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十七集)

发布时间:2024-12-22 05:53:44作者:金刚网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十七集)

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大德,大家早上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请大家打开经本第二品,我们上次讲到八相成道的转法轮相,我们将上次没有讲完的经文再读一次:

【破烦恼城。坏诸欲堑。洗濯垢污。显明清白。】

这一句经文是转法轮相里面讲到的别相,就是分别来详细的为我们介绍转法轮是怎样一回事。在我们师父上人的《科判》里面,我们看到别相里面分普贤胜行和文殊智慧这两个大部分。这里是普贤胜行的第一句,叫做「破迷启悟」。我们《科判》在银幕上看得很清楚,科判就是将经文分成段落,大段、小段、小节,你能够将这个结构看得非常清楚,要学习经教的人,科判一定要学习,这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我们上次讲到这一句是破迷开悟。我们知道众生本来就是佛,所以我们的本性本来是觉悟的,没有丝毫的迷惑,为什么现在说要破迷启悟?因为我们现在有妄想、分别、执着,这些是垢污,将我们的本性污染了、盖覆住,所以不能够显明我们的自性。所以要『破烦恼城』,就是将我们的烦恼统统破除,我们的各种欲望,欲望是烦恼里面最重的,爱欲要放下。他用「城」和「堑」来比喻,比喻烦恼是非常坚固,好像一座城池,很难攻破,但是菩萨都能够攻破。堑就是外面的护城河,护城河很宽很深,很难超越,就比喻我们的欲望是护住我们的烦恼。如果你不将欲望放下,你的烦恼是没办法断除,所以一定要少欲知足。

修行人为什么要修苦行?为什么要过这么艰苦的生活?目的就是『坏诸欲堑』,将欲望放下。欲望不放下,烦恼没有办法断除,智慧没有办法显出来,所以将这些垢污洗干净了,你自性的光明就能够显露。所以『显明清白』,就是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百丈禅师,这是唐朝禅宗的一位祖师,他讲「迥脱根尘」,根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就是我们感受外在世界的六种器官,叫六根;尘就是外面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叫做六尘境界。我们的六根每天都在接触六尘,眼看的是色(一切的物质、一切我们所看到的东西都叫做色),耳听声音,鼻嗅香,舌尝味,身触物,意在想东西,意所接触的是法,所以六根接触六尘,凡夫就会迷。

迷的样子是什么样子?你跟着外面的境界转了。譬如讲,见到好看的,多看几眼,今天入秋了,有新装上市,今年的服装很漂亮,多看几眼,不仅看,还摸摸口袋看看有没有钱,买些新装,我可以换季了,这个就是眼随着色转了。耳听声,听见好听的就想多听一点,听到不好听的,心里面就不舒服。别人赞叹我们,飘飘然;别人骂我们几句,心里面就很难受,甚至咬牙切齿,一定要报这个不共戴天之仇。所以你看,外面的境界有顺境、有逆境,你就跟着外面的顺境、逆境转了,顺境的时候你就生贪爱了,逆境里面心就生瞋恚,甚至生怨恨,这个都是跟着尘境生烦恼。

迥脱根尘,就是首先将我们的六根从六尘那里收回来,好像大势至菩萨所讲,「都摄六根」,我不要去受外界境界影响了,我将心收回来。收回来怎样收?八万四千法门都教你收心,用什么方法都可以。密宗里面用念咒,禅宗里面用参话头,教下是读经。净土是念阿弥陀佛,这个方法最简单,随时你都可以提起阿弥陀佛,净念相继,用净念相继来都摄六根。所以禅宗讲的迥脱根尘,我们一句阿弥陀佛就行了,就是迥脱根尘。

迥脱根尘下面这句是什么?「灵光独耀」,灵光是我们自性之光,独耀,耀是照耀,独是什么?无二的、无双的叫独,唯一的。自性是无有对待,叫做独一无二。世间一切法、一切现象都有对立、都有对待,好的跟坏的相对,善的跟恶的相对,是与非、好与丑等等,这些统统都是对待、对立。而将你的这些对立统统放下了,不思善、不思恶,这个时候你的自性才能够显出来,自性之光就照耀。

所以当我们念阿弥陀佛,一开始是要去执着这句佛号,叫做执持名号。刚刚初发心念佛,你肯定不可能说一下子就迥脱根尘、灵光独耀,不可能,那个是明心见性的境界。我们就这样老老实实去念,一开始是有能念、有所念,能念的是我们的心,所念的是阿弥陀佛这句佛号,你就一直念下去,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就合起来了,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一直念下去的时候,你念成习惯、念成自然,也没有这些想头说我在念佛,就是一句佛号,清清楚楚、分分明明,一直念下去,念到最后,忽然你能念、所念统统放下。能念的心停了,所念的佛也放下了,这个时候就是明心见性的时候,就是灵光独耀。所以我们净土下功夫,就是老老实实一句佛号,甚至你不需要问为什么要念、怎样去念,这些统统不明白都不要紧,最要紧的就是老实,念的时候专注。

好像印光大师告诉我们,念佛应该怎样念?最重要收摄三根。大势至菩萨说收摄六根,其实六根很难,你想要管住六根,你有这个念头,已经没有收摄了,你也是在攀逐境界,你攀这个六根。怎样收?我们念佛时候的心,一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佛号从心里面生起来,由嘴念出来,再由耳听进去,「阿弥陀佛」,入到心里面。不需要用你的眼根,不需要用你的鼻根,不需要用你的身根,就是口、心(心是意)、耳,六根里面我们就有这三根就行了。

