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结缘网

邱承彬浅谈金刚杵天珠奇石

发布时间:2024-12-10 11:52:45作者:金刚网
邱承彬浅谈金刚杵天珠奇石

近日,在济南北园大街(三孔桥附近)548号嘉汇环球广场3C515室,天珠学者佛学者邱承彬向记者介绍了金刚杵天珠奇石。

邱承彬对记者说:“金刚杵天珠是指珠身上面的图腾为金刚杵形状的天珠,有天然和人工两种。”

尼泊尔加德满都斯瓦扬布寺的特大铜制鎏金金刚杵庄克铠 摄影

西藏拉萨色拉寺须弥山巨石右手手持金刚杵的菩萨塑像邱荆義摄影

西藏自治区博物馆馆藏文物金刚杵与金刚铃

大明宣德年(1426~1435)

宋红红摄影

铜质金刚杵,韩文鹏摄影

天然金刚杵天珠

人工制造金刚眼天珠

人工制造金刚杵天珠

人工制造金刚杵天珠 李倩摄影

邱承彬说:“金刚杵(chǔ),梵名瓦支拉,藏语称‘多吉’,曾音译为伐折罗、缚日啰、伐折啰、跋折啰、伐阇啰,又叫做宝杵、降魔杵等。原为古代印度之武器,由于质地坚固,能击破各种物质,故称金刚杵。在佛教密宗中,金刚杵象征着所向无敌、无坚不摧的智慧和真如佛性,它可以断除各种烦恼、摧毁形形色色障碍修道的恶魔,为密教诸尊之持物或瑜伽士修道之法器。曼荼罗海会之金刚部诸尊皆持金刚杵。真言行者亦常携行,盖以此杵象征如来金刚智,用以破除愚痴妄想之内魔与外道诸魔障。”

邱承彬说:“据《大藏密要》中说,金刚杵是菩提心义,能‘断坏二边契于中道,中有十六大菩萨位,亦表十六空为中道,两边各有五股,五佛五智义,亦表十波罗蜜能摧十种烦恼’。金刚杵有金、银、铜、铁、石、水晶、檀木、骨头等多种质料,长八指、十指、十二指、十六指、二十指不等,中间为把手,两端有独股、二股、三股、四股、五股、九股等刃头,人形杵羯磨金刚、塔杵、宝杵等,而以独股、三股、五股最为常见,分别象征独一法界、三密三身、五智五佛等。独股杵、三股杵、五股杵、宝杵、塔杵合称‘五种杵’。其中,独股杵为最古老的形式,其锋颇长,为密迹金刚力士所持。此外,千手观音四十手中的金刚杵手及金刚藏王菩萨一百零八臂中之一手,亦持独股杵。于五种金刚杵中,以独股杵与莲华部相应,置于坛城之西方,其独锋象征独一法界。三股杵与羯磨部相应,置于大坛之北方。通常称‘瓦支拉’者,一般系指三股杵。五股杵又称五智金刚杵、五峰金刚杵、五峰光明、五股金刚,其五峰系表五智五佛,其中一锋象征佛之实智,其余四锋则为四佛权智之标帜。”

邱承彬说:“金刚杵一词,原本是帝释天的一种电光的称呼。不过,平常都用于称谓他所用的武器,同时对于诸神力士所持用的一种器仗,也称作金刚杵。在后来的密教中,采取它寓有‘摧毁敌者’的意义,遂把诸尊圣神所执持的某些器仗,都称呼为金刚杵了,从而把它转变为修法用的道具。”

邱承彬说:“在中国,杵是舂(chōng)米或捶衣的木棒,杵和臼都是远古使用的捣谷工具。杵是棒的一种,因其两端粗,中间细,故此得名。随着发展,杵逐渐发展成了兵器,手握中间,用两端粗的部分打击敌人,杵作为兵器的打击力与自身的重量有关,越重,打击力越大,所以,把杵的两端做的又粗又重。杵用木、铁、铜等多种材料制成,有的是以木料做芯,外包铁皮,用以增加打击力,也有全部用铁制成的铁杵,威力更大,即使打在厚重的铠甲上,也能给敌人以致命的伤害。

邱承彬说:“金刚即金刚石,金刚石俗称金刚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石的原身,它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是目前在地球上发现的众多天然矿物中最坚硬的。金刚石的用途非常广泛,如工艺品、工业中的切割工具。石墨可以在高温、高压下形成人造金刚石,也是贵重宝石。”

