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僧

高僧——指德行崇高之僧伽,亦为对佛门比丘之尊称

虹化就是得道高僧在圆寂时出现的一种神秘现象。第三代生根活佛桑王澳登出生于公元前710年,曾亲自赴峨眉山、五台山等地传播佛教,将佛法传到了汉地,是最早在汉地弘扬佛法的高僧,历史上他是汉地第一位虹化身大成就者。据说,修炼大圆满到很高境界的高僧在圆寂时,其肉身会化作一道彩虹而去,进入佛教所说的空行净土的无量宫中。在西藏历史上,大圆满虹化身成就的事例非常之多。

伏藏法王生根活佛是西藏雍仲本教与宁玛巴教两大教派的伏藏法王,“密宗”和“大圆满”传承中最早期的六位上部大师之一,也是“密宗”和“大圆满”传承的第五代法王。第三代生根活佛桑王澳登出生于公元前710年,曾亲自赴峨眉山、五台山等地传播佛教,将佛法传到了汉地,是最早在汉地弘扬佛法的高僧,历史上他是汉地第一位虹化身大成就者。

高僧介绍:生根活佛

伏藏法王生根活佛是普贤佛大日如来的化身佛。在西藏,生根活佛是一位众所周知的伏藏法王。曾经十二次转世降临人间为众生传法,也曾亲身赴地狱救度苦难众生。历代生根活佛致力于传播发展宁玛派、萨迦派、格鲁教派与雍仲本教,传造噶举派大手印密法,伏藏了大量的宁玛巴教与雍仲本教经书。从象雄带来了佛教并传播于吐蕃,将格鲁教派传播到蒙古,及门弟子遍及藏传佛教各大教派。

高僧介绍:生根活佛

历代生根活佛曾担任过吐蕃第七代皇帝思赤赞普的国师以及蒙古王朝的国师,曾经转世为“宁玛巴教法王”和“雍仲本教”法王以及萨迦寺的住持人等等。曾在世界屋脊岗底斯圣山留下圣迹脚印,在岩石上留下过各种神通奇印,很多世圆寂时全身都变成了虹化光。

高僧介绍:生根活佛

第十三代生根活佛--仁孜尼马仁波切1967年12月3日降生于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生根活佛是当代具影响力的伏藏法王与高僧,大圆满的传承导师。生根活佛既是“宁玛巴教”的活佛,也是“雍仲本教”的活佛。生根活佛从十五岁至四十岁之间,曾得到了很多法门的经教传承。在西藏,除了生根活佛以外,根本再没有第二个人同时得到过印度佛教的“甘珠尔”和雍仲本教的“甘珠尔”两种法脉的经教传承。

...查看更多

《高僧传》又称《梁高僧传》,是南朝梁僧慧皎撰佛教史书。共十四卷。类传体。所载僧人,从东汉永平十年(67)至南朝梁天监十八年(519)四百五十三年间,共二百五十七人,附见者二百余人。分为十门:译经、义解、神异、习禅、明律、亡身、诵经、兴福、经师、唱导。每门都加以评论。此体裁大体为后世僧传所因袭。慧皎自序:“尝以暇日,遇览群作,辄搜捡杂录数十余家,及晋宋齐梁春秋书史,秦赵燕凉荒朝伪历、地理杂篇、孤文片记,并博咨故老,广访先达,校其有无,取其同异。”其资料广泛,不仅可补史阙,且资校勘之用。因当时南北分裂,传载僧人详南而略北,所谓“伪魏僧”者,有四人。

高僧传

《梁高僧传》记载自东汉永平至梁代天监间著名僧人的传记。南朝梁代僧人慧皎(497~554)撰。慧皎,上虞人(今属浙江)。居会稽嘉祥寺。此书13卷,将所载僧人分为“译经”、“义解”、“神异”、“习禅”、“明律”、“忘身”、“诵经”、“兴福”、“经师”和“唱导”等10类。他在序言中自称记了 257人事迹,“又傍出附见者二百余人”。卷末附有同时人王曼颖致慧皎书。对此书颇加称赞。梁代以后,唐代道宣撰《续高僧传》30卷,一称《唐高僧传》,宋代赞宁等撰《宋高僧传》30卷,明代如惺撰《大明高僧传》8卷,其体例大致依据梁传,合称《四朝高僧传》。

高僧传

《梁高僧传》对研究汉魏六朝文学有多方面的作用。首先,它记载了佛教传入中国及佛经翻译文学的情况,如卷二所载后秦僧鸠摩罗什对翻译文字的要求就常为后人所提及。其次,此书记载了许多文人和佛教僧侣的交往以及他们受佛教影响的情况,如支遁和孙绰、许询、王羲之等人的来往及慧远与谢灵运等人的关系。再次是此书在记述一些僧侣事迹时,也写到了他们的文学活动,如卷五竺道壹传记载了帛道猷赠他的诗,此诗写得清警流丽,而且可据此纠正《诗品》把帛道猷当作南齐人的错误。

高僧传

还有象“经师”部分记述佛教徒诵经声调问题,颇受研究者重视,认为与四声说的兴起有密切关系;“唱导”部分的总论叙述南朝佛教徒利用讲唱形式宣扬教义的情形,也经常被研究俗文学的学者引用。此外,书中还载有不少志怪小说及宗教故事,如史宗等故事,也常被唐代诗人当作典故使用。《梁高僧传》通行的版本有《海山仙馆丛书》本等多种。

