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盂兰盆经》,我们继续来看蕅益大师五重玄义,昨天我们讲到第三个部分,明宗。蕅益大师为我们论述本经修学的纲领就是明宗,本经是以孝慈为宗。孝有世间孝和出世孝,佛教导我们孝养父母,是为我们修出世大孝做一个基础,也是一种导引。昨天我们学习了世间孝,另外也学习了出世孝。出世孝有两部分(两层意思),一个就是「直明孝道」,直接跟您讲怎么样去行孝;第二个意思是「以慈成孝」,修慈悲这本身也是行孝,我们来看这一部分:
「次明以慈成孝者,复为三:一生缘慈,二法缘慈,三无缘慈」。以慈悲成就孝道,这里讲的慈悲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生缘慈,第二是法缘慈,第三是无缘慈。我们来看蕅益大师的解释,「生缘慈者,观一切众生如父母想。故《梵网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作此观时,怨亲平等,以此调伏瞋恼悭嫉,乃至证得慈心三昧。凡与我有缘者,皆能为其拔苦与乐,父母恩最重,故与拔最在先也」,这是第一条。什么是生缘慈,这个意思,首先我们要有这个观念,观一切众生如父母。在《梵网经》里面讲到,「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也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实在讲,这不仅是佛的说法而已,更是一种事实,在六道当中,我们无量劫来舍身受身,生生世世都不知有多少的父母,真的,我们遇到的有缘的人、有缘的众生,很可能就是我们过去父母。我们生生世世都是从父母那里受生,没有父母怎么会有我们?所以,所遇到的有缘人,不管这个缘是善缘还是恶缘,怨亲平等,都是我们的父母,我们都要以孝敬心对待他们。如果是善缘的,我们理应去尽孝;如果是恶缘,他对我们不好,甚至来毁谤我、障碍我、责打我,这是怨,怨也是父母,也要用孝敬心对他。正如舜王对他的父母一样,化怨为亲,这个就是大孝。
《弟子规》上讲的「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要能够做到。必须要有这种观念,这是正确的观念,用这种观念来调伏自己的瞋、恼、悭、嫉。瞋是瞋恚心;恼是烦恼;悭是悭贪,舍不得,放不下,贪婪无厌,这都属於悭;嫉就是嫉妒,也属於瞋恨心的一分。这些都是恶道的心所,要把这些贪瞋痴给拔除,我们才能够脱离三恶道。对待一切众生绝没有贪爱、没有瞋恚、没有嫉妒、没有恼恨,乃至没有对立矛盾,以真正的孝敬之心平等的去尊重、敬爱、关怀、照顾、帮助一切众生,这就能够证得「慈心三昧」。三昧是梵语,翻译成中文是正受,正常的享受。我们凡夫的享受都不正常,因为这种享受都是五欲的刺激,身的感受是苦乐,心的感受是忧喜,身心这些感受都是不正常的。什么叫正常的享受?身没有苦乐,心没有忧喜,这个时候才是正常,这种受佛家称为舍受。凡夫,有禅定功夫的人他们也有舍受,可是他们的舍受不能保持长久,就不能叫三昧。能够保持长久不变,这就称为三昧。
如何能做到身无苦乐、心无忧喜?这就要放下我执,因为有个我,才有我的身、我的心这些种种感受,所以有苦乐忧喜;如果把我放下,当然也没有我的身,也没有我的心,那苦乐忧喜从何而来?没有了,这时候你就得三昧。以孝慈之心,就是完全无我的孝敬父母、孝敬一切众生,住於慈悲之心,这就是慈心三昧。正如大舜对他的父母,他真的能做到无我。假如有我这个观念,《金刚经》里说有我相、有人相、有众生相、有寿者相,有这四相他做不出来。他父母要谋害他,他竟然对父母一点瞋恼之心都没有,不是凡夫,他也能得慈心三昧了。
像《金刚经》里世尊告诉我们,过去他做因地的忍辱仙人的时候,遇到歌利王割截身体。这是暴君,用刀把他身上一块一块的肉割下来,而且是冤枉他的,他是无辜的,歌利王是因为误会生起瞋恼,对他凌迟处死。这个时候忍辱仙人自始至终没有生过瞋恼,忍辱功夫成就。《金刚经》里讲他因为离开四相,如果有我相、有人相、有众生相、有寿者相,歌利王割截身体应生瞋恨,应该会有瞋恨心;可是他没有瞋恨心,证明他已经离四相,他已经得到慈心三昧。所以他能发起一个慈悲心,不仅不怨恨歌利王,而且发了慈悲愿,怜悯他的愚痴,发愿说将来我成佛的时候,第一个要度你。果然世尊说到做到,释迦牟尼佛成道第一次讲法,在人间讲法,这是鹿野苑度五比丘,第一个证得阿罗汉的憍陈如尊者,他过去就是歌利王,真的第一个度他,这是慈心三昧。
凡与我有缘者,皆能为其拔苦与乐。跟我有缘的人就是我们的父母,如果过去生中没有做过父母儿女这种亲缘,这一生遇不到,所以都要为他们拔苦与乐,就是帮助他们离苦得乐。帮助众生离苦得乐,首先要帮助谁?当然是我们这一生的生身父母,因为父母恩是最重的,而父母恩中母亲之恩尤重,十月怀胎,三年抱持,这种恩德就我们生生世世都报不尽。所以最先要度的是自己的父母,然后用这种慈心,孝慈之心,对一切众生。这是讲到「生缘慈」,生就是众生,因为有缘的这些众生令我生孝慈之心,这叫生缘慈。