邱承彬说:“佛教把‘金刚’和‘杵’两个词合在一起使用,形成‘金刚杵’这个词,‘金刚’是坚硬的代表,‘杵’是力量的代表,金刚杵就成了坚硬与力量的合体。所以在佛教中寓意是:(1)金刚杵能摧破一切邪恶。(2)金刚杵能阻挡一切邪恶入侵。”

邱承彬说:“金刚杵是佛教的法器,其名称来自于金刚石,意为它像金刚石一样坚硬无比,能摧毁一切邪恶,是力量的象征,三怙主之一的金刚手菩萨,右手持金刚杵(阳)、左手持金刚铃(阴),代表的就是力量。三怙主是金刚手菩萨、观世音菩萨和文殊菩萨组成的,金刚手菩萨代表力量,观世音菩萨代表慈悲,文殊菩萨代表智慧,分别代表大力、大悲和大智,是佛教密宗不论什么教派都供奉的三尊菩萨,所以称为三怙主。怙是依靠、仗恃的意思,怙势、怙恃(也为父母的代称),怙主为靠山的意思,怙主就是俗话说的保护神,三怙主就是三大保护神的意思。金刚天珠代表的就是金刚手菩萨,金刚手菩萨藏语称其为‘恰那多吉’,又称执金刚、持金刚、金刚勇识、普贤、金刚手大势至、金刚总持佛、金刚总持菩萨或叫金刚持佛等,梵名:椁瓦执拉巴尼,是大势至菩萨的愤怒化现,司大能力,亦称‘大力尊’,是金刚部,因手持金刚杵而得名。金刚本为吠陀和印度神话中的粗棒、狼牙棒,是众神之王因陀罗(佛教中称之为帝释天,佛教成立后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的武器,在佛教中有‘金中最刚’之意,用以比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邪恶的意思,也有不被一切邪恶所破坏之意,金刚杵本系古印度兵器,在佛教密宗中则用于表示坚利之智,成为断除烦恼、降伏恶魔的法器。金刚手菩萨是大势至菩萨的忿怒化现,是释迦牟尼说法时所呈现的形象,他是释迦牟尼佛的秘密化身,所以又叫秘密主,是藏传佛教密乘佛像中地位最高、功用最大的一类佛像。传龙树菩萨与南天竺宝塔中取出的《大日经》和《金刚顶经》,就是金刚手所结集的,佛法之下三部密法为金刚手菩萨组织集结。”

邱承彬说:“金刚坐是金刚跏趺坐的略称,亦称‘结跏趺坐’,又因为佛禅定时常用的坐势,故亦名‘禅定坐’,再以加两趺而坐,亦谓为‘全跏’。如来佛多为此坐,又称为‘如来坐’。结跏趺坐,普通有两种:一为吉祥坐,一为降魔坐,坐法各不同。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八云:‘结跏趺坐,约有二种,一日吉祥,二日降魔,凡坐皆先以右趾押左股,后从左趾押右股,此即右押左,手亦左居上,名曰降魔坐。诸禅宗多传此坐,若依持明藏教瑜伽法门,即传吉祥为上降魔坐有时而用。其吉祥坐,先以左趾押右股,后以右趾押左股,令二足掌,仰于二股之上。手亦右押左,仰安跏跃之上,名为吉祥坐,如来昔在菩提树下,成正觉时,身安吉祥之坐,手作降魔之印,是故如来,常安此坐。’按今印度佛菩萨像,几于全部为吉祥坐,且如上所述,假若如来在菩提树下,纵手结降魔印,亦不是降魔坐,而仍为吉祥坐。结跏趺坐,为最安稳之坐法,且为佛家取道之方,所以坐法中,此坐最为重要。”

邱承彬说:“金刚座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须弥即指须弥山,在印度古代传说中,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另一说须弥山指喜马拉雅山(又名大雪山)。用须弥山做底,以显示佛的神圣伟大。我国最早的须弥座见于云冈北魏石窟,是一种上下出涩(sè)、中为束腰的形式。至唐、宋上下涩加多,且有莲瓣之类为饰,束腰部分显著加高,并有束腰柱子将之分割成若干段落,这类形制在宋代叫做‘隔身版柱造’。但宋代南方有的不用束腰柱子,而用鼓凸出的曲线。唐塔上出现两层用须弥座作承托的佛像、塔幢、坛台、神龛、家具以至古玩与假山。须弥座已从神圣尊贵之物逐渐发展成为一些重要建筑或屏风的底座。”

邱承彬说:“综上所述,金刚天珠能除一切恶、祸、魔、邪,能带来一切好运,天珠、佛眼、佛三位一体。”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金刚经结缘网