而三根里面最重要的是哪一根?耳根。这个是《楞严经》里面文殊菩萨为我们拣选圆通,说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众生(阎浮提众生)耳根最利,耳根是最聪明、最伶俐。就好像你这把刀,它锋利你就好用,你拿来割东西就容易;如果是很钝的,你用起来就不好用。我们的六根里面最利的是什么?耳根,所以最好用。你看我们的眼根跟耳根相比,眼根看东西,只能向前看,你想向后看要转过头才看到,是不是?耳根不需要,前面的人讲话听得到,后面的人讲话也听得到,甚至隔墙也能听得到,隔墙有耳,是不是?耳根它的聪明度、它的能力比眼根要强。包括我们理解能力,你用眼根来看经、看书,你的理解度不如你听经的理解度这么高。所以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他不写书?他弟子把这些经会集起来而已,他自己在生前一个字都没有留下来,他都是用声音来讲,以音声做佛事、讲经,为什么?因为你听才能听得明白,我写出来给你看,你未必看得明白,因为你的耳根比眼根要聪明,你的悟性强。

所以为什么观世音菩萨跟我们地球上的众生特别有缘?观世音菩萨从刚刚初发心就是修耳根圆通,跟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就是一类的,跟我们就很有缘。所以初发心的时候修耳根圆通,一直到成佛,还是寻声救苦,哪个人有苦难、急难的时候,一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要念出声,这个声音一传出去,观世音菩萨立刻就出现,就帮你解脱苦难,寻声救苦。

所以他跟我们阎浮提众生的缘就很深,甚至他比大势至菩萨的缘还深。大势至菩萨他没有单独拿出耳根,他是都摄六根,这个是什么?是普遍的,一切世界的众生都适用。我们阎浮提特别用耳根,用耳根来听佛号。

如果你在其它世界,好像有一个世界叫做香积世界,我们说香积厨,香积国,那里的众生很喜欢吃东西,而且很懂得做菜,他们的享受就是吃东西。所以佛菩萨在那里讲经要怎样讲?做出很美的美味,用美味做佛事。因为他们的众生六根里面舌根最利,听听不明白,你让他试试味道,一试就开悟了,这个是香积国的众生,他的根性就是这样。所以每一个世界的众生,他的六根根性是不同的。

所以大家能够懂得这个道理,要多听经。听的时候怎么听?叫做摄耳。摄耳,将耳朵收摄起来,摄耳谛听。你看我们看到佛经上面经常讲谛听,谛听就是你认真听,你专注的听,听的时候集中精神,不要打妄想,这个就是修行。所以很多人不知道原来听经都是修行,他认为坐禅才是修行、念佛是修行,其实听经也是修行。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的时候,他的弟子怎样开悟的?统统都是听经开悟的。释迦牟尼佛讲经讲到一半,有人证果了、有人开悟了。你看六祖惠能大师怎样开悟的?是五祖为他讲《金刚经》,因为他不认识字、他不懂得看,看不明白,要跟他讲,讲到一半就开悟了。

所以我们懂得这个道理,礼拜六听经,你不要当作只是听一些常识,你当这个是修行功课。你如果懂得听,你能够听得开悟。怎么才叫懂得听?都摄六根,里面的,特别是耳根。耳根听的时候,你要注意,马鸣菩萨提醒我们,在《大乘起信论》里面讲,不着文字相,不着心缘相,不着言说相。文字就是我们看到银幕上,「灵光独耀」这个字怎样写的,灵字是这样写的,耀字原来是光字边的,着文字相了,你在琢磨文字,不行,这个是你开悟的障碍。那个字你看不懂都无所谓,你就听,听不明白怎么办?听不明白你不要想,你一想就着言说相。刚才定弘法师讲这句是什么意思?没听清楚,还问其它人,刚才讲这句是什么意思?这个叫做夹杂,你的清净心受到影响了,你不是『洗濯垢污,显明清白』,你是加重你的垢污。因为你已经不专注,你不是净念相继,你是杂念相继。所以听的时候,听得明白就明白,听不明白就由它,继续专注听;文字看不明白怎么样?看不明白就算了,继续看。读经也是一样,大家去读《无量寿经》,你就是一个字一个字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要想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我明白了,立刻写下来,全部都是叫做夹杂,所以文字相、言说相要放下。心缘相就是想,不要想,不要落入你的思量。因为你落入你的思惟,是变成第六识里面的东西,我们的八识里面,你落入了第六识。第六识是分别,分别完之后再执着,所以听经还变成了你的分别执着,这个不是开悟,这个加重你的妄识,不是叫转识成智,是转智成识,烦恼就愈来愈重。

所以学佛真是要有善知识教导,我是很幸运,跟随净空老法师听经闻法二十年,这些基本的道理现在明白了,该怎么修行。所以我要将这些跟大家分享,我知道多少就一定分享多少,如果懂得而不分享,这个不够意思,一定要拿出来分享。希望大家来努力去修,这个方法、这个原理你掌握之后,你去用功,你能够超过我。我需要二十年,你可能两年就搞定了,你就开悟了。关键你要懂得方法,所以听经的时候一定要专心听,不要落入你的思惟,要佛理从你的耳根直入你的心,入你的真心本性,这样你才能够迥脱根尘、灵光独耀。

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都摄六根就是洗濯垢污,净念相继、自得心开就是显明清白。所以念佛其实原理适合于任何的宗派,你在这一宗里面、这一门里面深入,一宗通,十大宗统统都通,一经通一切经都通。