再提升一个层次,叫「法缘慈」。我们看蕅益大师注解,「法缘慈者,观一切法皆从缘生。故《梵网》云,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众生惟是四大合成,无我无人,无寿无命,即四大无二。故慈心所缘,亦无有二。作此观时,怨亲一相,乃至证得慈心三昧与拔之力,较前更胜也」。法缘慈就比生缘慈层次更高,这种观念是观一切法从缘生,所谓因缘所生。一切法是一切的现象,宇宙中万事万物真的无不是因缘所生,因缘就是条件,各种条件合成的。像我们身体叫四大和合,四大就是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它是一种代表。对我们人体而言,这个地就是有实体的,像骨肉这些就属於地大;水大是流动的,液体的,像我们的血液、汗液、体液这些都属於水大;火大是指温度,人有体温;风大是指我们的呼吸。所以人体,这个物质的身体不外乎就是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和合而成的。
地水火风四大整个宇宙都有,这物质世界里面离不开地水火风,它能合成我们的身,当然也就是通宇宙,科学家也讲物质不灭。人体死了以后,肉体消亡,火化了回归尘土,地水火风又回入宇宙当中,什么时候因缘成熟,又合成一个人体,这是从父母所生的。所以《梵网经》里讲的,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从这个基本物质元素构成的角度来看,我身跟宇宙一切众生的身是一样的,既是一样,便可以说一切地水火风都是我本来的身体。你从事上讲也讲得通,你看你生生世世轮回,在整个宇宙中每一个世界你都去过,无量劫的轮回,无量世界里面的轮回,所以无量世界里头都有你过去生中的那种身体地水火风的元素。既然如此,一切众生他们身体里头的地水火风,过去不也是我身体的地水火风吗?众生都是四大合成的,所以众生跟我便是一不是二,你就从物质的角度上来看也是如此。所以说实在话,是无我无人,你说哪一个身体真是叫我?整个宇宙的地水火风这些元素所构成的身体都是我;换句话说,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大我,根本没有一个小我在,也没有一个跟我对待的人在,人我一体。
无寿无命,这讲的寿和命。在凡夫眼中好像我们都有寿命,人生七十古来稀,活到七十岁这就到头了,死了以后这命就完了,好像有寿有命。实在讲,你从物质不灭的角度来看,没有真正的寿命,只是构成身体的这四大元素合成和分开而已,四大永远都会存在,这就是所谓物质不灭。就像最基本的物质,我们说原子里头有原子核,原子核外面绕著电子,原子核里头有中子、有质子,中子、质子它是由夸克构成的。现在发现的物质,夸克和电子这是最基本的,叫基本微粒或者基本粒子,它里面也有地水火风。地大,地大是讲它是物质,原子就是一种物质,它是个实体,它不是虚拟的,这叫地大;水大和火大,这是阴电和阳电,你看原子核是带正电,电子是带负电,这是有水大、有火大;风大是讲它的运动,你看电子不断围绕著原子核高速的运转,它有风大,原子也是高速的振荡,这是风大。所以基本的微粒,如果我们能承认科学家讲的物质不灭的话,就知道那只有什么?这些基本元素构成我们的身体,或者是分开,所以只有缘的聚散,没有所谓的寿命,聚了之后不能说它有寿,散了也不能说它没有命。因此真正用这种观念,了解整个宇宙四大无二,我与众生都是四大假合,同一种构成,《金刚经》里讲的「一合相」,真的一合相。
现在科学家提出的,基本粒子最基本的构成是一种「弦振动」,像琴弦在振动一样。它已经不是物质上的振动,它就是一种振动,不是物质的,是像一种弦那样的振动,这种振动构成了电子、夸克,进而构成原子、分子,构成我们这种身体、万物,乃至整个宇宙。这种振动它就是一合相,所以整个宇宙就是建立在一个振动的基础上,它不二,它只有一,就是一种动相。这个动,现在科学家还没有发现到底是什么动,我们看《六祖坛经》恍然大悟。当时六祖惠能大师,唐朝时代的,得了五祖的衣钵以后,南下到了广州,在光孝寺听法的时候,见到两位法师看到风吹幡动,就在那里争吵,一个说是风在动,一个说不是风动,是幡在动。惠能大师上前跟两位说,你们都别争了,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原来心在动,才有整个宇宙在动。所以科学家发现这个弦振动到底是什么动?惠能大师早已经给我们把答案说出来了,是我们的心在动,念头在动。没有念头,没有宇宙了。宇宙怎么来的?念头产生的,正所谓「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从哪来的?你的心造的,念头变现的。所以说到底,真的四大无二,只有一合相,就是动。
你这样观察宇宙,你的慈悲心就出来了,为什么?你才知道整个宇宙原来就是你这一念产生的,都是你的念头。就像人作梦似的,梦境里头看到所有的人、所有的相,不都是你自己作梦的心变现的?对你怨恨的人,对你亲爱的人,那都是你能作梦的心所变,所以慈心所缘,亦无有二。这个慈悲心是什么?一体的心,真的,看众生一体,都是我们念头所生,没有二,只有一心,没有人我了。你有这样的观照,这叫般若智慧,怨亲一相,怨亲平等,都是我们心性变现的,这时候你得慈心三昧。与拔之力,这是你见了性,真正能够随顺一切众生,方便救度,拔苦与乐。这种建立在般若智慧基础上的慈心三昧叫法缘慈,比前面生缘慈就更加的殊胜,这是大智慧做基础的。
下面讲的「无缘慈」,那更高了。「无缘慈者,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法界一相,真实平等。不住法相,及众生相。观菩提即烦恼,涅盘即生死。起无作誓,欲拔性德之苦,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起无作誓,欲与性德之乐,此慈即悲,此悲即慈。称性圆修,薰成三昧。随法界众生,有可化机宜。关於同体法性者,无谋无虑,任运应之。如此大慈,不可思议,普门示现,神力无边,刹尘含灵,无不遍度,生我重德,宁不超升也?」
