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真正发起菩提心的,也就是信愿坚固的,听到这个法门能信、能解、真愿、真行,这就是善根、福德不少,你还要有因缘,因缘就是你遇到这个法门,这因缘也不少。换句话说,你能够遇到这个念佛法门,你听明白了,懂了,懂了之后真发愿,真干,这个世界什么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统统放得下,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你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所以蕅益大师在这里给我们解释说,「唯以信愿执持名号」,这是你真正深信切愿念佛,这是三资粮信愿行,「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散心称名,福善亦不可量,况一心不乱哉」。所以善根、福德你怎么个修法?蕅益大师在这里说得好,说你真信,就一点怀疑都没有,切愿,恳切的希望要求生净土,真信切愿的人自自然然他的身心世界就一切放下了。换句话说,你还有放不下的,还有很多牵肠挂肚的事情,证明什么?信不深、愿不切。所以信愿真切,那你执持名号自然就不间断,你不会夹杂,也不会怀疑,你深信就不怀疑,你切愿就不夹杂,你执持名号就不间断。所以你看看,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念佛也就三个条件,都具足了。这就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告诉我们的「净念相继」,蕅益大师在这里讲的跟大势至菩萨讲的意思完全相同,「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就是你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你能够收得回来,因为你有深信切愿,所以你对於外面的六尘境界你能放得下,你不会被它影响,你不会产生这些分别执著。譬如说眼睛看到外面的色尘,看到顺境逆境、好人坏人,你心里面不会去分别,更不会起贪瞋痴慢的烦恼这些执著,你真的放得下,好也好,不好也好。耳听声亦复如是,鼻嗅香、舌尝味统统都是如此,外面的境界绝不放在心上,心地清净,一尘不染。
下面讲,散心称名,福善亦不可量,一心称名这就更不可思议。这里讲的散心称名不是讲散乱心,所以这里下面说,散心称名,福善亦不可量,这是讲不是一心称名,而是散心称名,这里讲的散心称名,福德也是不可思量的。心里面还是有妄想,念佛的时候精神意志没有能够集中,这个心力不能够集中在佛号上,这样来念佛,他能够得不可思量的福德,但是能不能往生这就不一定了,因为要往生要有一心念佛的这样的一种修持。一心就是我们信愿坚固,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求生极乐世界。这里是讲,以信愿执持名号,这是正行,是往生的三资粮,也就是往生的三个条件。你果然能够深信切愿执持名号,那么恭喜你,你就不是娑婆世界的人了,你已经是拿到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护照和签证。
《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八集) 2008/03/11 华严讲堂 档名:52-255-0008
版权所有:金刚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