所以学佛最怕是什么?学得太杂,学得很多很多,你的常识很丰富,但是你增加的只是常识,不是智慧。为什么?这个常识,如果落入你的第六识里面的分别,第七识里面的执着,你是加重垢污。分别、执着就是垢污,加重你的烦恼,加重你的业障,这个叫做所知障。什么时候才能够显明清白?什么时候才能够开悟?所以最重要就是要一门深入。学佛、学道,它不是说好像世间学问一样,你看老子都讲,「为道日损,为学日益」,学世间的知识,当然每日都要增加知识;但是学道不一样,学道要日损,损就是减少,一天一天的减少,就是放下,将你的脑筋里面的常识、思惟统统放下。甚至连佛法都要放下,《金刚经》里面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心里面要空,不能留一物。你还有一物留在你的心中,这一物即使是有佛法在里面都不行,都障碍你的开悟。

所以学习从一门进去容易,一门进去了,就通了。你从哪一门都行,你说我不喜欢念佛,我就用其它的,我参禅行不行?可以,你去参。念咒行不行?可以,每一门都行,但是你不可以夹杂。好像你入这个厅堂里面,有十个门,我只能从一个门入,我同时两个门一起入,你怎么入?很难入的。你看你自己的根性,你自己选择。你选择密宗念咒,你就不要改,一直念下去;选择禅宗,你就一直从禅宗入;选择念佛,一直从念佛入,门门都可以进来。但是门门都要什么?洗濯垢污,显明清白,方法不同,它的原理原则是一样、目标是一样。

但是在末法时期,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想要得度的,唯有靠净土。因为什么?净土是二力法门,容易。它不但靠自己的力,还要靠佛力,而且主要是靠阿弥陀佛的力加持。有加持力,我们提升就快,容易,而且安全保障。你如果是搞其它法门,好像参禅,如果没有真正开悟的善知识来指导你,你在这些境界当中,万一你着相了、着魔了,你就很难再回头。真是很麻烦,我们都有听过,有的人参禅参到神经病,一天到晚要跳楼、要自杀,这些是什么?着相,着魔。甚至知识分子,大学生毕业的,结果搞到最后得了神经病,入了疯人院,很可惜。这些人是怎样?没有善知识指导,他会自以为是,就容易着魔。

净土不同,净土它不会着魔,为什么?有阿弥陀佛。我们的本尊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护念我们。你看《阿弥陀经》讲得很清楚,「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几句经文不是开玩笑的,佛亲口所说,你能够修净土法门,你能够学《无量寿经》、学《阿弥陀经》(这两部经是一部经),你必得十方诸佛来护念你。连诸佛都护念,菩萨当然也跟着护念,龙天护法更加要跟着护念,所以你学佛的人念阿弥陀佛,护念的佛菩萨最多,十方诸佛来护念。其它法门我还没有听讲过,你学什么法门有十方诸佛都来护念你。这个是经上明明写得很清楚,你能够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成佛之道上你不会退转。从你现在发心修学开始,到你一直成佛,你都是一直很顺利,你不会退,你只会进。经上已经跟你讲得这样保证了,我看到这个,我还有其它选择?不用选了,咬定牙根就修这个法门。死心踏地,这样你才是诸佛如来的第一弟子,《无量寿经》讲的第一弟子,你当之无愧。

我们再看到下面的经文,下面是「普贤胜行」的第二小节,叫做「悲智疗苦」,下面分三小段,第一是叫做「调宣」。经文:

【调众生。宣妙理。】

『调』就是调和,『宣』就是宣示。众生烦恼知见很强,需要佛菩萨来调,调理、调和,将众生错误的知见调正。用什么来调?用『妙理』,微妙的真理,这个真理讲的是事实的真相,就是《法华经》所讲的「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佛的知见是什么?我们众生跟佛的知见刚刚是相反,佛知道一切法空,而我们众生执着一切法有,所以在这个境界里面生烦恼。佛知道一切法空,也不坏一切法,知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所以发起大慈悲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来救度众生。而我们众生迷失真相,就在境界里面产生自他对立,所以有自私自利,甚至损人利己,造无穷的罪业。而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就是现在我们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教我们要放下。你只要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了,你的佛性就现前,你就知道原来自己真的就是佛,再看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也是佛。你就再也不会起自私自利,为什么?因为一切众生确实跟自己是同体,同一真如。

众生为什么有自私自利?迷失这个道理。所以佛跟众生区别在哪里?佛是明白人,他明白了、觉悟了;众生是胡涂人,不明白,所以他才有产生错误知见。知见错了,所以他的想法、做法统统错了,而这个错误又要有后果,这个后果就是轮回受苦。

佛菩萨看到我们很可怜,本来不需要受这些痛苦,我们是自作自受,所以他来我们这个世间宣说真相。将真相告诉我们之后,我们真正明白过来了,于是就将分别、执着放下,不再搞自私自利。因为这个宇宙所有众生就是自己,离开众生还找一个自己,找不到,离了自己找众生,也找不到,自己跟众生是同体,同一法身。这个众生包括有情众生、无情众生,甚至包括虚空法界,你说虚空,虚空也是众生,众缘和合所生的现象,就叫做众生。他不一定说动物才叫做众生,一切法都是众缘和合。你看这个桌子,桌子是什么?木头、钉子、油漆、人工把它合起来,这样叫做一张桌子,叫做众缘和合。所以你说什么不是叫众缘和合?甚至一个原子这么小,原子里面有原子核、有电子,原子核里面有中子、有质子,这些不就是众缘和合?所以你知道这个道理,就不再在这个境界里面分别、执着。