这里讲的无缘慈,是佛果地上的慈悲,这缘是条件,无缘就是无条件的慈悲。为什么他能做到无条件的慈悲?这还是他有正确的观念,他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是本体,觉悟了此心,便称为诸佛,迷失了此心,便称为众生,本没有差别的。所以佛即是众生,众生即是佛,心即是佛、心即是众生,这个三者是一不是三,所以称为法界一相,真实平等,唯有一心。在体上来讲这是一,这一相是什么相?空相。在相上讲(在事上讲)那是无量无边的,那是无量相。无量相都是平等的,为什么?同一个真心本性变现的,而且同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谓「相有性无,事有理无」。在理上讲(在性上讲)是无、是空的,本性空寂,可是它所变现的相无量无边,这叫妙有。
诸佛见一切相,能悟诸相本体,所以他不住法相及众生相。这里讲的法和众生,就是指无情的众生和有情的众生,也就是一切有情无情的现象他都不住。那他住在哪?住在真心上,不会被相所迷。从相上见性,这就是诸佛,所以他看一切众生无非是自性,绝对没有对立、没有二,这叫入不二法门,什么都是不二。这里举出「菩提即烦恼,涅盘即生死」,菩提与烦恼不二,涅盘与生死不二。菩提是梵文,翻译成中文就是觉悟。觉悟了自性称为菩提,迷了自性就叫烦恼,菩提跟烦恼也不二。涅盘与生死,涅盘是断尽一切烦恼的这种果德,生死是具烦恼束缚所得到的果报,也就是因上的菩提跟烦恼不二,果上讲涅盘与生死不二。
这四谛里面讲的苦集灭道,生死是苦,涅盘是灭,菩提是道,烦恼是集,统统不二。这就是圆教里所说的「无作四谛」,都是不二,哪来的造作?所以他也起四弘誓愿,发起四弘誓愿,但是这个四愿叫无作誓,作而无作,发誓愿,誓而不誓。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什么?拔性德之苦。苦也不离自性,众生也不离自性,度一切众生,统统没有离开自性,所以苦也是性德,乐也是性德,拔苦与乐都是性德。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所以菩萨发起四弘誓愿,与众生乐,这个乐也是性德之乐。拔苦称为悲,与乐称为慈,慈悲是从与乐和拔苦两方面来讲。拔苦和与乐都不离性德,都不离自性,都是性德,就是说此慈即悲,此悲即慈,慈和悲也是一不是二。这真是样样都不二,样样都回归自性。
称性圆修,能够见性的人,他修行就是圆修,所修的都是在性上,度众生也好,成佛道也好,都不离自性。薰成三昧,这种三昧也是慈心三昧,但是他的这种境界又较前面两种更高,这是属於法身大士、如来地上的这种果德。随法界众生,有可化机宜,这是《法华经》里讲的,众生应什么身而得度者,他即能现什么身而为说法,是法身如来随机应化。关於同体法性者,无谋无虑,任运应之,跟众生同一法性体,无谋无虑是他不起心不动念。我们现在要度众生是起心动念去度的,看到人家苦,我马上去帮助,起个念头要帮助他,拔苦与乐都是起心动念,造作。这是有造作,不是无作,我们是有作。前面生缘慈悲是有作的,法缘慈悲还是有作,为什么?他还是要起一个观照的智慧,还是有起心动念。可是无缘慈悲,这里头没有起心动念,任运应之,任运是自然的,众生只要有感,他就有应。像钟一样,你敲它一下它就响,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任运自然,没有丝毫造作。有起心动念,这都有造作,就连菩萨度众生,他也起心动念,他有造作,只有佛能够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任运应之。
这样的大慈悲是不可思议的,不可思议即是形容境界的高广,也是劝导我们如是修行,不可思也不可议。思是思惟,起心动念叫思;议是用语言来议论,那更不行了。说不出,也想不到,所以叫你不要用思惟,不要起心动念,这时候你才能够证得。普门示现,神力无边,在这个境界上真正做到普门示现,像观世音菩萨一样,能够任运示现一切身度化众生,这种叫神力无边。可是他神力无边,也没有一个念头觉得自己神力无边,有一个念头,这就已经落到起心动念,就没有这个无缘大慈了。他能够在尘刹国土,无量无边的国土里头度一切众生,含灵就是众生,有情的众生就是含灵,叫遍度,一个都不漏。为什么?他称性,众生是自性所变现的,他跟自性融成一体,所以众生有感,他必定有应。得到这种境界了,那当然自己的父母必定超生,为什么?父母对我们恩德很重,生我们养我们,这是重德,自然我们这种功德就加持到他身上,所以他必定超生。所谓一人成道,九祖生天。如果一人成佛,何止九祖生天?无量的祖先父母都得到超生。
这里讲到的三种慈,生缘慈、法缘慈和无缘慈,蕅益大师说,「此三种慈,生缘乃三乘之所共修。但二乘本无利他宏誓,故为力微;菩萨修之,力用广大。次法缘慈,二乘亦能少分修习,正是菩萨所修。三无缘慈,则中道佛法,不共二乘」。这是一个小结。
