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的空性与二谛思想研究——
唯识的空性与二谛思想研究 ——以新旧唯识比较为中心编辑:释圣凯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探讨新旧唯识思想在空性、二谛方面的不同,真谛继承了《中边分别论》“空性中...太惊讶了!你以为自己皈依了,
皈依是入佛法门的第一步。《优婆塞戒经》说:“若男若女,若能三说三皈依者,名优婆塞、名优婆夷。”(净三归品第二十)宗喀巴大师在所造《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是...有了我执又不愿意转化和改变,
...学佛必须忍辱
——释昌臻法师 一九九七年春季佛七讲话 忍辱,从世间法来说,这是一个做人处世、待人接物的修养问题。从出世法来说,它是一个了生死、出轮回的重要修持法门。下面分三个方...在戒忍大和尚驾临临济寺欢迎大
在戒忍大和尚驾临临济寺欢迎大会上的讲话明 海 2005年1月11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有老和尚,戒忍大和尚,各位法师,各位居士:...觉悟人生—深信因果
觉悟人生—深信因果达照法师 我们已经觉察和感受到,人生实际上是由业果感召而来的。业就是我们的惯性、习性、行为。现在的业就是现在的行为、现在的果是由过去的业感召而来、现...忆念弥陀
一九八六年第二期 第七天今天佛七圆满,我和大家讲话,等于临别赠言,大家回去以后,如果打坐念佛时,腿不够软,觉得腿疼的话,可放下来;但有一个要求,你一句佛号要念好,心要调好,平平正正,清...念佛人应有的平常心态
学净土法门的人,或许有人会时刻向阿弥陀佛祈求,希望阿弥陀佛能够不时地显现在他的梦中;或者在静坐念佛时现个影子给他看;或者跟他对话;或者希望自己有异于一般人的感觉、感受、感...研究世人不信佛法之理由
...末法劫难时期人类的生存状况揭
按佛经说:这是劫运,也是众生的业力所感。最初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寿命也长(活八万四千岁)身量也高(八百四十丈高)福报也大,地面上都是七宝,没有高低不平,饮食衣服卧具...版权所有:金刚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