这里讲的「调众生」,这个调字用得非常之好,因为众生叫做刚强难化,他的业障、习气无始劫来积累下来的。习气是什么?我执非常严重,起心动念都想着我怎样,做一件事对我有没有好处,对我没有好处就不想做,对我有好处,我才觉得应该去做,甚至是什么?连做一件好事都要想一想,我在里面有没有得到什么功德?如果我没有什么功德的,我也不想去做。你看,我执很严重。

佛菩萨要调,首先怎样调?劝你断恶修善。原来这个我执严重到要损人利己,这个就是恶。佛菩萨教我们,损人不是利己,是害己,用因果教育我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调我们,我们知道一定要断恶修善。因果也是妙理,对什么人来讲是妙理?对凡夫,恶性的众生,一定要跟他讲因果教育,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现在时代,你说有几个人不是为自己的,只为别人的?我看十万人都找不出一个,所以个个都是恶性众生。应该怎么办?用因果教育。

地藏菩萨他的使命,在末法时期代释迦牟尼佛做众生的本师,他教什么?你看《地藏经》教什么?第一个教孝亲,《地藏经》是孝经,地藏菩萨他自己是孝子。第二个教什么?教因果,将六道里面的因果跟你讲清楚,你造什么恶,堕什么地狱,讲得很清楚。第三讲什么?讲念佛。地藏菩萨他怎么成就的?念佛成就的。他成就之后做什么?教别人称佛名号。所以《地藏经》专门有一品是地藏菩萨亲自讲的,「称佛名号品第九」,地藏菩萨在末法时期教我们这个。

我们懂得怎样调?第一个,在这个社会要提倡孝道。末法时期的众生为什么会自私自利?从小没有孝道的教育,他连他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他能够爱谁?当然他长大成人就自私自利。所以我们学佛的人,首先要拿出一个榜样给别人看,我们要孝敬父母,你能够孝敬父母,你才是真学佛,如果不是,都是假的。所以我们要做这个榜样,教导人孝亲,教导人尊师。佛法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人不能孝亲,就不可能尊师;不能尊师就不可能重道,尊师重道;他不重道,他怎么可以成道?所以佛法的大根大本就在孝亲尊师,而这个根本现在受动摇了,不仅动摇,已经正在被摧毁。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看到这一点,就很担忧,佛法将来可能会衰没。为什么衰没?因为这个大根大本已经正在被摧毁。这个社会不提倡孝道了,不提倡师道了,佛法肯定最后就被摧灭,根本都没有了。好像一棵树,根本都断掉了,那些花叶不可能说有多长时间。

所以我们现在想要帮助社会,为将来佛法的兴旺打基础的话,第一个提倡孝道。在今年四月份,这边护世息灾委员会陈静瑜居士,我就鼓励她发心,在四月四号清明办了一场祭祖活动,上午祭奠祖先,是用中国传统的祭祖形式,一万二千人参加,下午是三时系念,超度祖先用佛法,上午是儒家的,下午是佛家。我们是什么?祭祖是提倡孝道,《论语》里面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慎终追远就是不忘记祖先,不忘本。所以中国人他用祭祖的方法来提倡孝道很有道理,你看你几百年前的祖先,甚至几千年前的祖先,你都不敢忘记。我们祭祀的祖先是二万四千多个姓氏的祖先,上至伏羲、炎黄二帝,一直到我们下面现在总共历史上出现的二万四千个祖先,二万三千八百个祖先的姓氏,全部都立牌位,一起祭祀。久远的祖先都不忘记,我们眼前的父母怎么可能忘记?一定会有孝心。起心动念要想到我们的祖先,不可以做坏事,做坏事这是丢我们祖先的面子,我们要光耀门楣,你看中国人有这种孝心。

所以佛法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兴旺了两千年,比世界任何一个地区都要兴旺,原因就是中国这块土地土壤很好,它有孝亲尊师的土壤,所以佛法这棵树移植到这个土壤里面,它很容易就生存,很容易就发扬光大。现在我们如果土壤坏了,不再提倡孝亲尊师了,那就坏了,佛法很快就灭亡。所以我们要提倡孝道,提倡祭祖。

结果这次祭祖的活动,我们都没想到,佛菩萨加持、祖宗加持,影响力非常大,三十多个媒体,国内外媒体来报导,包括中国中央电视台两个台,国际台和新闻台都报导,凤凰卫视、香港卫视都有报导。香港卫视的副总裁亲自到法会来采访我,我跟他讲,我鼓励他,你们香港卫视要办一些活动。我告诉他说,现在这个社会,有两种人可以救世,也可以将这个世界灭亡,哪两种人?第一种是国家领导人,他们一个好的政策,譬如说提倡传统文化,救世,不但救中国,可以救世界。第二种人,我说就是你们这些媒体的领导人,你们这些电视节目播的是好的内容,你提倡的是孝道,提倡的是伦理道德,你可以将社会大众人心教化过来,功德无量;如果你全播色情暴力,你就是灭世,将这个世界毁灭。所以,一个就是功德你可以去极乐世界,另一个你要去堕阿鼻地狱,你自己选择。

所以我鼓励他说,《孝经》上讲,「教民亲爱,莫善于孝」,现在每一个人都希望和谐,希望社会能够安定,怎样才能够使社会安定和谐?孝道的教育,孔子讲,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所以你们电视台可以怎样?我就给他出计策,你每年评选香港十大孝子,这十大孝子评选过程中,你做报导,在电视台报导,派摄影队实地去拍摄孝子是怎样孝亲。