说生缘慈,这种孝慈的修法是三乘共修的,三乘讲的是声闻、缘觉、菩萨,三乘都修学。二乘人就是声闻、缘觉,这属於小乘,有的说声闻是小乘,缘觉是中乘,所以称为二乘。二乘人,他没有立度一切众生的弘愿,他是只求自度,没有度人,所以他们所修的生缘慈这种道力就比较微浅。因为什么?发心不够大,你的道力随著你心量的扩大而扩大,所以度化父母的能力也就受到了局限,受到你自己发心的心量的局限。在本经里面是目犍连尊者给我们做示现,目连尊者示现是属於声闻乘,小乘人心量不够大,所以佛只告诉他度他的生母乃至七世父母,他没有再说多,就说七世父母,这个道力就比较微浅。当然,其实目犍连尊者他是法身大士来示现,告诉我们这里的深义、密义在於什么?我们一定要发大心,才能够真正度化无量无边的父母。所以佛发大乘心,菩萨也修生缘慈,这个力用就广大了,力量就不可思议,这个力量随著他心量的扩展就扩大了。
第二个法缘慈。法缘慈,二乘人他们也修习,那是什么?有一类声闻缘觉的修行人,他们的心量比较大,他可以修习少分,他能契入少分,可是般若智慧二乘人不足。菩萨有般若智慧,他观一切法是一相,他的慈心三昧是非常踏实,建立在般若大智的基础上。所以这正是菩萨所修,菩萨的正修。
第三种无缘慈,是中道佛法,那是法身如来,证得中道第一义谛,这些人才能够修习到的,不共二乘,二乘人没办法修。这是讲到三种慈。
底下说到,「今就目连释者,须约本迹。本则诸大声闻,皆法身示现,久修久证无缘大慈。迹则示同小果,仅成生缘慈力。故佛简云,非汝一人,力所奈何。众圣之道,具三种慈。故云,当须十方众僧之力也」。回到本经上讲,目犍连尊者救度他的母亲,这里要分开本、迹两个方面来讲。本就是他的本来面目,目犍连本来面目是什么?经上讲是大声闻、大阿罗汉。阿罗汉是梵文,翻译成中文叫做无学,就是你不用再学了,你毕业了,你圆满了,这叫无学。大阿罗汉是大乘无学,那就是什么人?法身如来,那是大乘无学。小乘无学就是阿罗汉,大乘无学是法身示现,不是普通的阿罗汉,他们是久修久证无缘大慈,这古佛示现的。释迦牟尼佛在这里示现成佛,还有很多古佛也来示现做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一佛出世,千佛拥护」,大家来表演一场戏一样,把佛法流传下来。他不是普通人,这是从根本上本来面目上讲。
从迹上讲,就是他表面的样子,这是示同小果。好像是一个小乘阿罗汉,在经上讲他刚刚证得六种神通,这都是表演的,示现一个小乘声闻,仅仅成就生缘慈力。生缘慈,刚才讲到,他自己对父母尽孝,能观一切众生是自己父母,生缘慈。可是这种力量很有限,而且他示现成小乘,心量不够大,智慧不够高,所以道力就很有限。所以佛在经上讲,你要超度自己的母亲,从饿鬼道超拔出来,非汝一人,力所奈何,不是你一个人能成就的,要靠三宝众僧之力。众僧是众圣之道,具三种慈,僧里头有声闻、有缘觉、有菩萨,也有法身如来示现,这里面包括了生缘慈、法缘慈、无缘慈三种慈力,这就能够超拔自己的母亲,而且能够超拔过去生生世世的父母。所以佛告诉我们,当须十方众僧之力,这就是藉三种慈力才能够成就。
底下讲,「何故约三慈成孝?以经中云,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当知不修慈力,莫成孝道。儒者亦云,无故而伤一昆虫,非孝也;无故而损一草木,非孝也,况佛道乎?」本经是「以孝慈为宗」,为修行的纲领,这里讲到「以慈成孝」,为什么要这么说,慈跟孝有什么关系?蕅益大师这里告诉我们,本经中讲到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这就是孝道,用孝慈之心忆念生自己的父母。如果不修慈力,你就不能成就你的孝道,你就不能超拔自己的父母。所以慈跟孝是联系在一起,很紧密的,慈也就是孝。连儒家也讲无缘无故的伤一个昆虫,这都是非孝,这都不孝了,无缘无故损伤一个草木也是不孝。儒家都这么说,昆虫草木犹不可伤,更何况佛道?所以,慈悲一切本身就是孝道。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一下。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盂兰盆经》五重玄义「明宗」这一部分。刚才我们讲到出世孝里面的「以慈成孝」有三种慈,生缘慈、法缘慈和无缘慈。我们继续来看蕅益大师的论述:「又慈即是顺,顺法性故;顺即是孝;孝即是一切佛法宗要。欲孝父母,须顺三宝;欲孝顺三宝,须修孝慈,报父母恩。又三宝即是父母。如《骂意经》云,佛为父,法为母等。又父母亦即是三宝,如云,有二活佛在汝家中,谓父与母。」这里蕅益大师为我们说明修慈就是顺法性,法性也是我们的自性,自性的性德人人本有,我们能随顺自性性德,就能够成就佛道。慈就属於顺性德,顺也就是孝,孝顺孝顺,孝即是顺,顺即是孝。这个顺,不是顺众生的迷情,而是要顺法性,这一点我们要懂得。不是说父母要我们杀人放火,造作恶业,我们也顺著干,这个不是真正的孝顺,是陷父母於不义,哪里是孝顺?顺是顺法性,随顺性德,这就叫孝。孝即是一切佛法宗要,宗就是纲领的意思,要就是关键的意思,重要的、关键的纲领,佛法的重要关键的纲领就是孝道。
所以学佛学什么?就是学孝道,把孝道做圆满了就是圆满成佛。菩萨还没有圆满成佛,也就是说,他的孝道还没有圆满。连等觉菩萨尚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尽,这都是对不起父母,这也是孝道没有圆满,所以真正圆满孝道的,就是如来果地。欲孝父母,我们希望要孝顺父母,须顺三宝,必须要顺三宝。三宝是佛法僧,也是我们自性中本具的三宝,所以顺三宝就是顺性德。佛是觉而不迷的意思,法是正而不邪的意思,僧是净而不染的意思,你随顺自性的觉正净,这叫顺法性,这叫孝父母。所以这部经的深义我们要了解,表面上是教我们孝父母,实际上劝我们顺三宝、顺法性。
