之苦

  [size=10]二[size=10]∣[size=10]现[size=10]∣[size=10] [size=10]├触——出胎后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感觉—————┤

  [size=10]因┼在┤[size=10] [size=10]└受——由好恶刺激而有苦乐的感受——————————┘

  [size=10]缘[size=10]∣[size=10] [size=10]∣

  [size=10]∣[size=10] [size=10]∣[size=10] [size=10]┌爱——对五欲六尘的贪爱————————┐

  [size=10]∣[size=10] [size=10]└三因┼取——因贪爱而生之执着心———————┼现在惑业

  [size=10]∣[size=10] [size=10]└有——因贪爱执着而造作出善恶之业———┘

  [size=10]∣

  [size=10]∣[size=10] [size=10]┌生——因业力而致未来所生五蕴之身————┐

  [size=10]└未来┤[size=10] [size=10]├未来之苦

  [size=10]二果└老死—诸根朽坏为老,诸蕴破坏名死————┘

  五、业与轮回

  业的梵语是羯磨,为造作之义,我人在思想上,或因思想发之于身体语言的善恶诸造作,俱名为业。佛经俱舍论中说:

  「思及思所作,思即是意业,所作谓身语。」

  中阿含经中说:「思业与思已业」。思业即是意业,思已业即是思而发之于身语的动作。这三者,合称为身,语,意三业。

  业有善、恶、无记三性。善业能招致善果,恶业能招致恶果,无记业既不是善又不是恶,故不感果。

  身、口、意三业,能感果的是善恶二性,这三业善恶的内容如下:

  [size=10]┌身业:放生,布施,净行。

  [size=10]十善业┼语业:诚实语,质直语,柔软语,和诤语。

\

  [size=10]└意业: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

  [size=10] [size=10]┌身业:杀生,偷盗,邪淫。

  [size=10]十恶业┼语业:妄语,绮语,两舌,恶口。

  [size=10]└意业:贪欲,[size=10]瞋[size=10]恚,邪见。

  以上身口意三业,以意业为主。身语二者,皆受意之支配。盖在意念上若无贪瞋痴之意念,行为上则不至有杀盗淫之恶行也。

  关于业,使人颇难于了解,它无形无相,无质无量;但起心动念,皆成业种,且又永不磨灭,恒久存在,遇缘则起现行。我们如果勉强作一个比方,不妨说是我人意识里的印象。我人每有起心动意,以及语言行为,不拘是善是恶,意识中必留一印象——这就是业种印入八识田中,八识田,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我人身心行为给意识中留下的印象,虽然有深有浅,但并不因时间的久暂而磨灭。对于某一事物,印象深刻者,固然终生难忘,且每因对此事之印象而影响及我人的心理及行为;但即是印象至浅至微者,也将永久存留于意识中。现代心理学解释梦是潜意识的活动。在我人意识上已不复记忆存在之事物,而在潜意识中仍然存在,这固然证明印象不灭,同时也表示业力亦是不灭的。

  我国大学者梁启超先生,在「佛陀时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纲要」一文中,对于「业」有一段颇为详尽的解释,今摘录如下,以助我们对业的了解。

  『业梵名Karma,音译为「羯磨」。用现在话来解释,大约是各人凭自己的意志力不断的活动,活动反应的结果,造成自己的性格,这性格又成为将来活动的根底,支配自己的命运。从支配命连那一点说,名曰业果或业报。业是永远不灭的,除非业尽——意志停止活动。活动若转一个方向,业便也转个方向而存在。业果业报决非以一期生命之死亡而终了,死亡不过这「色身」(物质所构成的身体)循物理的法则而聚散。生命并不是纯物质的,所以各人造业,并不因物质身体之死亡而消灭。死亡之后,业的力会自己驱引自己换一个别的方向别的形式,又形成一个新生命,这种转换状态名曰轮回。懂得轮回的道理,便可以证明业力不灭的原则。』

  『业的形相究竟怎么样呢?诸君听见过那些收藏宜兴茶壶的人的话吗?茶壶越旧越好,旧茶壶而向来所泡都是好茶则更好,为什么呢?每多泡一次茶,那壶的内容便生一次变化,茶吃完了,茶叶倒了去,洗得干干净净,表面看来什么也没有,然而茶的「精」渍在壶内,第二次再泡新茶,前次渍下的茶精便起一番作用,能令茶味更好。如此泡过二次三次乃至几千次,每次渍一点,每次渍一点,久而久之,便不放茶叶,拿开水冲进去,不到一会,居然有色有味,可以当茶喝。吃鸦片烟的人亦然,他们最讲究用旧枪旧斗,非此不过瘾,因为旧枪旧斗渍有无穷的烟精。这种茶精烟精,用佛家语,便可说是茶业烟业...』

  业力并不因肉体的死亡而消灭,肉体死亡之后,弃力寄托于阿赖耶识中,此识复受业力的支配,再与物质结合另形成一新生命。但另形成的新生命是人是畜,是飞禽是虫蚁,阿赖耶识本身不能自主,全受业力的牵引。佛经上说业力牵引阿赖耶识的情形是「譬如讨债,强者先牵。」那就是说那一方面的业力最重,就偏堕到那一方面去。

  三界有情,因迷惑而造业,因造业而受苦,因受苦复迷惑,这惑,业,苦三者,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但因惑所造之业有善恶轻重之分,因之其获得的果报亦有六道中苦乐之别。业识在六道中生此死彼,生彼死此,就叫做六道轮回。