我说国内很多这些很感人的孝子故事,譬如说大连的王希海,从二十三岁开始辞了职务,拿着社会救济金在他父亲身边来孝养,他父亲是植物人,每天为他擦身,一天擦六次身,每两个小时为他按摩一次全身,每天都换床单,每天喂他六餐,还将他扶起来散步,植物人怎样散步?他的父亲很胖,他将他的父亲抱起来,两一只脚踩在他自己的脚面上,接着自己往后退,使他父亲有散步这样的动作,散步两个小时,自己累得浑身大汗。然后将他父亲放下之后,为他抹汗,父亲也出汗,运动。所以床单天天都要换,怕什么?睡在床上皮肤会生疮。他父亲有时排便不顺利,他亲自用手将大便挖出来,再闻一下,大便很正常,他就很高兴。如果是他父亲有时候有痰咳不出来的时候,他就将一条橡皮管伸入他父亲的喉咙里面,这边用口就吸出来,一吸就吸了二十六年,直至他的父亲八十二岁去世为止。所以这样的孝子感天动地的事迹,我相信香港也会有。

你们这些媒体要报导,你这样报导,可以教化多少人?大家看到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感人的孝心人,自己就不敢、不好意思不孝父母。所以当你评选的时候,你就是将大家孝心发挥出来、焕发起来。所以如果能够如是评三年,评比的时候做大型的活动,还请特首出来参加,特首来颁奖。十大孝子是对我们社会有非常大的贡献的,为什么?他们是我们社会的榜样。特首来亲自颁奖,所有媒体进行报导,你看三年,我告诉你,这个社会人心就变了,风气就转了,就不会这样唯利是图了。所以这个就是调众生。现在怎样调?首先要将众生的孝心焕发起来。

还有一个是敬老、爱老。社会,现在特别是香港这个功利的社会,大家只管自己,家里的老人,一般都是不理,推到老人院。所以老人家心里面都觉得很难过、很委屈,自己辛苦一辈子,为社会做贡献,教养自己的儿女,结果儿女大了,自己老了,社会就不承认我,所以他心里面会很难过。一难过,就会有怨恨,有怨恨,你说他死的时候,他带着这种怨恨死的,他不会去好的地方,多半都是三途里面。所以老人,一定要用爱心去关怀他们。香港确实有不少的老人院,我都看过一、二间,但是我觉得,一个物质生活方面当然要提升,更重要的要提升的是什么?精神生活。老人家没有精神生活,很空虚,如果身体有病,心里面更加难过。在一起住的老人,互相之间都不会聊天,为什么?心里面难过、难受,他自闭了。然后看一下,今天有个人抬出去了,明天那个人抬出去了,几时到我了,你看,这个心情多难过,所谓吃喝等死,这个心情你就可想而知。如果老人家有这些怨气,这个社会也会有各种的不顺,为什么?怨气它本身是一种能量,它会影响整个社会。天灾人祸,多半都是这些怨气招感来的。

所以帮助老人家非常重要,有能力的我们可以帮助老人院,怎样帮助?建一个模范的老人院,就是为大家做个榜样,我们这个地方,老人家个个都是很快乐、很欢喜,吃得好、住得好、心情好。吃得好、住得好,外国很多老人院都做得到,好像美国、澳洲老人院我都参观过,澳洲老人院做得最好,条件非常好,物质生活来讲照顾得非常周到,但是心情不一定好。为什么?他没有精神生活,所以他天天即使吃山珍海味,他都觉得空虚难受。应该怎样?老人要教育,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用什么教育最好?用佛法,用净土法门最好。为什么?他知道,原来我将来要去一个好地方,他就满心的希望,有希望的人,他就会显得年轻。为什么年老会多病?因为年老的时候他没有希望,他觉得人到了最后,要死了,一切的希望都要灭绝。年轻人他为什么健康?因为他有希望。现在你能够给老人家一个希望,他觉得将来我就会有一个好去处,你教导他怎样去,他每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佛、听经,一天可以听八个小时经、念八个小时佛,真是无病无痛,念佛的人年轻。

所以调,要知道怎样去调众生。包括现在我们社会每一个小区,你要想到我们怎样使众生能够认识佛法,如果不认识佛法的话,他就不可能接受到这么好的教育。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是我们师父老人家净空老法师用一生六十年学佛为我们验证出来,他给我们做出样子出来。我自己学佛二十年,也都尝到这些味道,虽然没有师父上人那么有体会,但是一点点的味道已经尝到了。如果不尝到这些味道,我不会出家,我不会抛弃我世间的教授工作不做,我不是走投无路才入佛门的。

确实是人生最高享受,这个享受不是从外面的物质欲望满足得到的,所谓法喜充满,无论你是穷人还是富人,贵人还是没有地位的人,统统都可以得到。如果要说贫贱,我现在是很贫贱,贫是没有钱,我是身无分文,贱是什么?没有地位,所以叫贫贱。贫贱也有快乐,你既然知道了,原来你的快乐不是建立在财富上面,你就不需要那么贪。现在你看整个社会哪个不贪?愈贪就愈痛苦,他的欲望无止境,赚了一亿就想十亿,赚了十亿想一百亿,他不可能止,一直到死他都觉得不够,但是他一分钱也带不走,所以你说何苦来?