欲孝顺三宝,须修孝慈。如何来随顺三宝,修觉正净?下手之处就是修孝慈,孝和慈都是性德。孝是我们的观念,什么观念?一体的观念。你看中国的文字非常有智慧,这个「孝」字,上面是个老字头,下面是子字底,表示老一代和子一代合为一体,这叫孝。父母跟子女是一体的,不能有代沟,现在西方社会讲的代沟,那就没有孝了,老一代和子一代就隔开了,哪里称孝?老一代上面又有老一代,一直追溯到过去无始;子一代下面又有子一代,一直延伸到未来无终。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是一体的,这是孝的意思。这是时间上讲,无始无终是一体;空间上讲也是如此,十方遍法界虚空界也是一体。体是什么?体是自性。一切微尘刹土、一切时空、一切众生,统统都是自性所变现的,当然是一体,所以我跟众生是一体,这是孝的观念。有了这个观念,必定是修慈,你的行为就是慈悲一切,所以顺三宝必须就是修孝慈,这就是本经的修行纲领。这是真正的报父母恩,不仅报现生父母恩,也是报生生世世父母的恩德。佛家,你看回向偈里面讲「上报四重恩」,第一个是讲父母恩。要用什么来报?用自己修孝慈的功德来报父母恩,正如目犍连在本经当中给我们做的样子,他修功德。
底下又讲,又三宝即是父母,三宝就是父母。《骂意经》这是佛门里的一部经典,讲到佛为父,法为母。三宝是佛法僧,这里举出佛和法,也代表了僧,所以三宝也就是父母。为什么这么说?三宝是自性三宝,自性是能生。宇宙万有,当然包括我们这个身体,统统是自性所生,我们没有离开自性。就这能生的意思来讲,自性即是父母,所以三宝即是父母。更何况在事上讲,父母虽然生我们的身命,但是我们的慧命来自於佛法僧,这个慧命生生世世都是佛陀师僧来长养的,当然是父母,是我们法身慧命的父母。所以报父母恩,更要报佛陀恩,佛陀之恩超过父母恩,因为父母恩只在这一世,而佛陀恩是生生世世无有穷尽的。
底下又讲,又父母亦即是三宝,父母又是三宝,所以说有二活佛在汝家中,谓父与母。这个是弥勒菩萨曾经说的偈子,说有两尊活佛就在你家中,这两尊活佛是谁?就是你的父亲和你的母亲。弥勒菩萨的偈子说,「堂上有佛二尊,懊恼世人不识。不用金彩装成,非是栴檀雕刻。即今现在二亲,就是释迦弥勒。若能诚心敬他,何用别求功德?」就是这个意思。
在历史上有个故事,唐朝时代有一位无际大师,道行高远,也是闻名遐迩,许多人都想去拜访他,向他请法、请益。有一位读书人叫杨黼,他就非常仰慕无际大师,所以辞别了家中的老母亲,独自前往四川去拜访无际大师。结果走到路上遇到了一位老僧,问他:你要上哪儿去?杨黼说:我要去四川拜访无际大师,向他求教。老僧说:你去拜访无际大师,还不如去见佛。杨黼说:什么,有佛?佛在哪儿?老僧说:你现在就回家,你要是看到有一位肩上披著黄色的衣服,倒穿著木屐的人,那就是佛。这杨黼听了之后也就非常的激动,赶紧就往回家赶,想去见佛。这一路上也没见著佛,回到家中已经是天黑了,夜深人静,他老母亲已经睡了,这家门都关得紧紧的。他就用力敲门,在外面报说:儿子回来了。结果家里的母亲一听,儿子出了门,很想念他,现在回来了,喜出望外,就急急忙忙的顺手就拿了一件黄色的衣服披在肩上,因为下了地,要赶著去开门,走得非常急,鞋子都穿反了,倒穿著木屐就给他开门。杨黼进门一看,自己的母亲正是那位老僧所说的佛的样子,他就悟了。悟了什么?原来佛不用在外头找,自己家中父母就是在世的佛,堂中活佛。所以他就悟了,悟了之后,他就在家里竭力的孝敬母亲,并且还给《孝经》做了注解,也是成为当时有名的孝子。
这就是讲的「有二活佛,在汝家中,谓父与母」,父母就是活佛,不用在外面去找什么活佛,能孝敬父母便是供养三宝。蕅益大师这里讲的「父母亦即是三宝」,所以能够孝敬父母就是孝顺三宝。这里给我们分析,三宝就是父母,父母就是三宝,三宝和父母不二,所以你能够修孝慈,就是顺三宝、顺法性。这是本经所说的修行纲领。
底下引《梵网经》说的,「故《梵网》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今经以孝慈为宗也」。《梵网经》上讲到的,孝顺父母、师僧、三宝,你看把父母、老师和佛法僧三宝连在一起讲。为什么?他们是一,父母、老师都是一体,佛法僧跟父母、老师也是一体,都要孝顺,这是孝顺至道之法。什么叫至道?能顺法性就是至道,至是至高无上,最圆满究竟的道法就是孝顺。所以本经是以孝慈为宗,教我们修孝慈,目的就是让我们顺法性,禅宗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这个经不是小乘经,你从这个方面来看,那是大乘经,是圆教,直接让我们修孝慈之性德,顺本具之法性,成无上之佛道。
底下蕅益大师再给我们进一层的分析,前面是就事而论,下面是观心而论,论明宗。「次观心明宗者,现前一念,三宝具足,随顺观察,名之为孝,一名法供;迷惑流浪,名之为逆,亦名罪根。一念与观慧相应,则十界俱悟,何况父母?一念与法性相背,则十界俱迷,又何止父母?又悟则智度母、方便父同得解脱;迷则无明父、贪爱母同归苦轮。如此观心,是念念中常修孝慈也」。这是从观心的角度,也就是直接从心性的层面来分析本经修行的纲领,这叫「观心明宗」。