  所谓六道,是天道、人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前三者称三菩道,后三者称三恶道。其中天道福报最厚,乐多苦少,系修上品十善所感之果。人道苦乐参半,系修中品十善所感之果。修罗道福报如天,而瞋恚心重,斗争不止,系修下品十善所感之果。下三道之畜生道,愚痴无知,吞噬虐杀,系造下品十恶所感之果。饿鬼道常受饥饿,故曰饿鬼,其痛苦甚于畜生,系造中品十恶所感之果。最下者为地狱道,系造上品十恶,召此极端痛苦的果报。然在此六道之中,各道中的苦乐福报亦繁殊万端。如人之有富贵贫贱,穷达寿夭;畜之有飞禽走兽,虫蚁鱼虾。鬼道中有无财、少财、多财诸类;天道中分欲界、色界、无色界诸天,总之皆是业力之所召感,善升恶堕,理所固然也!

  三界六道之众生,如下图所示。

  [size=10]┌欲界(具有男女饮食之欲的世界)———┬ 地狱道

  [size=10]│[size=10] [size=10]├ 饿鬼道

  [size=10]│[size=10] [size=10]├ 畜生道

  [size=10]三界┼色界(离男女饮食之欲的有形世界)┐[size=10] [size=10]├ 修罗道

  [size=10]│[size=10] [size=10] [size=10]│[size=10] [size=10]├ 人[size=10] [size=10]道

  [size=10]│[size=10] [size=10]│[size=10] [size=10]└┐

  [size=10]└无色界(无形色的心识世界)———┴—— 天[size=10] [size=10]道

  六、佛教的人生观

  在明白了我人本具的佛性,和因妄想执着而起的妄心;认识了生死流转的根本——阿赖耶识,和支配此识的力量——业力;了解了十二因缘,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后,再来看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及我人立身处世的态度,这样就有了一个准则——那就是以佛性,以阿赖耶识,以业力,以因果诸立场,来衡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是佛教的人生观。

  第一,我们自因果的立场来看人生;因果,具足应说是因缘果报。这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异的基本法则,这法则的特点,是果由因生,事待理成。所造之因,必有所结之果;所结之果,亦必有所造之因。谚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何因,得何果,这在因果法则上是丝毫不爽的。

  人生的因果,有善恶两面,种善因获善果,种恶因获恶报。因果通于三世,有因必将有果,所谓「欲问过去因,现在受者是;欲问未来果,现在作者是。」我们现在的境遇美满,固不必踌躇满志;我们现在的境遇困苦,也无须怨天尤人。由于过去的善因使我们现在境遇美满,现在若不续种善因,未来必然困苦;由于过去的恶因使我们现在境遇困苦,现在若能努力向善,未来的境遇也必将改善,所谓鉴因知果,明乎此,对于我们立身处世的态度,就可以思过半矣!

  第二,自业力的立场来看人生:世界的美丑,人生的苦乐,皆由众生的业力所招致。前者是由于众生的共业,后者是由于个人的别业。所谓业力,也就是过去行为的结果。我人有身、口、意三业,这三业,可以为恶,亦可以为善。为恶者,意念上的贪欲、瞋恚、邪见;行为上的杀生、偷盗、邪淫;语言上的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为善者,意念上的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行为上的放生、布施、净行;语言上的诚实语、质直语、柔软语、和诤语。而这些善恶之业,也就在我人一念之间的差别。所以,如何净化我们的意识,创造我们未来生命的环境,这是我们人生努力的目标。

  第三,自阿赖耶识的立场来看人生:阿赖耶识是生命的根本,万法的本源。它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含有净染两面。在无始以来,它在六道中生灭相续,永无止境。它的本体,虽因污染而长在六道,但若净化亦可超登圣域。由此观之,使我们知道我们肉体的躯壳虽然短暂渺小,幻化不实,但我们生命的本体则是永恒存在。所以人生的价值,不在目前的肉体上感官上的享乐,而在永恒生命本体的净化。净化本体的方法,则是以佛法上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来净除我们心识上的六弊——悭贪、毁犯、瞋恚、放逸、散乱、愚痴。这六弊净除了,我们生命的本体即可恢复本来的明朗,获得永恒的解脱。

  第四,自佛性的立场来看人生:我们各人所具的本性,原是万德万能,与佛无异,祇因一念无明,为烦恼习气所缠缚,才轮回六道,沈沦苦海。虽然如此,但我们的佛性终无损减,人人皆可成佛。所以佛经上说:「众生是未觉的佛,佛是已觉的众生」。我们具有佛性,未来终当成佛,则生命的价值是何等的崇高?我们岂可自暴自弃,轻视自己?孟子说:「尧亦人也,舜亦人也,有为者当如是」,佛经上说:「彼既丈夫我亦尔」。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幸得人身,幸闻佛法,是应如何的努力为善,以洗除本性上的无明烦恼,发扬本具的德能光辉,以期还我本来面目,达于觉者——佛——的境界。这是我们人生价值最高的目标。

  佛教的人生观,是积极的,乐观的,创造的人生观。它要我们鉴因知果,避恶趋善,净化生命的本性,发扬人性的光辉。果能人人如此,则娑婆国土也就会转化成极乐世界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结缘网

加素念居士共修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