所以我们想将佛法介绍给人,自己要好好学,然后有机会我们要去宣传。香港我不知道总共有多少个区,有多少区大家知不知道?十八区。如果十八个区里面,每一个区我们都办一个活动介绍佛法,介绍你学佛如何能够得到你智慧的、幸福的人生,大家明白了,原来佛教不是迷信、不是宗教,不是说专门超度死人的,不是搞骨灰庵的,是搞什么?搞教育的,教我们怎样能够得到智慧,怎样能够得到幸福,大家认识了,他来学了。我相信香港真是香了,「香江庄严」。这个需要大家去推动,「调众生,宣妙理」,其实真的要落实。

所以《无量寿经》我们要怎样学?每一句要想我们怎样去落实。当然「调众生」首先从调自己开始,自己都没有调好,你想调众生是不可能。就好像讲你是一个医生,但是你自己一身病,你去医别人,别人觉得,他不敢相信你,你先医好你自己,自己都没有医好,医我?万一把我医成好像你那样,就麻烦了。自己先要调自己,将自己调到断烦恼,没有烦恼了,天天都欢欢喜喜、快快乐乐,你才能够感动人。所以学佛的人,首先第一个脸上先要有笑容,你脸上没有笑容,好像苦瓜脸一样,人家看到你就说,别学佛了,学得好像他那样就惨了。不可以这样。处处要想到为众生做好样子,这就是菩萨发心。菩萨不是说你受了菩萨戒就叫做菩萨,菩萨是你真正发起菩提心,但为众生皆离苦,不求自己得安乐,有这种存心你是菩萨,即使你没有受菩萨戒,佛菩萨承认你是菩萨。

我们再看下面经文是「示福」,示福田。

【贮功德。示福田。】

菩萨在我们这个世间,他做种种的功德,为我们众生做福田。功德是什么?这个我们要搞清楚,我们去到寺庙,看到有个功德箱在那里,投点钱下去,是不是叫做功德?未必,看你用什么心。如果你投钱进去之后,逢人就跟人说,我每次去寺院都投钱,今次我还投了一百块,我很有功德。这样就没有功德。你看当时达摩祖师来到中国,见到梁武帝,梁武帝是佛门的大护法,他建了四百八十座寺院,在历史上没有第二个超过他,你说他功德是不是很大?他自己认为很大,见到达摩祖师说,你看我的功德大不大?结果达摩祖师给他一盘冷水倒下去:并无功德。梁武帝一听就很生气,立刻送客,将达摩祖师赶出去,不去护持达摩祖师。你看,这么好的一位菩萨,开悟的大德在他面前,不认识。为什么?执着功德。达摩祖师有没有讲错?没讲错,他确实没有功德。做这么多是好事,但是他没有功德,这些好事做了什么?做福德。他很有福报,做那么多好事,我们世间人说,福气很大。福后面有气,他有福,然后很有气,整天都很生气,发脾气。所以很多大富大贵的人是很有福,也很大气,很多的烦心事,就是以前做的是福,不是功德。

什么才是功德?戒定慧是功德,你能持戒、能够得定、能够开智慧,这个是功德。所以相比来讲,你去建寺庙和你来听经,如果你建寺庙里面生了傲慢心,你看我捐了多少多少钱建一个寺庙,这个就是达摩祖师说的并无功德。但是你如果在这里听经闻法,能够听到入定,能够开智慧,达摩祖师就会竖起大拇指说,功德甚大。

要『贮功德』,怎样才贮?贮就是慢慢存起来,积累起来。而烧毁功德最大的是你的怒火,叫做火烧功德林,所以梁武帝一发怒功德全没了,一把火烧了,火烧功德林,剩下来就是福德。有功德就一定有福德,但是有福德未必有功德,他没有定、没有慧,他就没有功德。所以你自己想想,你自己有多大功德,怎样看?我上一次发脾气是什么时候,你自己想想。如果我昨天刚刚发完一场脾气,那就是从昨天开始算到今天,有多少功德就是这么多功德了。如果你刚刚才发完脾气,才进入这个讲堂,那你从零开始。所以要「贮功德」,你要贮得下来,你一定要怎么?要忍辱。布施也是功德,但是你不忍辱,你功德贮不下来。贮就好像银行存钱一样,你这边存,那边又拼命去用,钱用完了,就没有功德。这边存下去,那边封住,不要漏出去,那你才贮存得下来。贮存就要靠忍辱,修忍辱波罗蜜,你才能够贮功德。

你有功德,你才能够为众生『示福田』。别人才能够种福,好像一块田,我们种瓜就得瓜,种菜就得菜,种什么得什么。现在菩萨是福田,我们可以种福,就得福。一般讲这个福田,除了菩萨做的这个叫做功德田,就是你供养菩萨,你礼敬菩萨,你就能够贮存功德,除了功德的福田之外,还有其它三种福田。

第一个叫做趣田,趣就是畜生道,恶趣,你对一切众生都爱护。好像爱护动物,外国人爱护动物,专门有爱动物协会,这个也是一种修福;我们佛门里面经常有放生,自己吃素,不杀生,这个就是修福。使众生欢喜,你就能够使诸佛欢喜,所以我们看到哪里众生很苦,我们要救。这个老人家无依无靠,儿女都不理他,我们要伸出援手去帮助他。不仅给他足够的物质生活,还给他足够的精神的充实的生活,教给他佛法,这些都是种福田。第二个是苦田,就是那些贫苦人,我们要救助。第三是恩田。恩田是父母,对我们有恩的人,父母、师长(老师)。父母是养我们的身(身命);师长,特别是佛法里面的老师,是生养我们的法身慧命,这个恩德不亚于父母,所以我们都要对他们行孝、行敬,这个是种恩田。所以这三种田,再加上就是供养圣贤、供养佛菩萨,这个是功德田。

我们自己要发心做众生福田。无论在家出家,你只要真正有修行,你的存在就是为众生示福田。你真正有真修行,你念佛三昧,别人哪怕对你合掌恭敬,他也种了福田,所以自己一定要有这个修行。