蕅益大师说到,现前一念,三宝具足。前面所说的宇宙万有皆是我们一念介尔之心所现物,一念心性具足万法、具足性德,所以叫三宝具足。三宝,这里是自性三宝,讲的是觉正净,具足,没有缺少。佛具足自性三宝,我们凡夫也具足自性三宝,只是区别在於佛悟了心性,所以随顺自性三宝;我们凡夫迷了自性,不能随顺自性三宝,就这个区别。随顺观察,名之为孝,你能随顺三宝,观察是我们用这种般若智慧观察,现前一念具足万法,不离自性,我与众生本来一体,这个就称为孝。所以孝的高度,佛讲得究竟圆满,所说的出世孝道远远高於世间孝道。如果不是蕅益大师给我们这样分析说明,我们真的没办法悟得这么深,原来孝道是这么深广。这里讲随顺观察,现前一念,三宝具足,这叫法供。本经目犍连尊者修法供,修盂兰盆会的法供养,这是事上讲;从理上讲,观心而论,什么叫法供?随顺自性三宝,观察众生一体,这叫做法供。什么叫修法供,我们就了解了。
迷惑流浪,名之为逆,逆是对孝相反而言,这是大逆不道。这个逆怎么个说法?迷惑。迷惑什么?迷惑自性,迷失了自性,不知道现前一念具足万法,自性三宝本自具足。从这些幻相当中生起妄想、分别、执著,这是起惑,起了惑就会造业,造业就不是随顺自性,是逆著自性。逆著自性造的业他有果报,果报就是六道轮回,这叫流浪生死,这叫逆。所以这里讲的顺和逆都是对自性而言,一念能顺自性,你就得到性德;一念违逆自性,就受六道轮转之苦,这个叫罪根。罪根在什么?迷惑。所以佛苦口婆心教导我们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就是为了我们破迷开悟。关键在我们是迷惑颠倒,一念回心觉悟了,这个六道也没有了。不仅六道没,十法界也没了,你回归自性,你入一真法界了。
底下说,一念与观慧相应,则十界俱悟。这一念回心,你随顺自性,与观慧相应,这个观慧就是前面讲的随顺观察法性,你真悟了。你一悟一切悟,十法界跟著你悟。
为什么?十法界都是你现前一念变现的,没离开你的这一念,你一念悟了,十法界跟著悟,一转一切转。念头转的时候,整个宇宙大千世界跟著转。十界俱悟的样子是什么?十法界没有了,一真法界现前,这是自性的性德起用,那是我们本来的面目。你看十法界都转了,何况我们要超度父母?那当然也跟著转、跟著悟。所以《华严经》上讲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不仅是有情众生跟著我们一起成佛道,同圆种智就是成佛,无情众生也成佛。在这个境界里面,情与无情不二,宇宙一切众生就是你的法身,你是法身如来,你这真正叫孝,至孝。所以我们回头来看净宗修学,《楞严经》上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念佛圆通,方法是什么?「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你想想,你能够把六根都都摄住,眼耳鼻舌身意全部摄住,就是专注,你就摄住,六根不往外跑,不攀缘六尘境界,专注在一句佛号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念接一念,净念相继。那佛号是万德洪名,它就是自性名号,它就是自性,代表了自性,它就是性德。你能净念相继,就是念念随顺观察性德,随顺自性三宝,你就是至孝。所以念佛就是至孝,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就得到孝的果德,你这是真正的法供养,你真正超度无量劫的父母。超度到哪儿去?超度到一真法界,跟你同成佛道,念佛成佛,你成佛时,一切众生都成佛。如果你的观念中还有一个众生没成佛,那对不起,你也没成佛。情与无情是同圆种智的,有一个众生没成佛,我们就没成佛;我们成佛,必定是众生与我同样成佛。所以佛的境界上看,一切众生都是佛,没有众生。《金刚经》里讲,佛成佛的时候,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说什么话?实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证。度尽一切众生了,令一切众生入无余涅盘了,实无有一众生得灭度,没有度众生。为什么?众生本来是佛,不是你度的,等你成佛的时候,你就悟了,原来真的众生本来就是佛,所以你眼中只有佛,没有众生。谁眼中有众生?众生眼中有众生,他把佛也看成众生,看著跟他一样是凡夫。所以佛眼里看凡夫也是佛,凡夫看佛也是凡夫。
所以我们自己回头想想,我们看我们旁边的人是什么人?都是你境界当中所现的,我要是看旁边的人这个也不好、那个又不好,常常都是造作恶业,我心里去批评他、讨厌他,对不起,你的境界跟他一样。因为什么?你不是这个境界,就看不到这样境界的众生,一切唯心造。所以坏人眼中看好像人人都是坏人,好人眼里看人人都是好人。印光大师教我们看一切人都是菩萨,那你也是菩萨;佛教我们看一切人都是佛,那你也就成佛了。所以能够念念不离佛号,念念随顺三宝,这就是十界俱悟。我曾经向师父上人请教过:师父,您怎么念佛的?「我怎么念佛?不是说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才是念佛。我见一切人都是阿弥陀佛,对他一样的恭敬供养,见到桌椅板凳也是佛,也对它尊敬,把它摆得好好的。」确实是万法唯心,你是念佛这个佛心,见一切的有情无情众生都是佛,这是真正念佛。念佛成佛,成佛时看一切众生都是佛,所以念佛时即是成佛时。那你想想,这个时候度尽十法界一切众生了,他们都成佛了,你就度尽了,何况是父母?
