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为什么病重病危时,不可求病速

...
为什么病重病危时,不可求病速

弘一大师出家前给妻子的信:放

  很多年前,我读到李叔同在杭州出家的一段——  西湖边杨柳依依、水波滟滟,没有比西湖更合适送别的场景了。1918年的春天,一个日本女人和她的朋友,寻遍了杭州的庙宇,最...
弘一大师出家前给妻子的信:放

恭敬出家人,就是为自己积累福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做多大的善事,见到出家人,都应恭敬!出家人穿佛的衣服,代表的是佛的形象,是解脱的形象。我们要恭敬这个解脱的形象。  《地藏十轮经》说,如果在末...
恭敬出家人,就是为自己积累福

死不蔽辜

浙江平湖台浦镇,有一位大绅士,经营木材行起家,拥有资金二、三百万,为人也勤劳认真,没有一般市侩气派,只是对于饮食,特别考究,无论宴客或自己日常食用,都非常奢侈,尤其常买...
死不蔽辜

应无我相 方无所住

应无我相 方无所住--慧光法师--  比如说佛遇到人家毁谤。  人遇到毁谤当然都不舒服,佛的内心里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  他心里一定要清楚:这个「我」到底是什么?「我被人毁谤」的那...
应无我相 方无所住

如何放下烦恼?

问:如何放下烦恼?答:人生在世,烦恼总是难免的,有的烦恼容易放下,有的烦恼一时放不下,有的烦恼则不容易放下,这都是非常正常的。要思考办法去“接受、处理、放下”它,但不要着急,也勿丧...
如何放下烦恼?

我们念阿弥陀佛的人,要学会培

...
我们念阿弥陀佛的人,要学会培

觉知「感觉」背后的修行意义

觉知「感觉」背后的修行意义我们常用「感觉」面对事情;而缺乏用「智慧」看待事情。身而为人,面对不愉快与不顺遂时,会有某种「感觉」反应是正常的事。  但重要的是,要客观的自问: ...
觉知「感觉」背后的修行意义

福报与因缘

自在步红尘 第十一集[ 88.07.16华视播出 ]  佛教的因缘观,是具有非常积极的人生意义。  今生的富贵,是过去乃至现在善因的果报,  所以一切皆要从因上去努力。  善因善缘和合了,人...
福报与因缘

如何才能构成往生净土的条件

  在有限的生命,也应该具足高瞻远瞩的眼光,来对待自己未来生命的去处,不然时间一晃就是数十年,人的一生有几个十年可度过呢?任凭怎样歌唱生命,赞叹生命的光明远景,而生命的缺陷,永远...
如何才能构成往生净土的条件
  • 首页
  • 572
  • 573
  • 574
  • 575
  • 576
  • 577
  • 578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金刚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