下面第三小节是「救苦」。

【以诸法药。救疗三苦。】

这里是讲众生有种种的病苦,病不仅是身体的病,心病更要紧。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病,所以佛就有八万四千种药来救治,所以这个『法药』,是用药来比喻这个法门可以救众生的苦难。

这个苦讲的是『三苦』。「三苦」有两种讲法,一般来讲,三苦有苦苦、坏苦、行苦,这个是名词术语。苦苦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件事它本身就是苦的,好像我们肚子饿,觉得很苦,本身就是苦;或者是发困了,昨晚没有睡,一夜都失眠,今天要来听经,很苦,这个就是苦苦。第二种苦,这件事本身可能你觉得很欢喜做,很快乐,但是它不可以长久,一旦破坏,你就觉得很苦。譬如说你肚子饿的时候吃饭,吃饭这件事很快乐,吃什么都香,现在给你山珍海味各种的美食摆在你面前,吃完一碗又一碗,吃得很快乐。但是问题是,如果现在突然说不给你吃,你吃到一半没有吃饱,不让你吃了,这件事被破坏了,你就觉得很苦,特别是已经尝过这个美味之后,你现在不让我吃更苦。还有,这件事如果一直让你做下去,监督你做、强迫你做,你也苦。吃饭,饿的时候吃一碗很好很快乐,吃两碗,就没那么快乐。经济学里面讲的是什么?递减的效益,递减效用。第二碗就没有第一碗那么快乐,第三碗就没有第二碗那么快乐,第四碗不行了,开始苦了,如果第五、第六碗一直监督你吃,一直苦下去了。你看,原来快乐可以变成苦。你说吃饭快乐,好,你一直吃下去,看你快不快乐?你就不快乐,变成苦了。乐可以变成苦,这个叫做坏苦。而且这个苦不会再变成乐的,乐可以变成苦。你说吃饭是乐,一直吃下去,就愈来愈苦,它不可能说吃下去,后来到了极限就变成乐,它不可能。但是苦是永远都是苦,乐可以变成苦。所以这个世间没有真正的乐,它没有长久的乐,乐只是暂时离开痛苦少许,你才觉得这个苦暂歇一下,这才觉得乐,其实这个都不是乐。

第三种苦是行苦。行苦是一切世间的万物都在变化,在转变不能够停止,你也不能够控制。万物都有生老病死、成住坏空,你想控制都控制不了,如果你能够控制,你应该年年十八岁,年年都是年轻美貌,但是不行,控制不了。从出世那天开始,就每天向哪里精进?向坟墓、向火葬场去精进,停不下来,所以这个叫做行苦。

在欲界三种苦都有,苦苦、坏苦、行苦。在色界,苦苦没有了。苦苦是怎样来的?因为你有欲望,你才有苦。色界人禅定很深,他的欲望已经彻底伏住了,用他的定功伏住了欲望,他就没有苦苦。譬如说他不会肚子饿,他不会想吃东西,他不会想睡觉,他没有这些欲望,财色名食睡这些欲望统统放下了,他就没有苦苦。但是他有坏苦,他在禅定当中,他的寿命很长,禅定里面,他虽然有这些妙乐,他的寿命是有一定,到他寿命完的时候,他又要堕落,这个就是坏苦。而他即使现在没有坏苦,他一念一念的向前,就是不断的变化,他都有那一种很微细的成住坏空,他能够觉察出来,这个就是行苦。

到了无色界,色界是有身体、有物质,色就是物质,无色界连物质都没有了,没有身体,没有宫殿,什么都没有,只有灵的世界,灵界,他的禅定就更深了。最高一层天,非想非非想天,寿命八万大劫,但是他也有终止的时候。而他自己知道将要到的时候他也要堕落,这个就是行苦,念念变迁不停。

所以佛经里面讲,三界统苦,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没有一界不苦的,所以你出离三界才是真正离苦得乐。往生极乐世界,三种苦都断了,才叫极乐。什么叫极乐?「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个才是极乐。所以「以诸法药,救疗三苦」在我们净土宗来说,最简单就是求生极乐世界,你就救疗三苦。

三苦还有另一种讲法,是唐朝嘉祥大师讲的,叫做「三有之苦」。三有就是讲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虽然跟前面讲的三苦也相应,但是他这里就更加显示出要超越三界的意思,救疗三苦就是出离生死苦海,断尽三界里面的见思烦恼,这个就救疗三苦。所以这个意思就更加好,讲三界之苦。

下面经文讲的是「授记佛护」。第一小节讲「授记」,总共六句经文,就是:

【升灌顶阶。授菩提记。为教菩萨。作阿阇黎。常习相应无边诸行。成熟菩萨无边善根。无量诸佛咸共护念。】

这几句经文讲的是密法,密宗。我们可能听过,如果菩萨不修密法,是不能够成佛的。这个密法不是我们简单讲的,现在看见的密宗这些灌顶法,那个灌顶一般叫做结缘灌顶,就好像我们受三皈五戒差不多,结缘,它不是真正传承大法。『升灌顶阶』,它讲的是「受职灌顶」。密宗里面讲的灌顶有两种,结缘灌顶,他只是传你一个修行方法,譬如说你持咒,你学了一个手印,你自己回去练,但是你没有资格成为密宗里面承认你的,譬如说金刚阿阇黎这些资格的。而受职灌顶就是真正的灌顶,讲如法修行的人,是得到了密法的灌顶之后,他严持戒律,精进修行,而且有很长的时间,功夫已经很深,智慧已经开发,这个时候就可以为人师,就可以做老师,于是就可以做为金刚上师,或者是金刚阿阇黎。就等于是密宗里面给你一个职务了,叫做金刚阿阇黎职务。