底下蕅益大师又说,一念与法性相背,则十界俱迷,又何止父母?我们凡夫迷惑,迷失自性,一迷一切都迷,一念跟法性相背,这就是迷了,迷了以后眼前见到的一切境界就是十法界,甚至是六道轮回;如果这个念是贪瞋痴,那就变现三恶道。所以一迷一切迷,那又何止父母?当然我们的父母也跟著迷了。为什么?我们的父母是我们这一念心所变现的父母,我们迷了,这个境界也跟著迷。那如何超度父母?转迷为悟,一转一切转,一悟一切悟,我一悟了,父母跟著悟;不仅父母悟,十法界众生跟著悟,这叫超度。
底下又说,又悟则智度母、方便父同得解脱。智度母、方便父,是《净名经》上讲的,所谓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这是性德。所以能够随顺性德,这是悟的人的样子,父母同得解脱。也就是你能够用智度,自度度他,以方便为手段来度化众生。迷则无明父、贪爱母同归苦轮。这一迷了就生无明,无明就是迷的样子,十二因缘里讲的无明,无明就会造业,这一连串造业,有生老病死这些苦恼,所以无明是六道众生的根本,它是六道众生之父,父是代表一切这些迷惑颠倒的众生是从无明所生。六道的众生都有贪爱,所以贪爱母,母亲也是所生的意思,由贪爱就生六道众生的这种境遇。所以迷惑(无明是迷惑)就造业,贪爱是造业,造业就有果报,叫惑业苦,这是同归苦轮,这是痛苦的轮转,一念迷就堕到六道里头。所以这样去观察,如此观心,是念念中常修孝慈,你能有这种觉悟,就能念念保持觉而不迷,这就是真正的常修孝慈。这是我们将明宗这一大段学习完了。
底下我们来看第四个部分,论用。用就是功用、用处,学了这个经到底有什么用处,得到什么利益,这叫论用。蕅益大师讲,「就事明用者,拔苦与乐,以为力用」。本经的力用是讲什么?拔苦与乐。你学了这部经有什么用处?拔苦与乐,既是拔自己的苦、给自己以乐,也是帮助众生、当然首先帮助父母拔苦与乐。像目犍连超度他的母亲出离饿鬼道,这是拔苦,把母亲超度到天上了,这是与乐。但是这是从浅的方面讲,这深的方面是拔除自己与众生一切的苦,给予自己和众生一切的乐。
我们来看蕅益大师先从事上讲,就事明用。他说「拔饿鬼苦,与生天乐,此则就近略明耳。实则拔生死苦、与涅盘乐,拔滞寂苦、与游戏神通乐,拔二边苦、与中道乐」。在事上讲拔苦与乐,也绝不止局限在帮助母亲超度到天上而已,这个是第一层,拔饿鬼之苦,把母亲从饿鬼道超拔出来,帮她生天,生天乐。这是浅近的说法,当然这也是第一个用处,超度自己的父母出离恶道,可是绝不止是这个,拔苦与乐还有更深的层次。实则,就是克实而论,拔生死苦,与涅盘乐,是要把自己的父母乃至一切众生从生死轮回当中超拔出来,给予他们涅盘之乐。再则,证得小乘涅盘,证得阿罗汉,是不是究竟圆满?也不是,阿罗汉没有发出大乘心,滞留在涅盘城中。你看《法华经》里面佛弹偏斥小,说阿罗汉小乘怎么滞留在涅盘城中,他们还是有烦恼。他们拔除了分段生死,但是还有变易生死;断了见思烦恼,但是还有尘沙烦恼、无明烦恼没断,还是有苦。
所以进而拔滞寂苦,滞就是滞留,不能够滞留在涅盘城中。涅盘城是比喻,堕落到涅盘境界里头,你不能够再往上提升,这还是有苦,还不究竟,这叫滞寂苦。帮助这些小乘圣者再继续提升,不仅脱离生死六道轮回,还要脱离十法界,与游戏神通乐,这是证得菩萨的果位。从小乘阿罗汉往上提升,证得菩萨果位,菩萨发大乘心,度化一切众生,叫游戏神通。这个乐就不是阿罗汉可以比得了的,菩萨断了尘沙烦恼,也就是把执著和分别断了,但是还带著妄想,还有起心动念,这是无明烦恼,他还有苦。要进而再拔二边苦,有起心动念就落在二边,二边就不是中道,所以拔二边苦,与中道乐,是把妄想都断尽,帮助菩萨继续提升,入一真法界,成法身如来,这就是究竟圆满的拔苦与乐。所以这部经哪里是小乘经?分明是圆教一乘的经典,大乘、一乘。所以蕅益大师的诠释真的把这部经地位提升了,所谓「圆人说法,无法不圆」。
底下就是讲到圆教「观心明用」,从观心的角度看。「但观现前一念,具足三宝体性,则能圆拔自性十界苦集,圆与自性十界道灭也」。这是讲到圆教的四谛,苦、集、灭、道称为四谛。现前一念具足三宝体性,前面给我们辨体里头说到,本经以自性三宝为体。那自性三宝,现前一念具足无缺,所以拔苦与乐就在这一念中,叫圆拔一切苦。圆是圆满的,没丝毫欠缺,同时就一念中,十法界一切苦,刚才讲到的饿鬼苦是三恶道的苦,生死苦是六道众生的苦,滞寂苦是小乘人的苦,小乘阿罗汉的苦,二边苦是大乘菩萨的苦,都是十法界里头一切苦圆拔,同时一下就拔了,就断除。为什么?因为十法界不离现前一念自性。这个与乐,与乐这里十法界之乐不仅是生天乐、涅盘乐,还包括游戏神通乐和中道乐,十法界这种乐圆与,圆满的给与。所以断苦集,修道灭,苦集灭道圆修,圆断圆修,这是圆教里讲的无作四谛。这是本经无上殊胜的力用,帮助我们圆满成佛。
