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净土人适宜广学多闻吗?
修净土人适宜广学多闻吗?印光法师答:末世众生,欲了生死,非仗佛力,决难如愿。至于各宗法门,俱应研究。而智识浅鲜,世务纷繁之人,何能兼顾。欲学余宗,必须净土已得大通,了无疑惑,方可。若...念佛应如何起信发愿?
...持戒的功德和犯戒的过失
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名戒义。大集月义经说:‘诸仁者;离欲义是戒义,解脱义是戒义,休息义是戒义,尽义...沙弥救蚁得高寿
佛在世时,有一比丘已证道果,得六神通,知道随侍身边的小沙弥,再过七天,性命将尽。因此命沙弥回家探省母亲,并吩咐他说:“八天以后再回来”其目的就是要他命终在家中。小...纯一法师:佛教与心灵环保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充满丰收的美好季节,我们沐浴着佛陀的慈悲与智慧,欢聚在重庆綦江古剑山巴渝佛教圣地,隆重召开第二届古剑山佛教文化论坛,这是一件大事和盛事,本人...往生净土的人都是志性下劣、怯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提到:“软心菩萨,但乐有佛国土修行,无慈悲坚牢心。”这就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一个疑问:“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但乐有佛国土修行...有了愿力,自己的习气才会断除
有了愿力,自己的习气才会断除;如果没有愿力,天天都会自私自利,想自己那点事。有了愿力,你就会去想愿力的事,所以愿力大过业力,业力就会伏住。 我今天要开这个法会,就...从自己开始
从自己开始我们在练习自他交换、悲心禅修的时候,首先的一个重点是什么呢?先要愿意去承担自己未来的苦,先愿意接受一定会面临到很多辛苦的事情,很多挫折、不愉悦的事情。你要先发...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无明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无明佛学理论,是为佛学文化而建立的学说。但是,佛学中的哲学观念,不能不说是面对人类对世界、自然、社会、人生的全面探索的学问。这些探索,对于我...日日是好日
日日是好日云门文偃(864一949)禅师是唐代著名高僧,云门宗的开山祖师。文偃禅师出家之后,初参睦州陈尊宿悟道,后得雪峰义存禅师印可。雪峰义存圆寂后,文偃禅师又去参学灵树如敏禅师,他到...版权所有:金刚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