...查看更多

圣严法师

释圣严,或尊称为圣严法师(1930年1月3日-2009年2月3日),俗名张保康,江苏南通人,佛学大师,教育家,佛教弘法大师,日本立正大学博士,也是禅宗曹洞宗的第五十代传人、临济宗的第五十七代传人、法鼓山的创办人,法鼓山的弟子信众尊称为“师父”。十三岁在故居的狼山广教禅寺出家,1949年到台湾,服役十年后,于东初老人座下再度剃度。1969年赴日本东京立正大学深造,在六年后,他完成了文学硕士及博士的学位。1985年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1989年创办法鼓山。2006年,担任“你可以不必自杀网”代言人,劝告有意自杀的人:“多想两分钟,你可以不必自杀,还有许多的活路可走。”2009年2月3日下午四点零四分於台北台大医院圆寂,享寿八十岁。

台湾高僧有哪些

星云法师

释星云,出生于1927年8月19日,俗名李国深,法号悟彻,其信徒常称之为星云大师。江苏扬州(江都)人,十二岁于南京栖霞寺礼志开上人出家,是临济宗第48代传人。1945年入栖霞律学院修学佛法。1949年春,组织僧侣救护队来台湾。1967年创建佛光山,并出任佛光山寺第一、二、三任住持。其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200余所道场,并创办美术馆、图书馆、出版社、书局、中华学校、佛教丛林学院及大、中、小学等数十所。曾主编《人生》、《今日佛教》、《觉世》月刊等佛教刊物。曾任中国国民党党务顾问、中央常务委员。现任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等职。

台湾高僧有哪些

证严法师

释证严,俗名王锦云,法名「证严」,字「慧璋」,台湾台中县清水镇人,慈济基金会创办人,依止印顺长老为师,秉持师命「为佛教,为众生」,於花莲创立功德会。出家前自号静思,慈济功德会的会众多尊称其为证严上人,又因驻锡在花莲,早期被称为花莲师父,又被称为台湾的“德蕾莎修女”。台湾台中市清水区人,慈济基金会创办人,皈依印顺长老为师,秉持师命“为佛教,为众生”。1966年于花莲县创立慈济功德会,此即慈济基金会之前身。1993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2012年,证严法师受马来西亚槟城州元首封予拿督斯里勋衔。

台湾高僧有哪些

惟觉法师

惟觉老和尚 (1928年-2016年), 四川省营山县人,台湾佛教禅宗大师,中台禅寺创建者,其所创的中台禅寺被认为是台湾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中台禅寺、法鼓山、慈济基金会、佛光山)之一,也是倡议发起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八大高僧之一。曾在晋德中学(现营山中学)读初中,15岁时辞别故乡,到香港华侨工商学院学习,后入伍于1949年去台湾。于1963 年秋在基隆十方大觉寺 ,依灵泉长老座下披剃出家,字号知安,法名惟觉。在台北县万里乡山中,闭关茅棚十余年。后应大众恳请弘化利众,始出草寮,辟建灵泉寺。随着皈依的四众弟子人数骤增,为了安僧度众,乃创建中台禅寺 ,于2001年 9月1 日落成启用,以“佛法五化──学术化、教育化、艺术化、科学化、生活化”为弘扬佛法的方向;广传禅宗心法,积极推动禅修教育。创建灵泉寺、中台佛教学院、中台禅寺、 普台国民小学、 普台高级中学、 中台山博物馆,以及中台禅寺海内外一百零八家分院精舍。2016年4月8日,台湾中台禅寺开山方丈释惟觉圆寂,享寿90岁。

...查看更多

对我国佛教发展影响比较大高僧

菩提达摩(Bodhidharma),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或达磨,意译为觉法,据《续高僧传》记述,南印度人...
https://m.jingangj66.com/fxzty/gaosq/176942.html

近百年来中国有哪些得道高僧

有一本作品叫《历代高僧生卒年表》,这部年表明确记载:“慧昭,男,526年生,815年卒,终年290岁...
https://m.jingangj66.com/fxzty/gaosq/176946.html

中国有一位传奇高僧寿命高达290岁

虚云法师虚云法师,堪称近现代最具传奇色彩的高僧。1840年生,1959年圆寂,世寿120岁(学者胡适对此...
https://m.jingangj66.com/fxzty/gaosq/176947.html

台湾高僧有哪些

1.智者大师,天台创始——智顗智顗(538~597年),南朝陈、隋时代的一位高僧。俗姓陈,字德安,荆...
https://m.jingangj66.com/fxzty/gaosq/176948.html

高僧传

1.都城名士,山林玄僧——支道林支遁(314-366年),字道林,世称支公,也称林公,本姓关。陈留(开封...
https://m.jingangj66.com/fxzty/gaosq/176949.html

高僧介绍:生根活佛

五台山隐峰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建州(今福建建瓯)邵武人,俗姓邓,人称邓隐峰。幼年时狂...
https://m.jingangj66.com/fxzty/gaosq/176950.html

高僧介绍:菩提达摩

高僧指德行崇高之僧伽,亦为对佛门比丘之尊称。虹化就是得道高僧在圆寂时出现的一种神秘现象。...
https://m.jingangj66.com/fxzty/gaosq/176951.html

结语

中国佛教史上四大高僧分别是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四大译经家精通佛教义理,娴熟中、印两国语言文字,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历史上的许多大德高僧之所以能受人尊敬,是在于他们的甘于淡泊,他们不贪安逸,不务奢华,只是在淡泊之中,使僧格不断地升华、滋长。
更多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金刚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