我们怎么样下手?下手最方便、最容易的就是念佛,念一句阿弥陀佛,你看念念都是阿弥陀佛,就念念与自性三宝相应。你这个念是佛,就圆拔十界苦集,圆与十界道灭,这圆修了苦集灭道,这个太方便、太容易了,而且很妙。妙在哪?这个道理你即使不明白也没关系,你只要肯念佛,像没文化的老太太,她就是老老实实一句一句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念,她也是圆拔十界苦、圆与十界乐,她自己不知道。所以这个法门古德称为叫做「暗合道妙,巧入无生」,暗是不知不觉的,暗暗的就跟道相应。道是什么?自性,你念念念佛就是顺法性。他自己不知道什么是法性,没关系,念佛就暗合道妙、巧入无生,无生是无生法忍,巧入中道第一义谛无生法忍,太巧了,不知不觉当中就这么入了。所以这个念佛法门叫至直捷、至究竟,而且是太殊胜、太方便、太巧妙,是圆教所修的殊胜法门,不能看小它。所以本经讲的修孝慈,我们怎么落实?念念念佛就是圆满的修孝慈,这是佛门至孝。地藏菩萨前身婆罗门女不就给我们做了好样子吗?她就是念佛,念到一心不乱,自然超度自己的母亲,而且自然度化一切众生。
最后第五重玄义是判教相。这个教相用我们现在话来讲,教学的课程,本经是属於课程里面哪一段,这叫判教相。蕅益大师也从两方面,就事和观心两方面来判教,「就事判教相者,此是大乘方等教摄,二藏名义,菩萨藏收」。蕅益大师判教跟古德判的不一样。在过去,唐朝时代华严第五祖宗密大师对这部经做了一个注疏,他说这部经是「人天乘所摄,在小乘藏中」,判这部经是人天乘的,是小乘教。但是蕅益大师跟他意见不一样,他说这是大乘方等教摄,是大乘教,是方等教所摄。
有人问,这部经讲的是目犍连始得六通,刚刚证得阿罗汉,在时间上讲应该属於《阿含经》范围内。佛讲五时,第一是阿含时,十二年,方等时是八年。阿含之前是华严时,《华严》是佛在定中讲的,不是对我们阎浮提众生讲的,是对法身大士讲的,那是一乘圆教。真正在这个世间开始教化是阿含时十二年,是对小乘人讲的,是属於小乘教;方等时八年,般若时二十二年,最后是法华、涅盘时。这个是属於阿含教,怎么是属於大乘方等?实在讲,这是蕅益大师讲,不能只从时间上去判,要从义理上判。这部经,我们刚才从这五重玄义一学习、一了解,它当然属於大乘教;不仅是大乘,那是属於圆教。所以它属於大乘方等教一点不为过,在名义上讲好像是小乘,其实它是大乘,它是菩萨藏。
从观心来讲教相,那就更圆融了,蕅益大师说,「观心教相者,心具诸乘,心即是教,心名大乘,无不运载」。完全从心性上来讲,心性具备诸乘。诸乘是所有的大乘、小乘,天台讲的藏、通、别、圆四教,贤首宗讲的小、始、终、顿、圆五教,这诸乘教法,一心圆备,圆满具足。心即是教,这个心是我们的真心,心是大乘,这个大乘是圆满的大乘。乘是比喻,这是车乘,过去鹿车只能载一个人,大白牛车可以载多个人,所以大乘、小乘是鹿车和大白牛车两个来比喻这两种教法,小乘只是自度没有度人,大乘是自度兼著度人。以真心为体,自性三宝作体,那心是大乘,无不运载,整个宇宙一切众生都是真心所变现的,都是真心所运载的。这部经它以心性为体,以大乘孝慈为宗,以圆满的拔苦与乐为用,当然它属於大乘。那我们就能承认了,这经真的不是小乘经,不能把它看低了,应该把它做为大乘经来学习,真正得到大乘的力用。我们把五重玄义就学习完毕。
下面简单的给我们讲一下本经的译者,这是「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西晋是讲法师所处的时代,在我们中国西晋时代,这位法师是三藏法师。三藏是经、律、论,什么人能称为三藏法师?是精通经、律、论三藏的出家人,才称为三藏法师。古代译经的这些译经师都是精通三藏,也精通两国的语言,能够把古印度的梵文翻译成中文,而且义理上绝对没有错误,这种人才能翻译经典。这是很早期的一位法师,竺法护是他的名字,竺是他的姓,法护是他的名。记载中说他是月氏国人,是边疆的,现在甘肃省中部、青海东部这个地方,过去叫月氏国。他居住在敦煌这个地方,八岁出家,跟著他的师父游历西域,遍访诸国,后来回到敦煌、长安。一路上一边游历,一边就在做翻译经典的工作,翻译过一百六十五部的经典,也是很有成就的法师。最后往生的时候七十八岁走的,世人称为敦煌菩萨。
这部经就有三种译本,第一次译就是西晋竺法护法师所译的,就是此经《佛说盂兰盆经》。第二次译是在西晋惠帝时代法炬法师译的,叫做《灌腊经》,这是取四月初八浴佛节到七月十五盂兰盆会,这个中间是结夏安居的日子,腊是结夏圆满那天叫腊,叫《灌腊经》。灌是讲灌佛(浴佛),到七月十五腊满,这个一腊,叫灌腊。第三次译叫做《报恩经》,这个名字是取目犍连尊者救母亲报恩这个意思。我们此地所用的经就是第一次所译的,竺法护所译的《佛说盂兰盆经》,是最早所译的经典,也是流通最广,现在普遍使用的经本。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先学习到此地。有不妥之处,请诸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资料恭摘:儒释道多元文化教育网
落实佛门至孝—《佛说盂兰盆经》研习报告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三集) 2009/9/4 中国云南晚晴轩 档名:57-005-0003
版权所有:金刚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