这种人,第一个他知见是完全正确,第二个真正有修行、真正开智慧,不是普通人可以担任的。好像黄念祖老居士,他本身就是在密宗里面得到金刚阿阇黎的地位。他老人家不是普通人,是等觉菩萨,至少是等觉菩萨再来,所以他批注的这部《无量寿经》的《大经解》,批注得非常精彩。我现在也是用他的这个版本,他批注之后讲了一次,我是用他讲的这个讲记做为复讲。我们师父上人净空老法师,现在是用他的《大经解》,他用文言文写的《大经解》,用那个批注来讲解,讲得更加详尽。我们这个是用白话解,比较简单一点。所以「升灌顶阶」是真正已经开悟了,可以成为上师了。这个是菩萨。

密宗,其实大家听到密宗就觉得很传奇,因为听这个密字,里面有什么秘密?好奇的心就来了。其实密宗里面不是有什么秘密,这个密是什么?因为它太深了,一般人未必有能力去理解,更加没有智慧契入,所以就叫它密。这个密是叫做深密,不是秘密。其实密宗它跟净土宗是非常相应,学密的人首先要通教理,所以学密宗首先十年学显教,你教理不清楚,你修密叫做盲修瞎练,修不好的。一定是要对教理非常理解;第二个你要真正有好的上师来指导你,这两个条件很多人都达不到。

净土宗当然也要有教理的基础。印光大师讲,所有的佛法的法门,统统都要从教理入手。你不明白道理,你怎么去修行?好像一个盲人,他都找不到方向,他怎么走路?一定是看明方向了,你才能够走路。所以教理的学习很重要,净土宗也要学教理。而净土宗跟密宗很相似的地方,都是叫做他力法门,叫做果教派,果教就是以果来修因。

密宗它是直接以十方诸佛为自己的本尊,所以能够得到诸佛的加持。净土宗是专一,专以阿弥陀佛为本尊,能够得到阿弥陀佛加持。阿弥陀佛加持你,十方诸佛也都护念你,所以他是一样的。他力法门是什么?我们成佛怎样成?靠阿弥陀佛成,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就一定不退成佛。所以我们念阿弥陀佛的时候,跟密宗讲的三密相应、即身成佛道理是一样的。三密相应是众生的身口意三业跟如来的三密相应,身密、口密、意密。这个相应的时候你就成佛了,不相应的时候你就不是佛,你就是凡夫。所以密宗它为什么也是快速的法门?因为它一相应就行了。

而我们净土宗怎样能够相应?我们用口念阿弥陀佛,我们的心也念阿弥陀佛,我们的耳朵听阿弥陀佛,身体我们就用耳朵,用口,口念出来,耳朵听进去,听到心里,你没有夹杂任何妄念的时候,你就相应了。所以念佛这个要领很重要,怎样念?一定口要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心要非常清楚分明,知道这句佛号在念着,你听得很清楚。这个时候就相应,你念佛时就是成佛时。所以净土宗,夏莲居老居士曾经讲,净土宗就是密教的显说,等于密教的显宗,而密宗就是净土宗的密说。

升灌顶阶就是讲这些菩萨真正做到金刚上师的地位。在密宗的一个教典《秘藏记》里面讲,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乃至等觉菩萨,到了正式要证入佛果之前,就是将要成佛的时候,诸佛就要以大悲水为他来灌顶,等于是为他受职,你已经可以登上法王的位置,等于是宣誓的一个仪式,叫灌顶,正式入佛位。

在会的菩萨升灌顶阶,接受诸佛的灌顶,所以他们都是什么?普贤菩萨。因为我们知道普贤菩萨是密宗的初祖,在密宗里面叫做金刚萨埵,金刚萨埵是密宗的创始人,他就是普贤菩萨的化身。所以大家能够安心念佛,我告诉你,你也是修密宗,也是修禅宗,禅、密都圆融在净土宗里面。而且《阿弥陀经》里面为你授记了,你能够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弥陀佛为你灌顶,这个顶也是比喻,是最高的法门,将这个最高的法门授予给你,叫做灌顶。所以密宗里面的灌顶,拿些什么水来浇一下你的头,这些都是表法的意思,千万不要想着这些水浇到我的头上我就有什么福报,你这样想就是迷信,那是表一个法,表什么法?将最高无上的法门,这个叫顶,顶是最高,授予给你。这个法门是什么?讲破了,念阿弥陀佛成佛,往生成佛,这个就是你能够接受诸佛的灌顶。

『授菩提记』,就是佛为你授记,等于预言将来你要成佛,你的世界叫什么名,你的佛号、你的名号是什么名,你能够度多少众生,这叫做授记。大家能够学《无量寿经》,我告诉你,释迦牟尼佛已经给你授记了。哪里授记?在《无量寿经》第四十八品,大家可以翻开第四十八品,你将来往生极乐世界,「同名妙音如来」,你看,我们将经文打开读一读,这个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授记,这个不是这么简单的。

「四万亿那由他百千众生,于无上菩提未曾发意,今始初发。种诸善根,愿生极乐,见阿弥陀佛,皆当往生彼如来土,各于异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如来。」大家将来成佛叫什么名号?叫妙音如来。同名的佛很多,我们将来在一起,现在接受《无量寿经》的教化,将来往生极乐世界,你成佛之后就叫做妙音佛,你得到释迦牟尼佛的授记。所以这个法门真是无上的法门,你要有信心,坚定不移修下去,一定有大成就。

时间到了,我们就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